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考数学试题 - 正文*

高三数学教学案第九章立体几何

2014-5-11 0:13:07下载本试卷

高三数学教学案          第九章 立体几何

  第七课时   平面与平面垂直(一)

考纲摘录

掌握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能利用上述定理进行论证和解决有关问题.

知识概要

1、二面角、二面角平面角的定义;

2、两平面垂直的定义;

3、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4、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重点难点

“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相互转化.

基础练习

1、已知直线m、n,平面,且m⊥,n,给出下列命题:①若,则

m⊥n;②若m⊥n,则;③若,则m∥n;④若m∥n,则.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过平面外两点且垂直平面的平面(  )

  A.有且只有一个               B.有一个或两个

C.有且仅有两个               D.一个或无数个

3、已知PA⊥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垂足为A,连结PB、PC、PD、AC、BD,则互相垂直的平面有__________对.

4、两个平面互相垂直,一条直线和其中一个平面平行,则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例题讲解

例1、在三棱锥A-BCD中,AB=3,AC=AD=2,且∠DAC=∠BAC=∠BAD=60°,

求证:平面BCD⊥平面ADC.

例2、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B1,CD的中点.

求证:平面AED⊥平面A1FD1

例3、已知平面PAB⊥平面ABC,平面PAC⊥平面ABC,E是点A在平面PBC内的射影,

(1)求证:PA⊥平面ABC;(2)当E为△PBC的垂心时,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课后作业

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1、平面⊥平面=,点P∈,点Q∈,那么PQ⊥是PQ⊥的(  )

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已知平面PAB、PBC、PAC两两互相垂直,点P在面ABC上的射影为O,则O是△ABC的(  )

    A.内心        B.外心        C.垂心        D.重心

3、若、m是互相不垂直的异面直线,平面分别过、m,则下列关系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

    A.   B.且m∥    C.   D.且m⊥

4、在直二面角中,A∈,B∈,AB=2,AB与所成角分别为30°和45°,则点A、B在上的射影A′,B′间的距离是________  __.

5、在矩形ABCD中,AB=3,BC=4,沿BD将该矩形折成直二面角,那么折后A、C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

6、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CC1的中点,求证:平面BDE⊥平面A1BD.


7、如图S为△ABC所在平面外一点SA=SB=SC,且∠ABC=90°,

求证:平面SAC⊥平面ABC.


8、在三棱锥P-ABC中,PB=PC,AB=AC,点D为BC中点,AH⊥PD于H点,连BH,

求证:平面ABH⊥平面PBC.


高三数学教学案         第九章  立体几何

  第八课时   平面与平面垂直(二)

目标要求

熟练掌握面面垂直的有关知识,并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基础练习

1、对于直线m、n和平面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

  A.m⊥n,m∥,n∥     B.m⊥n,=m,n

C.m∥n,n⊥,m        D.m∥n,m⊥,n⊥

2、设X、Y、Z是空间不同的直线或平面,对下面四种情形,使“XZ且YZ X// Y”  为真命题的是______   __.

    ①X、Y、Z是直线;     ②X、Y是直线,Z是平面;③Z是直线,X、Y是平面;   ④X、Y、Z是平面.

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

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

足_______      __时,平面MBD⊥平面PCD.

(只需写出一种情形)

例题讲解

例1、如图,ABCD是边长为的菱形,∠A=60°,PC⊥平面ABCD,PC=,E是PA的中点,(1)求证:平面BDE⊥平面ABCD;(2)求E到平面PBC的距离.


例2、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为,侧棱长为.若经过对角线AB1且与对角线BC1平行的平面交上底面于DB1.  (1)试确定点D的位置,并加以证明;

(2)求证:平面AB1D⊥平面ACC1A1


例3、如图,ABCD是正方形,E、F分别是AD、BC上的点,EF∥AB,EF交AC于点O,以EF为棱把它折成直二面角A-EF-D后,求证:不论EF怎样移动,∠AOC是定值.


课后作业

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1、若直线、m与平面满足:=,m,m⊥,则有(  )

A.⊥m              B.,m∥  

C.m∥⊥m              D.

2、若平面⊥平面,直线n,直线m,m⊥n,则       (  )

  A.n⊥                     B.n⊥且m⊥

C.m⊥                    D.n⊥与m⊥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3、三个平面两两垂直,它们的三条交线交于一点O,P点到三个平面的距离分别是3,4,5,则OP的长为___________.

4、若有平面=,P∈,P,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有_______个.

①过点P且垂直于的直线平行于;   ②过点P且垂直于的平面垂直于

③过点P且垂直于的直线在内;    ④过点P且垂直于的直线在内.

5、矩形ABCD,ABEF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AB=4,AD=2,AF=3,∠AED=,∠EDC=,则=__________

6、若V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VB⊥平面ABC,平面VAB⊥平面VAC,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7、ABC-A1B1C1是正三棱柱,底面边长为,D、E分别是BB1、CC1上的点,BD=,EC=.(1)求证:平面ADE⊥平面ACC1A1;(2)求截面△ADE的面积.


8、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并且∠DAB=60°,侧面PAD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

(1)求证:AD⊥PB;  

(2)设E为BC边的中点,F为PC中点,求证:平面DEF⊥平面ABCD.


高三数学教学案          第九章 立体几何

  第九课时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考纲摘录

掌握空间两条直线所成角的概念.

知识概要

1、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

2、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一般方法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问题化为共面问题解决.

重点难点

如何平移,从而转化为相交直线所成角并能求出该角.

基础练习

1、已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60°,P为空间一定点,则过点P且与所成角都是60°的直线有且仅有                        (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2、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A1B1和BB1的中点,则直线AM与CN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

    A.        B.       C.          D.

3、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D=BC=2,E,F分别是AB,CD的中点,EF=,则AD,BC所成角为_________.

4、已知是两条异面直线,AB是其公垂线,垂足分别是A、B,M∈,N∈,AB=4,AM=3,BN=2,MN=,则所成的角为_________.

例题讲解

例1、如图,在三棱锥D-ABC中,DA⊥平面ABC,∠ACB=90°,∠ABD=30°,AC=BC,求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


例2、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为8,对角线B1C=10,D为AC中点,

(1)求证:AB1∥平面C1BD;(2)求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的角.


例3、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是边长为1的菱形,侧棱长为2,

(1)B1D1与A1D能否垂直?请证明你的判断.

(2)当∠A1B1C1上变化时,求异面直线AC1与A1B1所成角的取值范围.


课后作业

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表面的对角线中与AD1成60°角的有_______条.

2、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AC、BD成60°角,且AC=4,BD=,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__________.

3、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BB1=BC=1,AB=,则异面直线DB1与BC1所成角为___________.

4、在正三棱锥A-BCD中,E、F分别为棱AB、CD的中点,设EF与AC所成的角为,EF与BD所成的角为,则+等于(  )

  A.         B.         C.         D.

5、在正四面体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求:(1)异面直线EF与AC所成角的大小;  (2)异面直线AF与DE所成角的大小.


6、如图所示,空间四边形ABCD中,两条对边AB=CD=3,E、F分别是另外两条对边AD、BC上的点,且AE:ED = BF:FC=1:2,EF=,求AB和CD所成角的大小.


7、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A1=1,E、H分别是A1B1和BB1的中点,求:(1)EH与AD1所成的角;(2)AC1与B1C所成的角.


8、如图,正方形ACC1A1与等腰直角△ACB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AC=BC=2,E、F、G分别是线段AB、BC、AA1的中点.

(1)判断直线C1B与平面EFG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异面直线AC1与GF所成角的大小.


高三数学教学案          第九章 立体几何

  第十课时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考纲摘录

掌握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概念.

知识概要

1、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定义,空间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关键是作垂直,找射影.

重点难点

如何作垂直定射影,以而构成直角三角形,并能够求出角.

基础练习

1、两条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以上均可能

2、若线段AB夹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间,AB与角,AB与角,则+的值的范围(  )

    A.0°<+≤90°     B.0°<+< 90°

C.90°≤+<180°    D.以上都不对

3、∠AOB在平面内,OC是的斜线,OB为OC在平面内的射影,若∠COA=,∠COB=1,∠BOA=2,则三者之间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

4、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AD的中点,则ED1与平面AA1C1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_________.

例题讲解

例1、如图,在正方体AC1中,(1)求BC1与平面ACC1A1所成的角;  (2)求A1B1与平面A1C1B所成的角.

例2、已知二面角为60°,上有两点A、B,线段AC,BD分别在面内,且AC⊥AB,BD⊥AB,AB=4,AC=6,BD=8,

(1)求CD的长;      (2)求异面直线CD与AB所成的角;

(3)求CD与平面所成的角.


例3、在四面体S-ABC中,SA,SB,SC两两垂直,∠SBA=45°,∠SBC=60°,M为AB的中点,求(1)BC与平面SAB所成角;  (2)SC与平面ABC所成角.


课后作业

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B与平面BB1D1D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___.

2、有一个三角尺ABC,∠A=30°,∠C=90°,BC贴于桌面上,当三角尺与桌面成45°角时,AB边与桌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是__________.

3、已知一个平面与一个正方体的十二条棱所成的角均为,则___________.

4、平面的斜线与所成的角为30°,则此斜线和内所有不过斜足的直线所成角的最大值是(  )

  A.30°        B.60°        C.90°        D.150°

5、在正四面体ABCD中,E为棱AD中点,则CE与平面B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__.

6、已知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80°,P为外一定点,过点P的一条直线与所成的角为30°,则这样的直线有且仅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7、已知∠BOC在平面内,OA是的斜线,若∠AOB=AOC=60°,OB=OC=,BC=,求OA和平面所成的角.

7、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四边形A1ABB1是菱形,四边形BCC1B1是矩形,

C1B1⊥AB.(1)求证:平面CA1B⊥A1AB;(2)若C1B1=3,AB=4,∠ABB1=60°,求AC1与平面BCC1所成角的大小.

8、如右图,在三棱锥P-ABC中,AB⊥BC,AB=BC=PA,点O、D分别是AC、PC的中点,OP⊥底面ABC,   (1)求证:OD∥平面PAB;

(2)求直线OD与平面PBC所成角的大小.


高三数学教学案          第九章 立体几何

  第十一课时 二面角(一)

考纲摘录

掌握平面与平面所成角的概念,能正确画出两个平面位置关系的图形,并能运用二面

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进行计算和证明.

知识概要

1、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

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三种作法;

3、求二面角大小时一般按“一作,二证,三计算”步骤进行.

重点难点

重点是在具体问题中如何作出平面角,并能求出该角,比较困难的是求没有给出的棱的二面角大小.

基础练习

1、从点P出发引三条射线PA、PB、PC,每两条的夹角都是60°,则二面角B-PA-C的余弦值是       (  )

    A.         B.          C.        D.

2、已知二面角为60°,若平面内有一点A到平面的距离为,那么A在平面上的射影A1到平面的距离为       (  )

A.        B.1           C.     D.

3、锐二面角中,AB,AB与成45°角,与成30°角,则二面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

4、若正三棱锥的一个侧面的面积与底面面积的比等于,则这个三棱锥的侧面和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为_________.

例题讲解

例1、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P,Q,R分别

为棱AA1,AB,BC的中点, (1)求证:∠PQR为钝角;

(2)求二面角P-QR-A的正弦值.

例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三角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BC=90°,E为C1C的中点,F在BB1上,且BF=BB1,BB1=BC,求平面EFA与面ABC所成角的大小.

例3、已知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CA=90°,AC=BC,A1在底面ABC的射影恰为AC的中点M,又知AA1与底面ABC所成的角为60°,(1)求证:BC⊥平面AA1C1C;

(2)求二面角B-AA1-C的大小.

课后作业

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1、在正四棱锥中相邻两侧面所成的二面角一定是    (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均有可能

2、在二面角内,过作一个半平面, 使二面角 的大小为

45°,二面角的大小为30°,则内任一点P到平面与平面的距离之比为     (  )

A.        B.        C.        D.   

3、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二面角B1-AA1-C1的大小为____________,二面角B-A1C-A的大小为________.

4、已知直角△ABC的斜边AB在平面内,AC、BC分别与成30°、45°角,则与△ABC所在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度数为________.

5、如图,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引PA⊥平面ABCD,若PA=AB,则平面ABP和平面CDP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

6、在正三角形ABC中,AD⊥BC于D,沿AD折成二面角B-AD-C后,BC=AB,这时二面角B-AD-C的大小为_________.

7、在四面体ABCD中,BD=,其余各棱长均为,求二面角A-BD-C,

A-BC-D,B-AC-D的大小.

8、如图,斜三棱柱ABC-A1B1C1中,AB=BB1,BB1与底面成60°角,侧面A1B⊥底面ABC,△ABC是正三角形.

(1)证明:AB⊥B1C;

(2)证明:B1C⊥平面ABC1

(3)求二面角B1-AC-B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