高三生物优秀生辅导练习题
1、在培养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用一种培养液分别培养单细胞绿藻和单细胞酵母菌,培养结果如右图所示。造成图示结果的最可能原因是
A. 培养缸没有置于光亮
B.培养缸没有密封
C.培养液没有通入氧气
D.培养液没有有机成分
2、下列项目中,前项为实验试剂,中项为试剂的作用,后项为实验结果或实验目的,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丙酮 溶解叶绿体中色素 提取色素
B.二氧化硅 防止色素分解 研磨时避免色素被破坏
C.醋酸洋红溶液 染色体着色 观察染色体
D.斐林试剂 鉴定还原性糖 产生砖红色沉淀
3、寒冷作用于机体时,与体温调节无直接关系的激素是
A.促甲状腺激素 B.肾上腺激素 C.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
4、实验室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蔗糖溶液(编号为A、B、C、D),已知四瓶蔗糖溶液的浓度都不同。现利用半透膜袋进行渗透实验,装置如下图,一段时间后半透膜袋①和③变得胀硬,半透膜袋
②萎缩。四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低的是
A.蔗糖溶液A B.蔗糖溶液B C.蔗糖溶液C D.蔗糖溶液D
5、右图表示植物细胞的质膜对物质的转运。物质转运的方向如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代表物质的浓度,该物质可能是
A.叶绿素 B.花青素
C.生长素 D.尿素
6、右图表示外界二氧化碳浓度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甲、乙、 丙代表三种不同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下同)
A.若其中有一种是C4植物,最可能的是甲
B.a点表示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C.b点的数值越小,其对二氧化碳的利用能力就越弱
D. d点限制光合作用强度进一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暗反应
7、单倍体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
①一定是二倍体 ②一定是多倍体 ③是二倍体或多倍体 ④ 一定是杂合体 ⑤一定是纯合体 ⑥是纯合体或杂合体
A.①⑥ B.③⑤ C. ③⑥ D.②④
8、鸡的输卵管细胞能合成卵清蛋白,红细胞能合成B一珠蛋白,胰岛细胞能合成胰岛素。用编码上述蛋白质的基因分别做探针,对三种细胞中提取的所有DNA进行杂交实验;用同样的三种基因片段做探针,对上述三种细胞中提取的所有RNA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是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细胞中只有胰岛素基因
B。上述三种细胞的分化是由于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某些基因被丢失所致
C.在红细胞成熟过程中有选择性地表达了B一珠蛋白基因
D.在输卵管细胞中无B一珠蛋白基因和胰岛素基因
9、不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是
A. 氧气的生成 B.NADPH变为NADP+ C.ADP转变为ATP D。光能转变为电能
10、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 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11、在实验条件下,测试某种恒温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强度(E)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正确结果是C
12、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对它完成各种生理功能非常重要
B.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
C.细胞膜与细胞内其他膜结构有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流动性
13、在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主要代谢产物分别是
A.丙酮酸、二氧化碳、葡萄糖 B.丙酮酸、葡萄糖、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丙酮酸、葡萄糖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14、脂肪储存较少的健康人,禁食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频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脂肪氧化供能时,产生了大量的水需要排出
B.蛋白质氧化供能时,产生了大量的水需要排出
C.脂肪转变成糖类时,产生了大量的水需要排出
D.蛋白质转变成糖类时,通过脱氨基作用产生了大量尿素需要排出
15、给某种实验动物注射了三种细菌,下图表示随时间的变化实验动物的血液中细菌个体数的变化(X:给无免疫能力的宿主注射了毒性强的细菌;Y:给有免疫能力的宿主注射了毒性强的细菌;Z:给有免疫的宿主注射了毒性弱的细菌),则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毒性强的细菌杀死了宿主
B.免疫系统不能防御毒性强的细菌
C.毒性弱的细菌也可能像毒性强的细菌一样造成危害
D.动物免疫系统可区分毒性强和毒性弱两种细菌
16、下列各细胞中,分化程度最高的是( )
A、幼小的植物胚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根尖分生区细胞 D、效应T淋巴细胞
17、实验室里有三种植物细胞,分别取自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在适宜的光照、温度条件下,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O2,乙细胞只释放O2而不释放CO2,丙细胞既不释放O2也不释放CO2。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不可能取自于叶 B.乙不可能取自于根
C.丙可能是死细胞 D.甲可能取自于茎
二、简答题
1、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光现象普遍存在,生物通过细胞的生化反应而发光。请设计实验探究萤火虫的发光强度与ATP浓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萤火虫的萤光器晒干后研成的粉末、ATP粉末、蒸馏水、大小相同的小烧杯若干、
大小相同的试管若干、标签纸若干等其他实验所需材料。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预测:
实验结论:
2、人体物质代谢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E表示有关物质,
①~⑦表示有关生理过程,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C物质名称为_____________
(1) 在④⑤⑥中,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若过程③发生在核糖体,该过程以______________为模板,产物D包括:有机物是________,无机物是____________。
(4)图中能为①②提供载体的是____________过程,可以为①②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_过程(均填图中的序号)。
(5)促进血液中B浓度升高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
(6)现有2molE、lmol乳糖和lmolB分别彻底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从多到少的排列顺序
是__________________。
3、(12分)某科研小组对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略。 实验目的: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酶、RNA酶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等量活鸡胚二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向二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有关物质
第二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分别从培养后的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禽流感病毒。
请将与实验相关的内容填人下表:
4、(10分)下图表示自然界中的蛋白质在生物体内转化的部分示意图,请回答:
(1)自然界中完成A过程的生物叫做 ,该生物的同化作用方式叫 。
(2)决定微生物完成B过程的是细胞中的 。如果我们要让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也能完成D过程,则需要通过 技术,这项技术如果成功,则在环保上的意义是 。
(3)GPT是检查人体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该物质过程 中起催化作用,在该过程反应前后人体内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变化分别为 、 。
(4)假如有X、Y两种食物,X种含赖氨酸多,而Y种含丙氨酸多,你认为此两种食物营养价值高?为什么?
5、(13分)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环境因素不仅能影响有机物运输的速率,也能影响有机物运输的方向。植物茎上某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既可能较多地运输到植物的顶端,也可能较多地运输到植物根部(如图所示)。研究发现,运输的方向可能和大气温度、土壤温度两者的温差有关。请你根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探究大气温度、土壤温度的温差对植物有机物运输方向的影响”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已知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适宜温度是
材料和用品:几棵完全相同的实验植物、分别能给大气和土壤升降温的仪器、温度计、
(1)方法步骤:
(2)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6、(5分)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云霄县母亲河——漳江入海口,面积2360km2。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水资源丰富。保护区自然条件优越,水域理化条件好,为生物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优越的生境。红树林吸取海底土壤中的养料而生存,它的残枝败叶为鱼虾提供丰富的食物,鸟类啄食鱼虾,微生物分解动物的尸体和植物的枯枝败叶,并还原于海底土壤中,从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态平衡的食物链,可以说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富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作为人类生存基础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威胁,出现了诸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等,所有这些都与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国湿地保护行为计划”的实行,对于更好地保护漳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无疑是极有利的。探讨红树林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保护区所蕴藏的丰富生物资源,认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圈稳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红树林的地理位置,其最显著的作用是下列叙述中的( )
A.湿地是巨大的蓄水库,起到调节流量和控制洪水的作用
B.防风消浪,护岸固堤
C.在一定范围内,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生物吸收等作用消除环境污染
D.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基因库
(2)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红树林→鱼虾→鸟类,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Pb的污染,则由于生物 作用,体内Pb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
(3)为了保护湿地,我国政府已经采取很多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颁布相关法规等,但这并不意味禁止对湿地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应如何对待“可持续发展”这个战略?举一个具体实例。
。
7、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转化枢纽是呼吸作用。一般来说体内糖类过剩时,糖类转变成 氨基酸必须经过的生理过程是 作用。体内蛋白质过剩时,氨基酸转变成糖类和脂肪必须经过的生理过程是 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 供给的。在 情况下,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能。
8、铁在生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若植株缺铁,首先变黄的部位是 叶;若人体摄入铁的量过少,会引起 的合成量减少,进而引起红细胞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2)Fe3+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无机催化剂,新鲜的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某同学做了两种催化剂的比较实验,实验记载如下:
请判断该实验记载是否正确? 说明理由: 。
9、将燕麦幼苗的胚根及芽末端
生长素溶液的浓度(mol·L-1) | 2d后的平均长度(mm) | |
胚芽 | 胚根 | |
10-13 10-12 10-11 10-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 12.3 12.3 12.7 13.5 14.7 16.0 15.1 12.2 10.8 10.0 | 11.3 12.1 12.7 13.6 12.6 12.0 10.9 10.0 10.0 10.0 |
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 。
(2)为什么要切取胚根及胚芽的末端部分 。
(3)为什么要用10条一组而不是1条一组放入生长素溶液中进行实验 。
(4)胚根、胚芽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是多少 、 。
(5)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 。
答案
一、 1,D 2.B 3。C 4.B 5.C 6.A 7、B 8.C 9.B 10.D
11、C 12、D13、A 14D
二、1、 实验步骤:①配置不同浓度的ATP溶液置于小烧杯小,贴上标签(1分)
②将萤光器粉末分成若干等份分别放于试管,贴上标签(1分)
③在每支试管加入等量不同浓度的ATP溶液(1分)
④观察发光现象并记录(1分)
实验现象预测:(1)发光现象随ATP溶液浓度升高而渐强(1分)
②发光现象随ATP溶液浓度升高而渐弱(1分)
③在不同ATP溶液浓度的条件下,发光现象没有变化(1分)
实验结沦:①萤光强度与ATP浓度成正比(1分)
②萤光强度与ATP浓度成反比(1分)
③萤光强度与ATP浓度无关(1分)
2、(1)略 甘油 脂肪酸(2)⑥ ⑦(3)信使RNA 蛋白质 水(4)③ ④⑤⑥⑦(5)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6)乳糖 B E
3、
第一组 | 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DNA酶 | 如果有禽流感病毒的产生 如果无禽流感病毒的产生 | 则RNA是遗传物质 则DNA是遗传物质 |
第二组 | 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RNA酶 | 如果有禽流感病毒的产生 如果无禽流感病毒的产生 | 则DNA是遗传物质 则RNA是遗传物质 |
4、(1)硝化细菌 自养型 (2)固氮酶 转基因 不必再使用化肥,使农作物增产,同时不污染环境,生产绿色食品 (3)C 改变 不变 (4)X种,因为赖氨酸是必需的氨基酸,人体内不能合成,而丙氨酸属于非必需的氨基酸,人体自身可以合成。解析:(1)能够把NH3氧化为NO3-的微生物是硝化细菌,同化作用方式为自养型;(2)完成B过程的应该是固氮细菌,原因是固氮细菌体内有固氮酶。固氮酶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如果一些植物也想有固氮酶,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来实现,意义主要是环保;(3)GPT是谷丙转氨酶,催化转氨基反应,把一种氨基酸转变成另一种氨基酸,所以反应前后氨基酸的种类改变,数量不变;(4)必需氨基酸含量越多的食物,营养价值越高。
5、(1)方法步骤:①取三棵实验植物,置于三个不同的环境中,对照组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都恒定在
(2)①如果a1<a<a2、b2<b<b1,则说明大气温度大于土壤温度,有利于有机物向顶端运输,大气温度小于土壤温度,有利于有机物向根部运输;②如果a2<a<a1、b1<b<b2,则说明大气温度大于土壤温度,有利于有机物向根部运输,大气温度小于土壤温度,有利于有机物向顶端运输;③如果a1=a=a2、b1=b=b2,则说明有机物的运输与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没有直接的关系。解析:此题的实验设计首先一定要抓住“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温差对运输方向的影响”这个探究条件,这样才能设计相应的实验步骤;其次要注意对照组的设置,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保持相同;最后要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结论。
6、答案:(1)B (2)富集 鸟类 (3)我们应当针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做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例如,在一些多水的沼泽地可以发展芦苇,生产造纸原料;在一些草甸沼泽可以发展畜牧业,生产畜产品;在湖泊等水域,可以发展淡水养殖;等等。总之,要使湿地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使湿地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福。解析:湿地生态系统也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在维持生物圈的稳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湿地生态系统中通常有两个方面值得重视,一是湿地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二是如何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湿地生态系统,并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得到体现。
7、非必需 转氨基 脱氨基 糖类氧化分解 糖代谢发生障碍
8、(1)嫩 血红蛋白 (2)不正确 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的实验结果应调换一下
9、(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影响
(2)胚芽、胚根的顶端都能产生生长素,去掉后能保证所配生长素浓度不受影响
(3)较多数量一组可获得精确的平均结果 (4)胚芽为10-8 mol·L-1 胚根为10-10mol·L-1
(5)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植物生长程度越大;超过一定浓度,生长被抑制;胚根对生长素需求小于胚芽(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