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细胞呼吸和新陈代谢类型检测题

2014-5-11 0:37:07下载本试卷

细胞呼吸和新陈代谢类型检测题

山东省苍山县实验中学 277700  朱士军

(100分,共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50分,每题2分)

1.作用有关的各种产物,属于有氧呼吸所特有的是  (   )

A.ATP  B.丙酮酸  C.H2O    D.CO2

2.下列有关哺乳动物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外呼吸就是肺通气的过程    B.内呼吸就是细胞内的氧化作用

C.外呼吸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D.内呼吸不改变血液的成分下列是与呼吸

3. 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则可判定此过程  (  )

A.一定是无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

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4.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体,最重要的结果是  (  )

A.把ADP转化成了ATP  B.把ATP转化成了ADP

C.合成葡萄糖       D.合成CO2和H2O

5.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

B.高等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C.有氧呼吸产生CO2,无氧呼吸不产生CO2

D.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

6.让一只小白鼠吸入有放射性的O2,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O的化合物是 (  )

A.二氧化碳     B.水    C. 丙酮酸    D.乳酸

7.西藏高原地区空气中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0%-50%,长期生活在此地区的人,体内获得直接能源的生理过程主要是(  )

A.无氧呼吸  B.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C.有氧呼吸  D.磷酸肌酸中能量的转移

8.在有氧呼吸的下列反应阶段中,不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只有 (  )

A.〔H〕传递给O2生成水    B.C6H12O6发酵成丙酮酸和〔H〕

C.丙酮酸分解生成CO2和〔H〕  D.ADP与磷酸反应生成ATP

9.水稻种子催芽时,谷堆太大,水又加多了,结果烂种烂芽,主要原因是(  )

A.腐败菌繁殖,破坏了种子与幼芽  B.体积太大,中心温度过高

C.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毒害    D.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毒害

10.在豌豆种子萌发的初期,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往往比氧气的吸收量大三四倍。这说明此时豌豆的种子  (  )           

A.只进行有氧呼吸     B.只进行无氧呼吸

C.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D.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11.通常情况下,有氧呼吸所产生的C02和H20中的氧分别来自 (  )

A.吸入的02和葡萄糖    B.葡萄糖和丙酮酸

C.丙酮酸和吸入的02    D.吸入的02和丙酮酸

12.甲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22O11,乙物质的分子式为C57H110O6。若将这两种物质作为生物体的能源物质,质量相同的甲、乙被彻底分解时,甲物质比乙物质 ( )

A.耗氧多,产生能量少      B.耗氧少,产生能量多

C.耗氧多,产生能量多       D.耗氧少,产生能量少

13.研究表明,除草剂“敌草隆”能抑制杂草光合作用过程中氧的形成和二氧化碳的固定,在下列哪种条件下,除草剂的作用能发挥得比较明显(  )

A.强光下     B.黑暗中     C.阴雨天   D.早晨和傍晚

14.甲酵母菌进行发酵,乙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若它们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则甲、乙酵母菌释放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比是  (  )

A. 3:1   B. 2:1    C.1:3    D. 1:6

15.空气里氧气进入人体肝脏细胞化合为水分子的过程中,至少要穿过几层膜( )

A.6    B.8    C.9    D.11

16.在大小两个容器内加入等量的乳酸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然后密封瓶口,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的结果应是  (  )

A.小容器的乳酸比大容器的多

B.小容器的乳酸比大容器的少

C.大容器的葡萄糖比小容器的少

D.大容器和小容器内的乳酸的菌的数量相等

17.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室温中移至5℃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生命变化? (  )

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青蛙的耗氧量减少,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

D.青蛙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的耗氧量减少

18.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蛔虫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B.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C.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发酵和无氧呼吸为同一概念

19.在大米和免费中生活的米虫一生都不需要“饮水”,也吃不到含水量丰富的食物,可它们仍能正常生活,其原因是  (  )

A.米虫 生活不需要水

B.米虫从空气中吸收水

C.米虫分解淀粉时产生水

D.米虫在代谢中产生水

20.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生产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  )

A.玉米粉和有氧      B.大豆粉和有氧

C.玉米粉和无氧      D.大豆粉和无氧

21.下列关于自养型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绿色植物     B.都有光合作用

C.都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都得生活在阳光中

22.下面关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没有物质代谢就没有能量代谢②先进行物质代谢,再进行能量代谢③物质代谢是合成代谢,能量代谢是分解代谢④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相伴随进行⑤物质代谢就是同化作用,能量代谢就是异化作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③④⑤

 

23.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时,其获得能量的方式是(   )

A.还原氮  B.氧化氨  C.还原亚硝酸  D.氧化硝酸

24.培养单细胞绿藻的培养液和培养单细胞酵母菌的培养液,在所含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 B )

A.前者必须含有机成分   B.后者必须含有机成分

C 前者可以不含无机盐    D.后者可以不含无机盐

25.下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呼吸曲线a、b、c分别代表了(  )

   

A.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

B.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

C.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

D.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

二、填空题:(50分,每空1分)

26.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体积分数时,CO2的释放量与氧气的吸收量的变化曲线(注:实线表示O2吸收量,虚线表示CO2释放量)请据图回答:

⑴在外界氧气浓度小于10%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说明无氧呼吸强度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线和虚线相交于C点,对于B、C两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 C点时,植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B. C点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止

C. 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 B点时,植物呼吸作用最弱

⑷、AB段表示CO2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⑸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

⑹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倍

⑺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时,应控制氧气浓度在________点对应的浓度附近最好。

27.下图表示在人体内发生的一些生化反应:

  

  (1)过程①的产物除丙酮酸外,还有         

  (2)过程②必须有    参加,此过程在      内进行。

  (3)催化过程③的是         酶。

  (4)人进入高山缺氧环境后,血浆中的       (答图中的成分)浓度将会升高;血液中的       数量将增多,这样将会更多的    来输送氧。

28.利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测定呼吸作用的装置土,如下图。要求:所给装置均要用,必要时只能重复使用所给三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

⑴用字母表示测定呼吸作用的最佳程序为_________________。

⑵该程序中B装置图中的药品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⑶该程序中C装置图中药品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A装置图中要用不透光的玻璃罩罩住植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⑸如果A中植株换成萌发的种子,实验结果相同吗? ____________。

29.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夜、沉淀物、和未经离心的酵母菌研磨后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分别进行以下实验,请分析结果。

⑴向甲试管滴加葡萄糖液,甲试管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⑵向乙试管滴加丙酮酸,乙试管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

⑶在完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乙试管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⑷向三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荧光素(遇ATP可发光的物质),将丙酮酸分别滴入三只试管,发出荧光最强的试管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

30.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文本框: 脂肪 
光能 ① ③↑↓④ ⑦↗ C2H5 OH+能量
 ↘ ⑧
 C6H12O6 → CO2+H2O +能量
② ↗ ⑤↑↓⑥ ↘⑨
化学能 多糖 C3H6O3 + 能量 
⑴能进行过程②并在氮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______,这种利用化学能来把无机物和成有机物的方式叫_________。

⑵能进行过程①和②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成分。

⑶⑦、⑧、⑨三个过程都能产生的之间产物是__________,决定呼吸过程是进行⑧还是进行⑦或⑨的因素是有无_____,决定无氧呼吸是进行⑧还是⑨的是_________。

⑷人体内⑤、⑥过程均能发生的器官是_________。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主要是通过过程__________来供能的。

⑸③和④过程从数量上的区别是_________。

31.在下面的表格内列出了四种生物生存所需的条件,请据表回答:

生物

有机物

二氧化碳

氧气

矿物质

光能

I

II

III

IV

⑴在这四种生物中,最能表示异养生物的是_________,其异化作用类型是______。

⑵从异化作用的角度讲,Ⅱ和Ⅲ属于_______。Ⅱ可能生活在_________环境中。

⑶Ⅳ这种生物的代谢类型应该是_________,如________。

细胞呼吸和呼吸新陈代谢单元练习参考答案(21/10/02

一、  单项选择题(50分,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D

A

A

B

C

B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A

C

D

A

C

C

D

C

21

22

23

24

25

 

 

 

 

 

C

C

B

B

C

 

 

 

 

 

二、  填空题(共50分)

26.(13分)⑴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⑵无氧呼吸强度随氧气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减弱 ⑶ B、D  ⑷氧气浓度逐渐升高到5%时,无氧呼吸逐渐被抑止,而有氧呼吸仍十分微弱 ⑸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无氧呼吸强度 ⑹1.5  ⑺B

27.(9分) ⑴ BCAC ⑵吸收空气中的CO2  ⑶验证空气中的CO2 是否被吸收干净  验证呼吸作用产生CO2  ⑷有光时光合作用吸收CO2 ,影响CO2 的测定 ⑸相同

28.(7分)(1)[H]、ATP (2)O2 线粒体 (3)转氨 (4)乳酸 红细胞 血红蛋白

29.(5分)⑴酒精和 CO2  ⑵ CO2和水  ⑶酒精和CO2  ⑷乙  含线粒体较多,产生的ATP最多

30.(10分) ⑴硝化细菌  化能合成作用 ⑵生成者 ⑶丙酮酸  氧气  酶⑷肝脏 ⑧ ⑸糖类可以大量转变成脂肪,而脂肪不能大量转变成糖类  

31.(6分)⑴ Ⅰ  需氧型 ⑵ 厌氧型  水(根据它生存不需水来推知) ⑶ 自养需氧型  绿色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