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限时练习4

2014-5-11 0:37:07下载本试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高三生物限时练习(4

1、人体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内环境下能分裂分化形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现在科学研究发现,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培养造血干细胞,它可以分裂分化形成神经细胞。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三种血细胞的分化形成是基因差异性表达的结果

B、只有造血干细胞具有控制神经细胞性状的基因

C、由造血干细胞发育的T细胞、B细胞只有一部分能够存活

D、造血干细胞有细胞周期,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2、一位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小时内,每隔半小时检查该动物血液中糖的浓度。下表是这项试验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食用糖后的时间/分

0

30

60

90

120

150

180

糖浓度/10-2毫克·毫升

75

125

110

90

75

75

75

A、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75×10-2毫克/毫升

B、食用糖后120分钟,血糖浓度降至75×10-2毫克/毫升,这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的结果

C、食用糖后180分钟,血糖浓度依然维持在75×10-2毫克/毫升,这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的结果

D、该动物血糖浓度的变化过程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3、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原进入人体后,最终都被抗体消灭  

B、抗体只能由效应B细胞产生

C、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的,并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D、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4、美国怀俄明大学的生物学家兰道夫·刘易斯将织球蜘蛛丝的基因移植到山羊的DNA中,山羊的乳汁中含有蜘蛛造丝时分泌的蛋白。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编码该丝蛋白的基因,其编码区是连续的、不间断的

B、编码该丝蛋白的基因,其编码区是不连续的、间断的

C、此成果说明,该目的基因能在山羊乳腺细胞内得以表达

D、此成果也说明,山羊和该种蜘蛛的密码子是通用的


5、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 B和b)共同控制,其显性基因决定花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根据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紫花植株必须具有A和B基因

 B、AaBb×AaBb的子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株的理论比为9:7

C、如果基因A的碱基序列中有一个碱基G被C替换,则一定会引起酶的改变

D、生物的性状可以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基因来决定

6、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即使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成体果蝇仍为残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5℃条件下果蝇的长翅基因就突变成了残翅基因

B、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环境温度来决定的

C、纯合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残翅性状是不能遗传的

D、如果有一只残翅果蝇,只要让其与另一只异性的残翅果蝇交配,就能确定其基因型

7、下列物质的作用具有特异性的一组是 (   )

①抗体  ②秋水仙素  ③tRNA  ④聚乙二醇  ⑤限制性内切酶  ⑥生长素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8、下列有关N、P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根瘤菌和圆褐固氮菌能将N2转化为NO3,这属于生物固氮 

②N、P不仅是生物膜系统的重要成分,也是ATP、DNA、RNA等不可缺少的成份

③正常的植物转入无N、P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顶部叶片首先表现缺乏症 

④健康的青少年在其生长发育阶段,摄入的N、P量大于排出的N、P量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9、鸟类幼鸟的性别由性染色体z和w所决定(雌性为zw,雄性为zz)。鸟类的年龄很小时,很难确定幼鸟的性别。但是在进行商业生产时确定幼鸟的性别却很重要。利用遗传标志物,通过杂交,能使不同性别的幼鸟产生不同表型。遗传标志物应位于哪一条染色体上,才会使杂交后代的雌鸟和雄鸟产生不同的表型?找出正确的组合(   )

遗传标志物的位置(I)

杂交类型(Ⅱ)

A

位于Z染色体上

隐性表型的雌鸟与显性纯合子雄鸟杂交

B

位于w染色体上

隐性表型的雌鸟与显性纯合子雄鸟杂交

C

位于1条常染色体上

隐性表型的雌鸟与显性纯合子雄鸟杂交

D

位于Z染色体上

显性表型的雌鸟与隐性纯合子雄鸟杂交

10、人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是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当某些物质代谢先天性缺陷时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疾病,如苯丙酮尿症。下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代谢过程的部分图解,根据图解回答:

(1)控制酶2和酶3合成的基因中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都会引起黑色素无法合成而形成的白化病。但是,如果仅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却不会引起白化病,原因可能是                           

(2)E过程是      作用,除了产生苯丙酮酸外,还会产生   

(3)当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后,人的血液中    的含量将会增加,损害大脑,形成苯丙酮尿症。

(4)已知控制酶1的基因和控制酶2的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假设控制酶3的基因都正常),如果一对正常的夫妻,生下了一个白化且有苯丙酮尿症的女儿,那么这对夫妻再生一个小孩,只患一种病的几率是  ;表现型完全正常的几率是  ;完全正常且不会使后代致病的几率是  

(5)如果一对患白化病的夫妻,生了5个孩子都是正常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6)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P和p)遗传病,下表是某地对该病的遗传调查结果。请分析回答:


①苯丙酮尿症是____染色体_____性遗传病。

②表中D组父母亲的基因型可能的组合有          

11、牧草中的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中含氰和不含氰。据研究发现氰化物的产生由两个基因(H、D)共同控制,缺一则表现为不能产生氰化物。氰化物的产生途径如下:


现将两个不含氰的白花三叶草杂交,F1都含有氰,F1自交,F2中9/16含氰,7/16不含氰。有人用上述F2中各种表现型的植株的叶片的提取液做进一步的实验。并测定其产氰的情况。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注:“+”表示可产氰 ,“-”表示不产氰)。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在F2

所占比例

表现型

基   因    型

提取液

提取液+

含氰糖苷

提取液+

氰酸酶

9/16

产氰

+

+

+

不产氰

-

-

+

不产氰

-

+

-

不产氰

12、阅读下列曲线、数据,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一)下列曲线表示在4种实验条件下测定

的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①0.10%CO2,温度在300C  

②0.10%CO2,温度在200C

③0.03%CO2,温度在300C

④0.03%CO2,温度在200C

由①②实验结果得出:在CO2%、光强度一致时,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

        ;由①③实验结果得出:当温度一定时,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                    。P点的限制因子是                     。综上分析,影响作物光合速率的生态因素有                            等因素.

(二)(1)果园栽培樱桃时,常在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硼砂溶液和蔗糖溶液,硼能促进                            

(2)中国樱桃花粉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的萌发率(%)不同,实验小组记录的数据如下:

实验小组由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蔗糖溶液与水相比较,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你还能从表中数据得出什么结论?                             

                                    

高三限时练习(4

参考答案:1、B 2、D 3、A 4、A 5、C 6、C 7、C 8、B 9、D

10、(1)食物中含有酪氨酸获得酪氨酸 (2)脱氨基作用 氨(含氮部分(3)苯丙酮酸 (4)3/8  9/16 1/16 (5)这对夫妻所含有的白化基因不是同一对等位基因 (6)、常  隐  PP×PP、PP×Pp、Pp×Pp

11、

在F2中所占比例

表现型

基   因    型

提取液

提取液+含氰糖苷

提取液+氰酸酶

9/16

产氰

DDHH、DDHh、DdHh、DdHH

+

+

+

3/16

不产氰

DDhh、Ddhh

-

-

+

3/16

不产氰

ddHH、ddHh

-

+

-

1/16

不产氰

ddhh

-

-

-

12、(一)温度  CO2 %  光强度    温、C02%、光强度

(二)(1)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2)培养时间相同,花粉的萌发率随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蔗糖溶液浓度相同,花粉的萌发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它合理答案均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