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考数学试题 - 正文*

08届高考文科数学模拟测试试题

2014-5-11 0:12:54下载本试卷

08届高考文科数学模拟测试试题(一)

数学(文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N=,则集合=(   )

A、  B、  C、   D、

2.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B.    C.     D.  

3.若A、B、C是锐角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向量=(sinA,cosA),=(sinB,−cosB),则的夹角为(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以上都不对

4.已知抛物线,则它的准线方程为(  )

A.   B.  C.    D.

5. 在等差数列中,公差d=1,,则的值为(  )

A.40   B.45    C.50    D.55

6.若P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P到右准线的距离为,则点P到双曲线左焦点的距离为(    )

A.1     B.2      C.6    D.8

7.记函数的反函数为y=g(x),则g(5)等于(   )

 A.2   B.-2  C.-4    D.4

8.某校高一、高二年级各有300人,高三年级有4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抽取容量为50人的样本,那么高三年级应出人数为(  )

 A.16  B.40  C.20    D.25

9.,且关于x的方程有实根,则夹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若实数x,y满足,则x+2y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

A.2,6     B.2,5    C.3,6    D.3,5

11.在正三棱柱中,若,,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      (A)    (B)    (C)    (D)

 

12、非零向量,若点B关于所在直线的对称点为,则向量为(   )

A、  B、   C、  D、

卷 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4×4′=16分):

13.                

14.已知n为等差数列−4,−2,0,…,中的第8项,则二项式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15.若一个圆的圆心在抛物线的焦点上,且此圆与直线

切,则这个圆的方程是          

16.已知m、n为直线,α,β为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② ③ ④

其中的正确命题序号是:           

解答题(满分74分):

17(本题12分).已知,记函数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及最值;

(2)当时,求函数的值域.

18(本题12分).甲、乙两人同时参加一次面试,已知在备选的10道试题中,甲能答对其中的6道,乙能答对其中的8道,规定每次考试都从备选题中随机抽出3道题进行测试,至少答对2道题才算通过。求:

(Ⅰ)甲答对两道题的概率;

(Ⅱ)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通过面试的概率.

19(本题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一直角梯形,,且平面与底面成角.

(Ⅰ) 求证:平面平面

(Ⅱ) 求二面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

20(本题12分).设函数,其中

(Ⅰ)若f(x)在x=3处取得极值,求常数a 的值;

(Ⅱ)若f(x)在上为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21(本题12分).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满足,且

(1)    求

(2)    求的通项公式;

(3)令,问数列的前多少项的和最大?

22(本题14分).在直角坐标系中,为坐标原点,设直线经过点

(3,),且与轴交于点

(1)求直线的方程;

(2)若一个椭圆经过点,且以点为它的一个焦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3)若在(1)(2)的情况下,设直线与椭圆的另一个交点,且,

当||最小时,求对应值.

 

08届高考文科数学模拟测试试题(一)(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DCADB  DBCBA  BA

二.填空题:13、,14、45,15、  16、②、③

三.解答题:

17.解:(1)  2分

=    4分=  6分

所以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7分

(2)当,即,有    10分

所以当,函数的值域为  12分

18.解:(Ⅰ)P(ξ=2)=,.……………………(3分)

(Ⅱ)甲未通过的概率为:p1=……………………(8分)

乙未通过的概率为:p2=……………………………(10分)

∴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通过面试的概率为:=…(12分)

19.(1)略(2)tan=

20.解:(1)    (2分)

在x=3处取得极值,所以解得a=3  (4分)

经检验知当a=3时,x=3为f(x)的极值点。         (6分)

(2)由=0得。当a<1时,若,则,所以f(x)在和(1,+)上为增函数,故当时,f(x)在(为增函数;     (8分)

时,若,则,所以f(x)在和(a,+)上为增函数,故f(x)在( 上也为增函数      (10分)

综上所述:当时,f(x)在上为增函数    

21.解:(1) (4分)

(2)当时,=

由此得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故    (8分)

(3)由于,故当n=10时,最大       (12分)

22. 解:(14分)(1)∵(3,),(2,0),

∴根据两点式得,所求直线的方程为=∴直线的方程是    (4分)

(3)    解:设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4分)∴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为(-2,0)由椭圆过点

(3,),∴+=4

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9分)

(4)    解:由题意得方程组解得

(0,2)(10分)=(-3,-3).∵=(-3λ,3λ),

=+=(3-3λ,,3λ).∴=

==,∴当λ=时,最小  (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