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届高考理科综合(生物部分)模拟试题解析样本7
1.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外壳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外壳乙,若将RNA甲
和蛋白质外壳乙组装成一种病毒丙,再以病毒丙感染寄主细胞,则细胞中产生的病毒具
有 ( )
A.RNA甲和蛋白质外壳甲 B.RNA甲和蛋白质外壳乙
C.RNA乙和蛋白质外壳乙 D.RNA乙和蛋白质外壳甲
2.完成下列实验所用的实验技术手段,依次是:①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②验证光合作
用产生的氧来自水;③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④无籽番茄的培育。 ( )
A.溢水法;余烬复燃法;纸层分析法;生长素处理
B.注水法;同位素示踪法;纸层分析法;生长素处理
C.溢水法和注水法;余烬复燃法;过滤法;生长素处理
D.溢水法和注水法;同位素示踪法;纸层分析法;生长素处理
3.2004年春季,东南亚及其他国家爆发了大规模的禽流感,与前两年欧洲地区的疯牛病和
口蹄疫一样,引起世界性的肉类食品进出口贸易恐慌。下列关于禽流感的免疫学的看法,
错误的是 ( )
A.抗体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而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B.体液免疫对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的散播起抵制作用
C.人体可通过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
D.效应T细胞能激活靶细胞中的溶酶体和释放淋巴因子
4.在基因工程操作中,运载体的本质是双链DNA分子,下列功能不能由运载体完成的是( )
A.目的基因的转运 B.目的基因的扩增
C.目的基因的表达 D.目的基因的定位
5.突触小泡中含有乙酰胆碱,它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被胆碱酯酶所分解。有机磷
农药则能够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当人体发生有机磷中毒时,会发生的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30.(22分)实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手段,在实验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精密的仪器,还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
(1)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进行的呼吸类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请根据
要求填空。
①实验目的: 。
②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和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则不吸收氧气,能放出二氧化碳;如果既有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小于放出的二氧化碳量。
③实验材料和用具:萌发的豌豆种子、带橡皮塞的玻璃钟
罩两只、100mL烧杯4个、两根弯曲的其中带有红色液
珠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清水、凡士林
④实验方法: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上图配置好实验装置,
如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计另一个实验,请指
出另一个实验应如何设计(绘装置图表示,并用简短
的文字说明)
⑤实验结果及预测:
Ⅰ. ;
Ⅱ. ;
Ⅲ. 。
31.(20分)以下是某同学关于酶特性的实验操作步骤,请根据要求回答:
步骤 | 操作方法 | 试管 | |
Ⅰ | Ⅱ | ||
1 |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 2mL | - |
2 | 注入蔗糖溶液 | - | 2mL |
3 | 注入斐林试剂 | 2mL | 2mL |
4 | 注入新鲜的某种酶溶液 | 2mL | 2mL |
5 | 立即用酒精灯隔水加热 | 煮沸1分钟 | |
6 | 观察现象 | A | B |
(1)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酶作用的专一性,则步骤4可以选用 或 两种不
同类别的酶。
(2)如果按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分析A、B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原因。
现象: 。
原因: 。
(3)该实验步骤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注:可直接用上表步骤中
的数字表示,需增加的步骤用文字叙述) 。
答案全解析
1 | 2 | 3 | 4 | 5 |
A | D | C | D | B |
1.提示:RNA是遗传物质,控制R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病毒丙的遗传物质是RNA甲,所以产生的病毒具有RNA甲和蛋白质外壳甲。
2.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时要用注水法测量三个同样大小的玻璃罩,用溢水法测出放入植物幼苗后玻璃罩的容积。验证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水的经典实验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S.Ruben和M.Kamen采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和的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常采用纸层分析法,依据的原理是色素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不同而分离。无籽番茄的培育常用生长素处理。
3.提示:抗体由效应B细胞产生而不是效应T细胞。
4.提示:目的基因的定位与限制酶和连接酶有关。
5.提示:有机磷中毒,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兴奋性递质不被分解,故B正确。
30.(1)①探究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呼吸类型 ④如图。说明:强调等量
的种子,即用等量的清水代替NaOH,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
⑤Ⅰ.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的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
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Ⅱ.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
子只进行无氧呼吸;
Ⅲ.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
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31.(1)蔗糖酶;淀粉酶(或答唾液淀粉酶;—淀粉酶)
(2)现象:可能A、B都不能形成砖红色沉淀
原因:①先加入斐林试剂再加酶,斐林试剂可能对酶活性有影响
②加入酶溶液后,直接加热煮沸,即可能使酶不能充分催化反应,又可能使酶失去活性而无催化作用
(3)1→2→4适应温度条件下,保温5min→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