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考数学试题 - 正文*

2004重庆高考数学(理)

2014-5-11 0:13:26下载本试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理工农医类)(重庆卷)

本试卷分第Ⅰ部分(选择题)和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部分(选择题 共60分)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幺 P(A+B)=P(A)+P(B)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幺 P(A·B)=P(A)·P(B)

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的定义域是:                                (  )

   A.      B.     C.       D.

2.设复数, 则                          (  )

   A.–3         B.3        C.-3i        D.3i

3.圆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  )

  A.2     B.          C.1          D.

4.不等式的解集是                                      (   )

   A.              B.

  C.               D.

5.                                (  )

   A.         B.       C.       D.

6.若向量的夹角为,则向量的模为  (  )

   A.2         B.4        C.6          D.12

7.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

  A.        B.      C.      D.

8.设P是的二面角内一点,垂足,则AB的长为                                  (  )

  A.        B.      C.       D.

9. 若是等差数列,首项,则使前n项和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是:                                  (  )

   A.4005        B.4006       C.4007        D.4008

10.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e的最大值为:                         (  )

   A.         B.        C.         D.

11.某校高三年级举行一次演讲赛共有10位同学参赛,其中一班有3位,二班有2位,其它班有5位,若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他们的演讲顺序,则一班有3位同学恰好被排在一起(指演讲序号相连),而二班的2位同学没有被排在一起的概率为:          (  )

  A.        B.        C.        D.

12.若三棱锥A-BCD的侧面ABC内一动点P到底面BCD的距离与到棱AB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的轨迹与△ABC组成图形可能是                          (  )

A

 

C

 

B

 

A

 


P

 

P

 


B

 

C

 

        (A)                  (B)

C

 

B

 

A

 

B

 

A

 

C

 

P

 

P

 


       (C)                   (D)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 共90分)

题 号

总 分

17

18

19

20

21

22

分 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若在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则.

14.曲线在交点处切线的夹角是______,(用幅度数作答)

15.如图P1是一块半径为1的半圆形纸板,在P1的左下端剪去一个半径为的半圆后得到图形P2,然后依次剪去一个更小半圆(其直径为前一个被剪掉半圆的半径)得圆形P3、P4、…..,Pn,…,记纸板Pn的面积为,则.

P4

 

P3

 


16.对任意实数K,直线:与椭圆:恒有公共点,则b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小值;并写出该函数在

上的单调递增区间。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设一汽车在前进途中要经过4个路口,汽车在每个路口遇到绿灯(允许通行)的概率为,遇到红灯(禁止通行)的概率为。假定汽车只在遇到红灯或到达目的地才停止前进,表示停车时已经通过的路口数,求:

(1)的概率的分布列及期望E;

 (2 ) 停车时最多已通过3个路口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

(1)明MF是异面直线AB与PC的公垂线;

(2)若,求直线AC与平面EAM所成角的正弦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

(1)求导数; 并证明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

(2)若不等式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

是一常数,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相异两点A、B,以线段AB为直经作圆H(H为圆心)。试证抛物线顶点在圆H的圆周上;并求圆H的面积最小时直线AB的方程.

Y

 


y2=2px

 

B

 


X

 

Q(2p,0)

 

O

 

A

 


22.(本小题满分14分)

    设数列满足

(1)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 成立;

(2)令,判断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D 2.A 3.D 4.A 5.B 6.C 7.C 8.C 9.B 10.B 11.D 12.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2  14.  15.  16.[-1,3]

三、解答题:共74分.

17.(本小题12分)

解:

   

故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最小值是-2;

单增区间是[],

18.(本小题12分)

   解:(I)的所有可能值为0,1,2,3,4

       用AK表示“汽车通过第k个路口时不停(遇绿灯)”,

则P(AK)=独立.

 

从而有分布列:


      0   1    2     3    4


  P              

      

       (II)

       答:停车时最多已通过3个路口的概率为.

 
19.(本小题12分)

  (I)证明:因PA⊥底面,有PA⊥AB,又知AB⊥AD,

故AB⊥面PAD,推得BA⊥AE,

又AM∥CD∥EF,且AM=EF,

证得AEFM是矩形,故AM⊥MF.

又因AE⊥PD,AE⊥CD,故AE⊥面PCD,

而MF∥AE,得MF⊥面PCD,

故MF⊥PC,

因此MF是AB与PC的公垂线.

   (II)解:连结BD交AC于O,连结BE,过O作BE的垂线OH,

    垂足H在BE上.

        易知PD⊥面MAE,故DE⊥BE,

        又OH⊥BE,故OH//DE,

        因此OH⊥面MAE.

        连结AH,则∠HAO是所要求的线AC与面NAE所成的角 

        设AB=a,则PA=3a.

        因Rt△ADE~Rt△PDA,故

       

       

20.(本小题12分)

   解:(I)

   

       因此是极大值点,是极小值点.

       (II)因

    

       又由(I)知

      

       代入前面不等式,两边除以(1+a),并化简得

    

21.(本小题12分)

  解法一:由题意,直线AB不能是水平线, 故可设直线方程为:.

  又设,则其坐标满足

 
   消去x得 

   由此得 

   

   因此.

   故O必在圆H的圆周上.

   又由题意圆心H()是AB的中点,故

   

   由前已证,OH应是圆H的半径,且.

   从而当k=0时,圆H的半径最小,亦使圆H的面积最小.

   此时,直线AB的方程为:x=2p.

   解法二:由题意,直线AB不能是水平线,故可设直线方程为:ky=x-2p

   又设,则其坐标满足

  分别消去x,y得

   故得A、B所在圆的方程

   明显地,O(0,0)满足上面方程所表示的圆上,

   又知A、B中点H的坐标为

   故

   而前面圆的方程可表示为

   故OH为上面圆的半径R,从而以AB为直径的圆必过点O(0,0).

   又

   故当k=0时,R2最小,从而圆的面积最小,此时直线AB的方程为:x=2p.

   解法三:同解法一得O必在圆H的圆周上

   又直径AB=

   上式当时,等号成立,直径AB最小,从而圆面积最小.

   此时直线AB的方程为x=2p.

22.(本小题14分)

   (I)证法一:当不等式成立.

        

         综上由数学归纳法可知,对一切正整数成立.

         证法二:当n=1时,.结论成立.

         假设n=k时结论成立,即

         当的单增性和归纳假设有

        

         所以当n=k+1时,结论成立.

         因此,对一切正整数n均成立.

         证法三:由递推公式得

        

         上述各式相加并化简得 

        

   (II)解法一:

     

         解法二:

I

 
        

         解法三: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