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试题精选七

2014-5-11 0:37:07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试题精选七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

1“白菜---甘蓝”是用何种技术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杂交技术       D嫁接技术

2下列哪种组织器官可以移栽到田里培育并能发育成完整植株

A脱分化组织     B去分化组织

C愈伤组织      D试管苗

3下列关于愈伤组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B一群排列疏松而无规则的薄壁细胞构成的菜花状结构

C愈伤组织高度液泡化并具有一定形态

D植物激素强烈地影响愈伤组织的分化

4植物体细胞杂交在细胞工程方面的重大突破是

A可进行转基因植物的培养   B可快速培育并繁殖无病毒种苗

C可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    D可生产药物和食品添加剂

5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使后代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B体细胞的全能性要比生殖细胞的全能性低得多

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

D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

6.下图表示人体内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则该过程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变化曲线为           

注:实线表示染色体数的变化,虚线表示该DNA含量的变化。

7  2002年7月份,中央电视台报道美国一生化制药厂,试制了一种炭疽杆菌细胞壁有分解转化作用的酶制品。该制品所分解的物质是(  )

A.DNA和RNA                     B.DNA和蛋白质的化合物

C.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                  D.糖类与蛋白质的化合物

8.ATP分子在细胞内能够释放能量、贮存能量,从结构上看,其原因是      

①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  ②第二个磷酸基团很容易从ATP上脱离和结合

③第三个磷酸基团很容易从ATP上脱离,使ATP转成ADP

④ADP可以迅速地与磷酸基团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使ADP转变成ATP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9.专家们研究发现非典型肺炎恢复期病人体内可产生IgM的抗体。试问与该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                           

  A. 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B.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10.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意义的

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非选择体

11.材料:人工种子是人们模仿天然种子结构制造出来的生命有机体,它能象种子一样萌发、生长,发育成植株。人工种子的核心部件是被外层物包埋的具有类似种子胚功能的胚状体。胚状体不同于一般的种胚,是由非合子细胞分化形成的类似于胚的结构物,所以,又称“体细胞胚”或“花粉胚”。胚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胚胎发育过程形成植株。

胚状体可以从悬浮培养的单细胞中得到,也可以通过试管培养的愈伤组织、花粉或胚囊获得。将胚状体包埋在一个能提供营养的胶质中,便成了所谓的“人工种子”。

我国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已成功地在烟草、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上诱导出了胚状体。各国正着手将人工种子推向商品化。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

(1)从繁殖的方式看:“人工种子”的胚状体是        的产物,培育胚状体利用了       这一生物技术。而种子植物发育过程中的胚是        过程中的      经过        形成的。

(2)包埋胚状体的胶质可看作种子的哪部分?             

(3)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反映了细胞的      

(4)由人工种子萌发出的植株,其后代是否可育?

(5)研究人工种子有何意义?

12.请根据下列材料和试验原理设计一个证明酶是蛋白质的实验。

(1)实验材料:0.1g/mL的NaOH溶液、0.01g/mL的CuSO4溶液、鸡蛋、人的唾液5mL(酶)、水、小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

(2)试验原理:鸡蛋的蛋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CuSO4溶液能产生紫色物质,即蛋白质双缩脲反应。如果能通过实验证明,酶能发生双缩脲反应,即可证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第一步:制备蛋清液。取生鸡蛋一个,打破蛋壳(不要破坏蛋黄),取少量蛋清注入小烧杯中,加入30mL,用玻璃棒调匀,只剩蛋清液。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13.(8分)用小刀将熟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成粉末状,取两等份分别装入A、B两只小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的水,使之混合,可见到A、B两试管中均发淡黄色的荧光,约过15min后荧光消失。这时再将ATP溶液加入其中A试管中,将葡萄糖溶液加入B试管中,发现加入ATP溶液的A试管中发现了荧光,而加入葡萄糖溶液的B试管中不发现荧光。

(1)向A、B两管中加水后,两试管均发出荧光,这能说明水对生物正常生命活动有何重要意义?这也说明了发光器研磨成的粉末中含有何种物质?

                                          

(2)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萤火虫发光是将     能转变成      能的过程。

②这一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是由       提供。

       不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

(3)若向刚割下的萤火虫的发光器上滴加葡萄糖溶液,你认为理论上它会发光吗?为什么?

                                         

14.(6分)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细胞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存在着24Na,如果又在神经细胞膜外溶液中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图所示。

则:(1)据图可知,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      ;而加入ATP后,溶液中24Na的量       

(2)由此可见,神经细胞排除24Na需要      24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3)“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                

(4)若将图中纵坐标改为“细胞中24Na的量”,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曲线以表示细胞中24Na的量的变化。(注入神经细胞中24Na的总量为2.2)

试题精选七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C 6B 7D 8C 9D 10B

11(1)无性繁殖  植物组织培养  有性生殖  受精卵 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2)胚乳或子叶   (3)全能性

(4)若人工种子的胚状体是由花粉细胞培育而来的,一般不育,若人工种子的胚状体是由胚囊细胞培育而来的,则一般可育。

(5)可实现种子的工业化生产,节约粮食。可用于种苗的快速繁殖和无病毒苗的培养。可用于巩固杂种优势。

12.

第二步:取两支试管编号,在1号试管中加入2mL蛋清液,2号试管中加入2mL唾液;

第三步: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0.1g/mL的NaOH溶液,振荡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第四步: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 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两支试管中都呈现紫色;

结果分析:证明唾液中存在着与蛋清相同的成分,即蛋白质。

13.(1)溶剂  ATP  (2)①化学能  光能  ②ATP  ③葡萄糖

(3)会  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能进行细胞呼吸,产生ATP

14. (1)不变  增大  (2)消耗能量(ATP)  主动运输  (3)该药物抑制了细胞的呼吸作用,从而阻碍呼吸作用过程中ATP的形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