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考数学试题 - 正文*

最新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

2014-5-11 0:13:18下载本试卷

最新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06 0829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则

A .;    B .;   C .;    D .

2、 函数的定义域是

A .;   B .;   C .;   D .(-1,0)   

3、  若把函数的反函数记为,则

  A .;       B .2;      C .;       D .

4、已知函数,则

  A .0;       B .1;      C .3;       D . 

5、  二次函数上是减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   B .;    C .;    D .

6、设,则

  A .; B .;  C .; D .

7、计算

A.2.9;     B.3.1        C.4.9      D.5.1

8、方程的一个实根存在的区间是(参考:

   A . ;   B . ;    C.     D . ;    

9、已知映射,其中,,对应法则为;对于,但在集A中找不到原像,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 ;   B . ;     C . ;    D .

10、已知,且;则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

11、已知,若,则    

12、若复数满足,则   ;若复数满足,则    

13、已知等比数列中,,则公比      

14、规定记号“”表示一种运算,即,且。若函数的最小值为,则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2分)已知函数

  ①若,求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②若,且,求的值。

16、(13分)某人依次抛出两枚均匀骰子(它们的六个面分别标有点数1、2、3、4、5、6),

①(6分)求两次点数相同的概率。 ②(7分)求两次点数之和为4的概率。

17、(13分)已知函数,设

(1)(6分)求的表达式,并猜想的表达式(直接写出猜想结果)

文本框: 
19题图 

17题图 2

17题图 2

(2)(7分)求关于的二次函数 的最小值。

18、(14分)已知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①(3分)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②(3分)若,求常数的值与函数的表达式。

③(4分)求证:

④(4分)求函数的反函数。

19、(14分)已知边长为2的正四面体(六条棱的长均相等)中,

为棱的中点,

①求证:

②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求的值。

20、(14分)已知椭圆的焦点分别为,长轴长为6,设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

①(8分)求线段AB的中点坐标;②(6分)求的面积。

附中高三 暑假补课 数学答案(时间: 060825

一、选择题答题卡(105=5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B

A

D

C

C

A

B

二、填空题答题卡(45=20)

11    3       ;    12          

13          ;    14     0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12 分):

解:①   (6分)

解一、,又

。 (12分)

解二、

。 (12分)

16( 13 分):

解:①设“两次点数相同”为事件,则。(6分)

②设“两次点数之和为4”为事件,则。(13分)

17( 13 分):

解:①

同理。从而猜想。(6分)

由①知,

关于的二次函数 的最小值为。(13分)

18( 14分):

解:① 的定义域为关于原点对称,

为奇函数。(3分)

 又。(6分)

③ 解一、由②知

  ,即。(10分)

  解二、设,则

  。(10分)

  解三、由②知,(10分)

④ 由②知的反函数为

文本框: 。(14分)

19( 14分):

①:

证法一、如图连接,在正四面体

(六条棱的长均相等)中,有均是正三角形,

。(7分)

证法二、在正四面体(六条棱的长均相等)中,有是正三角形,设点为正的中心,连接,则,由三垂线定理得。(7分)

解:在边长为2的正四面体(六条棱的长均相等)中,取棱的中点,连接,在中,的中位线,,则,从而是锐角三角形,,由余弦定理得

。(14分)

20( 14分):

解:①设椭圆C的方程为(1分),由题意,于是,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4分)。由,得(6分),由于该二次方程的,所以点A、B不同。设,则,故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8分)。

解一、设点O到直线的距离为,则(10分),又,所以(13分),

所以(14分)

解二、设直线轴交于点,则

由①可知,

,则。(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