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考数学试题 - 正文*

高考数学复习集合与函数测试题

2014-5-11 0:13:01下载本试卷

高考数学复习集合与函数测试题

命题人:广东广雅中学 吴新华 付院花

1.(人教版14页B组第1

已知集合,集合满足,则集合   个.

变式1:已知集合,集合满足,集合与集合之间满足的关系是     

解:

变式2:已知集合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个数有   个,真子集个数有 

解:子集个数有个,真子集个数有

变式3:满足条件的所有集合的个数是  

解:3必须在集合里面,的个数相当于2元素集合的子集个数,所以有4个.

设计意图:考察集合的运算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2.(人教版第14页A组第10

已知集合,求

变式1:已知全集等于 A.    B    C    D

解:答案为C,集合

所以集合

所以

变式2:设集合,则等于(  )

A.        B.   C.       D.

解:,所以,故选B。

变式3.已知集合集合等于 

(A)    (B)    (C)    (D)

解:集合,所以答案为D. 

设计意图:结合不等式考察集合的运算

3.(北师大版第21页B组第2)已知集合,是否存在实数,使得,若存在,求集合,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变式1:已知集合A=-1,3,2-1,集合B=3,.若,则实数    .

解:由已知

变式2,且,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

解:,当时,,当时,,所以,所以,所以

变式3:,求实数的值.

解:,因为,所以,所以,当时,,当时, 符合题意,当时,

所以

设计意图:结合参数讨论考察集合运算

4.(北师大版第38页B组第1)设函数,求函数的定义域.

变式1: 函数的定义域是

  A.     B.   C.     D.

解:由,故选B.

变式2:,则的定义域为

 A.             B.   

C.             D.

解:选C.由得,的定义域为。故,解得。故的定义域为

设计意图:考察函数的定义域

5.(人教版第84页B组第4

已知函数,且

(1)    求函数定义域

(2)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变式1:已知是偶函数,定义域为.则 

  

解:函数是偶函数,所以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变式2:函数的图象关于    ( )               

A.轴对称      B.轴对称     C.原点对称  D.直线对称

解:函数定义域为,所以,所以函数为偶函数,图像关于轴对称.

变式3:若函数是奇函数,则    

  解:由于是奇函数,∴

,又,∴

设计意图:考察定义域与奇偶性

6.(人教版83页B组第2题)

,且,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变式1: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解:当时,若,则,∴

时,若,则,此时无解!

所以选C

变式2:设,函数,则使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解:要使,且,所以

,又,∴,故选C.

设计意图:考察对数函数的单调性

7.(人教A版126页B组第1题)

经济学家在研究供求关系时,一般用纵轴表示产品价格(自变量),而用横轴来表示产品数量(因变量),下列供求曲线,哪条表示厂商希望的供应曲线,哪条表示客户希望的需求曲线?为什么?(图略)

变式1某地一年的气温Q(t)(单位:℃)与时间t(月份)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已知该年的平均气温为10℃,令G(t)表示时间段〔0,t〕的平均气温,G(t)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用下列图象表示,则正确的应该是      (  )

10ºc

 
文本框: G(t)

10ºc

 


t

 
文本框: 6

O

 
文本框: 12

6

 

12

 

O

 

O

 

图(1)

 
  

B

 

A

 


D

 

10ºc

 

G(t)

 

O

 

6

 

12

 

t

 

C

 

G(t)

 

10ºc

 

6

 

12

 

t

 

O

 
  

答案:A

变式2为了稳定市场,确保农民增收,某农产品的市场收购价格与其前三个月的市场收购价格有关,且使与其前三个月的市场收购价格之差的平方和最小.若下表列出的是该产品前6个月的市场收购价格:

月份

1

2

3

4

5

6

7

价格(元/担)

68

78

67

71

72

70

    则7月份该产品的市场收购价格应为                                (  )

    A.69元         B.70元         C.71元         D.72元

答案:C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读图、读表的能力

8.(人教版43页B组第3题)

已知函数是偶函数,而且在上是减函数,判断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并证明你的判断.

变式1: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A.      B.   

 C.       D.

解:B在其定义域内是奇函数但不是减函数;C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D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奇函数,是减函数;故选A.

变式2:函数是R上的偶函数,且在上是增函数,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解:当时,∵函数是R上的偶函数,且在上是增函数,∴上是减函数,所以若,则,当时,函数是R上的偶函数,且在上是增函数,且,∴,故选D

设计意图:考察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的关系

9.(人教版第49页B组第4

已知函数,求的值

变式1:设__________

解:.

变式2:已知上的减函数,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解:分段函数的单调性需分段处理.答案选C

变式3:设函数fx)=   则使得fx)≥1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

A.(-∞,-2]∪[0,10]             B.(-∞,-2]∪[0,1]

C.(-∞,-2]∪[1,10]             D.[-2,0]∪[1,10]

解:当x<1时,fx)≥1x+1)2≥1x≤-2或x≥0,∴x≤-2或0≤x<1.

x≥1时,fx)≥14-≥1≤31≤x≤10.

综上,知x≤-2或0≤x≤10.

答案:A

设计意图:考察分段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10.(北师大版54页A组第5题)

对于下列函数,试求它们在指定区间上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并指出这时的

(2)

变式1:函数在[0,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3,则的值为( )

A.    B.2    C.4     D.

解:当时,函数都是定义域上的单调函数,

,故选C.

变式2: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倍,则的值为( )

A.            B.            C.             D.

解:∵,∴是定义域上的减函数,所以,∴,故选A

设计意图:考察函数的最值

11.(人教版65页第8题)

已知下列等式,比较的大小

(1)   (2)

变式1,那么 (   )

A.a<a<b              B.a< b<a

C.a<a<b              D.a<b<a

解:由,在A和B中,在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减的,∴,所以结论不成立.在C中,内是单调递增的,又,所以答案为C.

变式2已知,则 ( )

A.     B.

B.      D.

解:由已知,因为在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增的,所以

答案为A.

变式3:已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记.若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根据反函数的定义求出的解析式,再用换元法判断的单调性,结合条件在区间上是增函数,求出实数的取值范围是,答案为D 

设计意图:考察指、对数函数的单调性

12.(人教版48页A组第8题)

,求证:(1)  (2)

变式1函数对于任意实数满足条件,若__________.

解:,又

,∴

变式2若奇函数满足,则  

解:由已知,令,则,又∵是奇函数,所以

,∴

变式3:函数是一个偶函数,是一个奇函数,且,则等于

A.           B.              C.              D.

解析:由题知                                  ①

,①式得,即  ②

①+②得

答案:A

设计意图:考察函数的抽象运算与综合性质

13.(人教版第49页B组第5题)

证明:

(1)若,则

(2)若,则

变式1:如图所示,是定义在[0,1]上的四个函数,其中满足性质:“对[0,1]中任意的,任意恒成立”的只有            (  )

                    

A.   B.       C.   D.

解:当时,符合条件的函数是凹函数,从图像可看出有,选择A.

变式2.设函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A.abc          B.acb          C.bac          D.cab

解析:f(0)==0,∴b=0.f(1)=1,∴=1.

a=c+1.由图象看出x>0时,fx)>0,即x>0时,有>0,

a>0.又fx)=

x>0时,要使fx)在x=1时取最大值1,需x+≥2

当且仅当x==1时.∴c=1,此时应有fx)==1.∴a=2.

答案:B

变式3:如图所示,单位圆中弧AB的长为表示弧AB与弦AB

所围成的弓形面积的2倍,则函数的图象是         

                       

答案:( D )

设计意图:考察图象与式子运算的能力

14:(北师大版136页B组第1题)

判断下列方程在(0,10)内是否存在实数解,并说明理由.

(1)  (2)

变式1:设二次函数,方程的两个根满足. 当时,证明.

分析:在已知方程两根的情况下,根据函数与方程根的关系,可以写出函数的表达式,从而得到函数的表达式.

证明:由题意可知.

,

,

∴  当时,.

,

  

∴  ,

综上可知,所给问题获证.

变式2已知二次函数

  (1)若a>b>c, 且f(1)=0,证明fx)的图象与x轴有2个交点;

  (2)在(1)的条件下,是否存在m∈R,使得fm)= a成立时,fm+3)为正数,若存在,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若对,方程有2个不等实根,

解: (1)

 

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

  (2),∴1是的一个根,由韦达定理知另一根为

 

 在(1,+∞)单调递增,,即存在这样的m使

 

 (3)令,则是二次函数.

 有两个不等实根,且方程的根必有一个属于.

设计意图:考察函数的零点

15.(北师大版第66页B组第3

求二次函数在区间【0,1】上的最小值的表达式.

变式1:设a为实数,记函数的最大值为g(a).

  (Ⅰ)设t=,求t的取值范围,并把f(x)表示为t的函数m(t)

(Ⅱ)求g(a)

(Ⅲ)试求满足的所有实数a

解:(I)∵

∴要使有意义,必须,即

,且……①  ∴的取值范围是

由①得:,∴

(II)由题意知即为函数的最大值,

∵直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可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讨论:

(1)当时,函数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段,

上单调递增,故

(2)当时,,有=2;

(3)当时,,函数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段,

时,

时,

时,

综上所述,有=

(III)当时,

   当时,,∴

,故当时,

时,,由知:,故

时,,故,从而有

要使,必须有,即

此时,

综上所述,满足的所有实数a为:

设计意图:考察二次函数的最值与分类讨论的思想

16.(人教版84B组第5题)

试着举几个满足“对定义域内任意实数,都有”的函数例子.

变式1设函数fx)的定义域是N*,且,则f(25)= 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

同理,f(3)-f(2)=3.

……

f(25)-f(24)=25.

f(25)=1+2+3+…+25=325.

答案:325

变式2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对任意,都有

(1)设,求

(2)证明是周期函数.

(1)解:由 x∈[0,1].

因为f(1)=f)·f)=[f)]2,及f(1)=2,所以f)=2.

因为f)=f)·f)=[f)]2,及f)=2,所以f)=2.

(2)证明:依题设关于直线x=1对称,故fx)=f(1+1-xfx)=f(2-x),xR.

又由fx)是偶函数知f(-x)=fx),xR,所以f(-x)=f(2-x),xR.将上式中-xx代换,得fx)=fx+2),xR.

这表明R上的周期函数,且2是它的一个周期.

变式3设函数定义在R上,对任意实数mn,恒有且当

(1)求证:f(0)=1,且当x<0时,fx)>1;

(2)求证:fx)在R上递减;

(3)设集合A={(xyfx2)·fy2)>f(1)},B={(xyfaxy+2)=1,

aR},若AB=,求a的取值范围.

(1)证明:在fm+n)=fmfn)中,

m=1,n=0,得f(1)=f(1)f(0).

∵0<f(1)<1,∴f(0)=1.

x<0,则-x>0.令m=xn=-x,代入条件式有f(0)=fx)·f(-x),而f(0)=1,

fx)=>1.

(2)证明:设x1x2,则x2x1>0,∴0<fx2x1)<1.

m=x1m+n=x2,则n=x2x1,代入条件式,得fx2)=fx1)·fx2x1),

即0<<1.∴fx2)<fx1).

fx)在R上单调递减.

(3)    解:由

又由(2)知fx)为R上的减函数,∴点集A表示圆的内部.由faxy+2)=1得axy+2=0点集B表示直线axy+2=0.

AB=,∴直线axy+2=0与圆相离或相切。

于是

设计意图:考察抽象函数的性质及抽象运算的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