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高一数学必修4练习题3

2014-5-11 0:18:10下载本试卷

高一数学必修4练习题(三)

适用范围:第二章 《平面向量》

A组题(共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量与向量是共线向量,则A、B、C、D必在同一直线上

B.向量平行,则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C.向量的长度与向量的长度相等

D.单位向量都相等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等于( )

A.    B.     C.     D.

3. 已知向量,若平行且反向,则的值为(  )

A.0       B.-4       C.   4      D.

4. 在正方形ABCD中,已知它的边长为1,设,则的值为(  )

  A.0      B.3        C.      D.

5. 将的图象按向量平移,则平移后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6.已知,则=____________.

7. 若向量的夹角为,则      

8.已知向量,则与垂直的单位向量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

9.河水的流速为2 m/s,一艘小船垂直驶向对岸,航速8 m/s ,这时小船必须与垂直方向成一定角度逆流行驶。设小船行驶方向与河岸的夹角为,静水的速度为v,则=________,v=________m/s.(可用数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1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0.(本小题13分)已知,分别求使下列结论成立的实数的值:

  (1)

  (2)

(3)的夹角是.

11.(本小题14分)如图,在中,D、E分别是AC、BC的中点,M是DE的中点,若.

(1)用表示

(2)若N为线段AB的中点,求证:C、M、N三点共线.

12.(本小题14分)已知 ;

  (1)若,求的值;

  (2)若,求的值.

 

B组题(共100分)

四.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已知的三个顶点A、B、C及平面内一点P满足,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P在的内部      B.  P在的外部

C. P在边AB所在的直线上   D. P是边AC上的一个三等分点

14.(07浙江) 若非零向量满足,则(   )

A. B. C. D.

15. (07辽宁) 若向量不共线,,且,则向量的夹角为(  )

A.0      B.         C.         D.

16. 已知向量,若垂直,则=(   )

A.        B.        C.           D.4

17. 如图,在四边形中,

,,

的值为(   )

A.       B.       C.      D.

五.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8.已知点A(1,0),B(0,1),若点P满足,则点P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中,,则点O是的_______心.(指三角形的内心、外心、重心、垂心) 

20. (07陕西)如图,平面内有三个向量,其中与的夹角为120°,的夹角为30°,且=1,,若λ+μλ,μ∈R),则λ+μ的值为      .

21.对于任意的两个实数对,规定:,当且仅当;定义运算“”为:,运算“”为:.

 设,若,则=___________.

六.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1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2.(本小题13分)如图,PQ过的重心G,设;若.求证:.

23.(本小题14分)(07广东)已知△顶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A(3,4)、B(0,0)、C(c,0).

  (1)若,求sin∠A的值;

  (2)若∠A是钝角,求c的取值范围.

24.(本小题14分)已知向量.若存在不同时为零的实数,使,且.

  (1)试求函数关系式

(2)若上是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C组题(共50分)

七.选择或填空题:本大题共2题。

25.在三角函数中,对于单位圆上任意一点,我们有;若定义.则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A、B、P三点共线的是(  )

 A.  B.

C.  D.

26. 已知向量,,的夹角,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八.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7.如图,在Rt△ABC中,已知BC=,若长为2的线段PQ以点A为中点,问的夹角θ取何值时,的值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28.已知二次项系数为正数的二次函数对任意的,都有,设向量,当,求不等式的解集.

 

29. 设点O在的内部,S表示面积。

(1)若 成立,求;

(2) 若成立,求.

  


厦门市2007—2008学年数学必修4练习(三)参考答案

适用范围:第二章 《平面向量》

A组题(共100分)

一.选择题:1.C  2.A 3 B  4 C 5 A

二.填空题:6.   7.  8.  9.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1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0.解:(1)

 ,即

   (2)

  ,解得

(3) 的夹角是

=

化简整理得:.

11.解:(1)

 D、E分别是AC、BC的中点,

又M是DE的中点,

.

(2) N为线段AB的中点,

    ,即C、M、N三点共线。

12.  解:(1)

  

  

  

   (2)

  

  

B组题(共100分)

四.选择题:13.D

解析:选D.

14.C  15. D  16.C  17. C

五.18.  19. 垂心  20. 6  21. (2,0)

六.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1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2.解:G的重心,

  =

点P、G、Q共线,

,,

,

消元得:,即.

23.解:(1) ,

   当c=5时,

 ,

 ; 

(2)若A为钝角,则

,

  解得c>,

显然此时有AB和AC不共线,故当A为钝角时,c的取值范围为[).

24.解:(1)

  

 

(2)设

上是增函数,

上恒成立,

即为所求.

C组题(共50分)

七.25.D  26.

八.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7.解法一:∵,∴

=

=

=

=                  

=

=

故当,既方向相同)时,最大,其最大值为0。

解法二:以直有项点A为坐标原点,两直角边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AB=c, AC=b,则A(0,0),B(c,0),C(0,b)

设点P的坐标为,则

=

故当,即方向相同)时,最大,其最大值为0。

28.解:因为二次函数对任意的,都有

  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又二次项系数为正数上是增函数;

  

   

  不等式化为

  

 

  .

  所以的解集为.

29. 解:(1)设M、N分别是BC、AC的中点,

,

  

  ,

  ,

即M、O、N三点共线,且,

,

,

同理:,,

所以=3:1:2.

(2)设M、N分别是BC、AC的中点,

,

  

  ,

  ,

即M、O、N三点共线,且,

,

,

同理:,

,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