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试题
一
1.利用生物工程改造生物特性,从而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下列有关措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成青霉素高产菌株
B.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与生产人干扰素的酵母菌
C.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成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D.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成生产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
2.下列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化过程中需要ATP的是( )
A.葡萄糖→乙醇+二氧化碳 B.葡萄糖→乳酸
C.二氧化碳+水→葡萄糖 D.蛋白质→氨基酸
3.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流感病毒可能发生了突变
B. B.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C.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可能不是同种类型
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4. 夏季夜晚一些昆虫会聚集在路灯下;刚孵化出的灰腿鹅会紧跟它所看到的第一个大的行动目标行走;幼年黑猩猩学习成年黑猩猩的动作从树洞中取食白蚁,以上动物的行为依次属于( )
A.趋性、模仿、条件反射 B.趋性、本能、本能
C.趋性、本能、印随 D.趋性、印随、模仿
5. 在生产实践和科研中,欲获得无籽果实,可利用的方法有( )
①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 ②人工诱变
③单倍体育种 ④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诱导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6. 将某植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是可能该细胞( )
①是死细胞 ②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③大量吸水 ④大量失水 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
1.(20分)右图为碳在无机环境和生
物群落中转化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
回答:
(1) 碳在生物群落和生物群落之间
是以 形式进行物质循环
的,从无机环境要经过
(生理过程)才能进入生物群落。
(2) 完成a、c两过程,生物体还
需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非生物因素
依次是 、 。
(3)完成b、c过程的场所分别是
、 。
(4)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 ,当血糖浓度大于 时,主要由某种激素进行调节,加速b、c过程和x物质的合成。该激素是 。
(5)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成分不 应含有 ( )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和维生素 D.氨基酸
2.(6分)在下列4种不同实验条件下
(1)0.10%CO2、30℃ (2)0.10%CO2、20℃
(3)0.03%CO2、30℃ (4)0.03%CO2、20℃
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对某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结果如图所示。对实验(2)、实验(3)和P点起限
制作用的因素分别是 、 和 _
3(18分)为了保持基因型为AaBb的农作物优良性状,甲同学建议采用该作物的种子进行繁殖,乙同学建议利用枝条扦插进行繁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你赞同哪位同学的建议?_______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采用枝条扦插进行繁殖,可利用生长素类似剂2-4D促进枝条生根,以提高扦插枝条成活率.现为了找到最最适量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2-4D溶液浓度范围,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①配制___________浓度的2-4D溶液
.②
③然后将枝条在适宜条件下进行扦插.为了排除非实验因素的干扰,各枝条的__________及枝条上芽的数目等基本一致.
④
从而确定最适浓度范围。
(3)扦插成活的枝条开花后,会产生哪些类型的花粉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扦插外还有哪些繁殖方法,可以保持该作物的优良性状?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 B 2c 3 D 4 D5A 6B
二、1(共22分)(1)含C有机物 光合作用 (2)光 氧气 (3)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4)肝糖元 80—120mg/dl(或0.1%) 胰岛素 A
2(6分)温度、CO2浓度、光强度
3 (1)乙 因为用种子繁殖,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2)①不同系列(不同梯度)②选择相同数量长势良好的枝条分别浸泡在上述配制好的2-4D溶液中,并在枝条上作好相应标记③粗细、长短④分别统计不同浓度的2-4D溶液浸泡过的枝条扦插的成活率,(3)AB Ab aB ab(4)压条、嫁接、单倍体育种、组织培养等(答其中两项或其它合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