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试题

2014-5-11 0:37:07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试题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题号前)

1、在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时,是用甲状腺激素制剂饲喂蝌蚪;在研究生长激素时,则给摘除垂体的幼年狗注射生长激素。这两个实验都是给予实验动物以激素,但一个用“饲喂”方法,另一个却用“注射”方式,原因是

A.蝌蚪太小,难以注射

B.小狗口服时药液对消化道的刺激过于强烈

C.口服生长激素将被消化液中的脂肪酶分解

D.口服生长激素将被消化液中的蛋白酶分解失效,而口服甲状腺激素不会因消化酶的作用而失效

2、花药离体培养所属生殖方式及遗传学原理分别是

A、有性生殖和染色体变异        B、无性生殖和基因重组

C、有性生殖和基因突变         D、无性生殖和染色体变异

3、据记载,德国试行用汽水喷灌植物,它的作用是

①加速光合作用的进行         ②改良碱性土壤,调节pH值

③有利于土壤中钙和镁离子被吸收   ④对防治虫害有利

A、只有①   B、只有②④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④

4、测定三种细菌类型对氧的需要,让它们在三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下图中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哪个是细菌类型的正确分类

只能在需氧培养基中繁殖

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

在每种培养基中均能繁殖

A

B

C

D

5、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参照下表应选择下列哪种植物作为最佳实验材料:

植物种别

细胞周期时间(小时)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合计

A物种

10.6

0.4

11

B物种

18

0.5

18.5

C物种

16.5

2

18.5

D物种

10.4

2.3

12.7

6、下表说明有一种必要生长因子和另一种物质是由两种微生物合成的物质                                           

生物

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

被合成并释放的物质

红色酵母

嘧啶

噻唑

毛霉

噻唑

嘧啶

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一起,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可能是

A、竞争     B、捕食      C、共生     D、独立生长

二、分析题

7、下图表示酵母菌细胞的结构模式和生长曲线图,据图回答:

  (1)图中的酵母菌正在进行    生殖。

  (2)用    染料使染色体着色发现一种酵母菌S.Cerevisiae细胞核中有17条染色体,该酵母菌很可能是    倍体。

(3)酵母菌的菌落一般会散发出一股悦人的酒香味,相关的反应式是:

                       

(4)用酵母菌制作啤酒时,为保证发酵罐中有较多的酵母菌,必须先

      ,达到一定数量后,则应该      

  (5)为知道发酵罐中酵母菌的生长状况,常要取样统计分析,判断取样先后顺序的主要依据是    。图中生长曲线中FG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欲收获酵母菌或其代谢产物,应选择曲线中的    段。

(6)自然环境中的酵母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成分。

27、下图为艾滋病毒(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繁殖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说明(提示:HIV是一种球形病毒,外有蛋白质组织的外壳,内有两条RNA)。

(1)图中3表示病毒正在侵入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细胞内的是病毒的      。

(2)图中4至5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       。

(3)图中5至6表示病毒的遗传物质已结合到淋巴细胞的      上。

(4)图中6至7是形成病毒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需要经过           两步。

(5)图中6至8是形成病毒RNA的过程,其中6的腺嘌呤与8的         互补配对。

(6)目前科学家研制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是用于阻止4至5的进行, 其原理是抑制    的活性。

(7)由于1和9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说明HIV的RNA分子结构具有一定的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HIV很容易产生抗药性,说明RNA还能够产生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7分,共42分)

一、

1、D  2、A  3、D  4、A  5、D  6、C

二、分析题(每空3分,共58分)

26、 (1)出芽 

    (2)碱性  单

 4分 (3)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4)通气   密封

(5)pH的大小 酵母菌增多,发酵时间长,罐中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使菌数减少  EF

(6)分解者

27、(1)RNA

(2)逆转录

(3)DNA

(4)转录 翻译

(5)尿嘧啶

(6)逆转录酶

(7)遗传性和稳定性  可遗传的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