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2014-5-11 0:37:07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胰岛素具有增加血糖的去路和减少血糖的来路的功能。对这一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促进合成肝糖元          B.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

  C.抑制血糖的重吸收          D.抑制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2.将狗的双侧肾上腺切除,当其出现症状后注射某种激素,接着测定随尿排出的Na、K量。结果如下图,那么注射的激素是:

 

 A.抗利尿激素  B.肾上腺素  C.醛固酮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3.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一种B淋巴细胞融合成为杂交瘤细胞,这种杂交瘤细胞:

A.发生了基因突变            B.能分泌许多种抗体  

  C.只能在体外大量增殖          D.能产生特定的抗体

4. 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尿量减少

5.下列前项是内分泌腺、中项是其分泌的激素名称、后项是该激素的作用,错误的一项是:

A.胰岛B细胞、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B.肾上腺、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吸钾排钠

C.垂体、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吸收水分

D.甲状腺、甲状腺素、增强机体代谢

6.下列都属于免疫系统效应T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的是:

A.干扰素、胸腺素           B.组织胺、白细胞介素

C.组织胺、胸腺素           D.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7.下列过程不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是:

A.氧气的生成   B.NADPH变为NADP+    C.ADP转变为ATP  D.光能转变为电能

8.《齐民要术》中,要求栽种农作物时“正其行,通其风”的原理是:

A.通风透光,以增强农作物的呼吸作用

B.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性

C.确保通风透光,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增强农作物的蒸腾作用

9.光合作用的关键环节是:

A.绝大部分叶绿素a分子和全部叶绿素b分子具有吸收光能的作用

B.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具有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的作用

C.脱离叶绿素a的电子,最终传递给NADP

D.失去电子的叶绿素a变成一种强氧化剂

10.圆褐固氮菌除了具有固氮能力外还能:

A.  促进植物生根           B.促进植物开花

C.促进植物种子形成           D.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果实发育

11.C3植物与C4植物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的具体部位是:

A.前者只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后者只在叶肉细胞中

B.前者只在叶肉细胞中,后者只在维管束鞘细胞中

C.前者在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中,后者只在叶肉细胞中

D.前者只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后者在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中

12.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

  C.用于保存物种            D.改变动物的基因型

13.紫茉莉枝条颜色的遗传不正确的是:

A.♂绿色×♀花斑→F1绿色     B.♀白色×♂花斑→F1花斑

C.♀绿色×♂花斑→F1绿色      D.♀花斑×♂花斑→F1绿色、花斑、白色

14.下列黏性末端属于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而成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5.下列关于大肠杆菌乳糖代谢基因表达调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调节基因能控制阻抑物的合成      B.启动子可直接控制结构基因的转录

C.操纵基因上有与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D.结构基因只能编码半乳糖苷酶

16.在人类染色体DNA不表达的碱基对中,有一部分是串联重复的短序列,它们在个体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短序列可用于:

A.生产基因工程药物  B.侦察罪犯    C.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D.基因治疗

17.下列不是基因工程中经常用来运载目的基因运载体的是:

  A.细菌质粒    B.噬菌体      C.动植物病毒     D.细菌核区的DNA

18.“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基因测序工作是指测定:

A. DNA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B. 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C. 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D. DNA的基因排列顺序

1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 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 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

D. 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20.“试管婴儿”技术属于:

A. 胚胎移植    B. 组织培养     C. 克隆技术    D. 基因工程

21.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能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

B. 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

C. 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

D. 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

22.在结构上与内质网膜没有直接相连的是:

A.外层核膜     B.细胞膜       C.高尔基体膜     D.线粒体外膜

2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再分化是指:

A.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过程

B.未成熟的种子经过处理培育出幼苗的过程

C.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D.愈伤组织形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24.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并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这是因为:

A.由于细胞分化而丧失了全能性       

B.细胞内的基因表达有特定的时空选择性

C.细胞经过多次分裂而丧失了全能性    

D.不同细胞所含有的基因不同

25.下列物质中,既能作为微生物的碳源,又能作为微生物的氮源的是:

A.氨基酸     B.葡萄糖     C.脂肪酸      D.甘油

26. 下列能够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的是:

A.人工诱变    B.杂交    C.基因工程    D.发酵

27.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开始产生和次级代谢产物产生最多分别在:

A.调整期和稳定期      B.对数期和稳定期

C.稳定期和稳定期      D.调整期和对数期

28. 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沼泽生态系统  D.农业生态系统

29.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A.人类起主导作用    B.在物质和能量上是高度开放的

C.自动调节能力强    D.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30.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31. 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严重脱水,使血钾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减少

B.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增加

C.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D.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逍度减少

32. 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A .耗氧量减少,立毛肌舒张    B .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

   C .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      D .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

33. 下列关于细胞质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子代表现为母本的性状       B.后代的性状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C.有时也会受到核遗传的控制     D.细胞质内的大多数细胞器都能独立遗传

34.哺乳动物妊娠时间长,每胎产仔少,繁殖速度比较慢。为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

速度,目前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动物细胞培养    B.胚胎移植   C.动物细胞融合   D.核移植

35. DNA探针监测饮水中病毒、培养分解四种烃类的超级细菌、制造单细胞蛋白、用酶传感器快速测定水中的酚依次是下列哪项生物工程技术取得的成果:   

①基因工程     ②细胞工程     ③发酵工程     ④酶工程

A.①②③④    B.①①③④    C.①②①④    D.②②①④

36.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见图及图注),这四个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

A.a     B.b    C.c    D.d

37.酵母菌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曲线如图所示: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生长时期,其中适于作为生产用菌种的时期是:

A.a      B.b      C.c     D.d

38.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是一种遗传病,此病是由线粒体DNA基因突变所致。某女士的母亲患有此病,如果该女士结婚生育,下列预测正确的是:

A.如果生男孩,孩子不会携带致病基因

B.如果生女孩,孩子不会携带致病基因

C.不管生男或生女,孩子都会携带致病基因

D.必须经过基因检测,才能确定

39.在大肠杆菌的DNA分子上,与乳糖分解代谢有关的核苷酸序列中,如果操纵基因发生了使阻抑物不能与之结合的改变,则在不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中,这种大肠杆菌:

A.有乳糖存在时合成半乳糖苷酶,无乳糖存在时不合成半乳糖苷酶

B.无乳糖存在时合成半乳糖苷酶,有乳糖存在时不合成半乳糖苷酶

C.不论有无乳糖存在,都不合成半乳糖苷酶

D.不论有无乳糖存在,都合成半乳糖苷酶

40.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作法正确的是:

①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②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③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的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

④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的子房并进入受精卵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④①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0分)

41.(8分) 图甲是狗尿浓缩实验的结果。让狗大量饮水(图中箭头a所示)后,连续排出大量的尿;当将25%NaCl溶液10mL注射入颈动脉(箭头b)后,尿量暂时减少;当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提取物(箭头c)后,尿量也减少。根据此实验,可以推断:

①25%NaCl溶液注入动脉,使    升高,刺激    ,引起    激素分增加,导致尿量减少。本实验也证明      中含有这种激素。

②如果预先将狗的脑垂体后叶切除,再进行上述同样的实验,请将预期结果的排尿曲线描绘在图乙中的坐标上。(4分)

42.(6分) 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图中4条曲线(a、b、c、d)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CO2浓度下,马铃薯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光照非常弱,CO2很少(远小于0.03%);b适当遮荫(相当于全光照的1/25)CO2浓度为0.03%,c全光照(晴天不遮荫),CO2浓度为0.03%;d全光照,CO2浓度为1.22%。请据图回答:

①随着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以净光合速率为指标)最适温度的变化趋势是         。

②在大田作物管理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

A 通风  B 增施有机肥 C 延长生育期 D 施碳酸氢铵

③当曲线b净光合速率降为零时,真光合速率是否为零?为什么?                                

 
43. (6分)右图是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径。请据

图回答:

①谷氨酸棒状杆菌能够利用       ,经过

复杂的代谢过程形成α酮戊二酸,在       

酶的催化作用下,经过      作用形成谷氨酸。

②当谷氨酸合成过量时,就会         

的活性,从而导致合成受阻。

③这种对微生物代谢的调节作用称为      

调节,这种调节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44. (10分) 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毒过的种子等

方法步骤:

                                       

                                       

                                        

                                       

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45. (10分)将50ml牛奶煮沸,倒入一消毒后的锥形瓶口用棉团堵住,每日观察牛奶 情况(如右图),共进行4天。

①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的假说是             。

②为这个实验设计的对照实验应该是          

③实验结束时牛奶会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④牛奶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             

⑤实验前先将牛奶煮沸的原因是             。

⑥加入土样前,先让牛奶冷却至室温的原因是                  

⑦用棉团堵住锥形瓶的原因是                   

⑧实验前是否需要对锥形瓶进行消毒?   。理由是                。 

46.(10分)炭疽热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它可引起动物组织水肿,粘膜出血,造成动物死亡。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期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实验绵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注射,这些绵羊感染后没有发病。四天后,对实验绵羊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绵羊全部正常生活。

本实验的结论是:实验绵羊获得了免疫力。请答以下问题:

  (1)①实验绵羊在第二次注射炭疽芽孢杆菌后没有发病,其原理是绵羊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从而获得了免疫力,这属于       免疫。

②毒性极弱的炭疽芽孢杆菌进入绵羊体内作为抗原起作用,使其体内产生了具有免疫力的物质,请写出所有与该物质有关的细胞名称                 

(2)我们认为仅用该实验过程还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设计原则、步骤、预测结果。

①实验设计原则:           

②操作步骤:                          

③预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