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高一年级2008寒假培优数学教材

2014-5-11 0:18:10下载本试卷

三、函数思想方法的应用

要点

1.函数的思想,是指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量关系,通过建立或构造函数关系式,运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想方法.

2.方程的思想,是指根据数学问题中变量间的特殊关系,有意识地构造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或者运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转化问题,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想方法.

3.函数和方程是密切相关的,可以互相转化。比如研究函数y=f(x)与y=g(x)的图象的交点问题,就是研究方程f(x)=g(x)的实数解的问题;解方程f(x)=0,就是求函数y=f(x)的零点.

4.函数应用题的解题步骤简述如下:

(1)审题:阅读理解文字表达的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

(2)建模: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利用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3)求模:求解数学模型,得到数学结论;

(4)作答:对结果进行验证或评估,作出解释或回答。

解应用题可归结为“过三关”:一是事理关,即读懂题意,需要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二是文理关,即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的符号语言;三是数理关,即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构建之后还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数理能力。

例题

1.方程x2=2x的解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2.已知,(a、b、c∈R),则有(  )

    A.        B.        C.        D.

3.已知关于的方程 -(2 m-8)x +-16 = 0的两个实根 满足 ,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

4.关于x的方程x2-4x+3-a=0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的值是______.

5.若不等式x+11-a的解集为{x-4≤x≤-2},求实数a的值.

6.已知直线y=3-x和坐标轴交于A、B两点,若抛物线y=-x2+mx-1和线段AB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实数m的范围.

7.设不等式2x-1>m(x-1)对满足m≤2的一切实数m的取值都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8.设f(x)=lg,如果当x∈(-∞,1]时f(x)有意义,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9.若方程lg(-x+3x-m)=lg(3-x)在x∈(0,3)内有唯一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0.已知函数f(x)=logm

(1)若f(x)的定义域为[αβ],(βα>0),判断f(x)在定义域上的增减性,并加以说明;

(2)当0<m<1时,使f(x)的值域为[logmm(β–1)],logmm(α–1)]]的定义域区间为[α,β](βα>0)是否存在?请说明理由.

11.(1997年全国高考题)甲、乙两地相距S千米,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速度不得超过c千米/时,已知汽车每小时的运输成本(以元为单位)由可变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可变部分与速度 v(千米/时)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b;固定部分为a元.

    (1)把全程运输成本y(元)表示为速度v(千米/时)的函数,并指出函数的定义域;

 (2)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汽车应以多大速度行驶?

12.某海滨浴场的岸边可以近似的看成直线,位于岸边A处的救生员发现海中B处有人求救,救生员没有直接从A处游向B处,而是沿岸边自A跑到距离B最近的D处,然后游向B处,若救生员在岸边的行进速度为6米/秒,在海中的行进速度2米/秒

    (1)分析救生员的选择是否正确;

    (2)在AD上找一落点C,使救生员从A到B的时间最短,并求出最短时间。

习题

一、选择题(ABC三级试题分别为321,共6小题):

1.      方程2=x+2x+1的实数解的个数是_____.

    A.1               B.2              C.3              D.以上都不对

2.      方程lgx+x=3的解所在区间为( C )

    A.(0,1)          B.(1,2)           C.(2,3)           D(3,+∞)

3.      函数的最小值是

    A.1              B.2              C.25/12           D.13/6

4.      设x1、x2、x3依次是方程,2x+x=2的根,则有(   )

A.x2<x3<x1        B.x1<x3<x2       C.x2<x1<x3       D.x3<x2<x1

5.      (n∈N),则在数列{an}的前30项中的最大项、最小项依次是 (  )

A.a1,a30          B.a1,a9          C.a10,a9          D.a10,a30

6.      已知集合P={(x,y)y=}、Q={(x,y)y=x+b},若P∩Q≠,则b的取值范围是       

    A.b<3           B.b≤3          C.-3≤b≤3       D.-3<b<3

二、填空题(ABC三级试题分别为211,共4小题):

7.      若不等式m>x-1+x+1的解集是非空数集,那么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8.      若方程x-3ax+2a=0的一个根小于1,而另一根大于1,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9.      对于满足0≤p≤4的所有实数p,使不等式x+px>4x+p-3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0.    若关于x的方程x-6x+8=a恰有两个不等实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ABC三级试题分别为222,共6小题):

11.    已知函数g(x)=lg[a(a+1)x2-(3a+1)x+3]的值域是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2.    定义域内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3.    已知点A(0,1)、B(2,3)及抛物线y=x+mx+2,若抛物线与线段AB相交于两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4.    当实数在什么范围内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5.    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a,b为常数,且a≠0)满足条件:f(x–1)=f(3–x)且方程f(x)=2x有等根.

(1)求f(x)的解析式;

(2)是否存在实数mn(mn),使f(x)定义域和值域分别为[m,n]和[4m,4n],如果存在,求出mn的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16.    (1)一次函数f(x)=kx+h(k≠0),若m<n有f(m)>0,f(n)>0,则对于任意x∈(m,n)都有f(x)>0,试证明之;

(2)试用上面结论证明下面的命题:

若a,b,c∈R且a<1,b<1,c<1,则ab+bc+ca>-1

三、函数思想方法的应用参考答案

【例题】

1.D

2.B

3.

4.解析:作函数y=x2-4x+3的图象,如下图.

由图象知直线y=1与y=x2-4x+3的图象有三个交点,即方程x2-4x+3=1也就是方程x2-4x+3-1=0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因此a=1.

答案:1

5.解:设(y1≥0)

(y1≥0),它表示以(-2,0)为圆心,2为半径的上半圆.表示和平行或重合的直线系.分别作出y1与y2的图象,让y2作平行移动,要y1≥y2解集为{x-4≤x≤-2},显然当且仅当直线通过点(-2,2)时符合要求,此时

6.解:将y=3-x代入抛物线方程得:x2-(m+1)x+4=0(*)

(*)应满足条件:在[0,3]内有两个不同的实根.令f(x)=x2-(m+1)x+4.

由如图,则

解得:3<m≤

7.【解】问题可变成关于m的一次不等式:(x-1)m-(2x-1)<0在[-2,2] 恒成立,设f(m)=(x-1)m-(2x-1),

解得x∈(,

【注】 本题的关键是变换角度,以参数m作为自变量而构造函数式,不等式问题变成函数在闭区间上的值域问题.本题有别于关于x的不等式2x-1>m(x-1)的解集是[-2,2]时求m的值、关于x的不等式2x-1>m(x-1)在[-2,2]上恒成立时求m的范围.

8.【分析】当x∈(-∞,1]时f(x)=lg有意义的函数问题,转化为1+2+4a>0在x∈(-∞,1]上恒成立的不等式问题.

【解】 由题设可知,不等式1+2+4a>0在x∈(-∞,1]上恒成立,

即:(+(+a>0在x∈(-∞,1]上恒成立.

设t=(, 则t≥,  又设g(t)=t+t+a,其对称轴为t=-

∴ t+t+a=0在[,+∞)上无实根,  即 g()=(+a>0,得a>-

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a>-

【注】对于不等式恒成立,引入新的参数化简了不等式后,构造二次函数利用函数的图像和单调性进行解决问题,其中也联系到了方程无解,体现了方程思想和函数思想.一般地,我们在解题中要抓住二次函数及图像、二次不等式、二次方程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将问题进行相互转化.

在解决不等式(+(+a>0在x∈(-∞,1]上恒成立的问题时,也可使用“分离参数法”: 设t=(, t≥,则有a=-t-t∈(-∞,-],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a>-.其中最后得到a的范围,是利用了二次函数在某区间上值域的研究,也可属应用“函数思想”.

9.【解】 原方程变形为  即:

设曲线y=(x-2) , x∈(0,3)和直线y=1-m,画图可知:

① 当1-m=0时,有唯一解,m=1;   

②当1≤1-m<4时,有唯一解,即-3<m≤0,

∴ m=1或-3<m≤0

此题也可设曲线y=-(x-2)+1 , x∈(0,3)和直线y=m后画出图像求解.

【注】 一般地,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函数的性质等进行讨论时,可以借助于函数的图像直观解决,简单明了.此题也可用代数方法来讨论方程的解的情况,还可用分离参数法来求(也注意结合图像分析只一个x值).

10.解:(1)x<–3或x>3.

f(x)定义域为[α,β],∴α>3

βx1x2α,有

当0<m<1时,f(x)为减函数,当m>1时,f(x)为增函数.

(2)若f(x)在[α,β]上的值域为[logmm(β–1),logmm(α–1)]

∵0<m<1, f(x)为减函数.

α,β为方程mx2+(2m–1)x–3(m–1)=0的大于3的两个根

  ∴0<m

故当0<m时,满足题意条件的m存在.

11.解:(读题)由主要关系:运输总成本=每小时运输成本×时间,

(建模)有y=(a+bv

(解题)所以全程运输成本y(元)表示为速度v(千米/时)的函数关系式是:

y=S(+bv),其中函数的定义域是v∈(0,c] .

整理函数有y=S(+bv)=S(v+),

由函数y=x+ (k>0)的单调性而得:

<c时,则v=时,y取最小值;

≥c时,则v=c时,y取最小值.

综上所述,为使全程成本y最小,当<c时,行驶速度应为v=;当≥c时,行驶速度应为v=c.

12.解:(1)由A直接游向B的时间(秒)

  由A经D游向B的时间(秒)

,因此救生员的选择是正确的。

(2),则从A经C到B的时间为t,

因此点C应选沿岸边AD距D点米处,才能使救生员从A经C到B所用的时间最短为

13.已知,g(x)=x+a  (a>0).

(1)当a=4时,求的最小值;

   (2)当时,不等式>1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13.解(1)当a=4时,

,当时,即x=4时,取最小值15.

(2)>1

,比照函数的图象的性质可知:

(1)当0<a<1时,(x)在[1,4]上单调递增,min(x)= (1)=a(a+1)>2,解得a<-2或a>1(舍);

(2)当a>4时,(x)在[1,4]上单调递减,min(x)= (4)=,解得a>4;

(3)当时,(x),解得

综上有:a>1.

【习题】

11.解:由题意知,应使hx)=aa+1)x2-(3a+1)x+3能取到一切正实数.

a=0时,hx)=-x+3,显然能取到一切正实数;

a=-1时,hx)=2x+3,也能取到一切正实数;

a≠0且a≠-1时,∵hx)=aa+1)x2-(3a+1)x+3是二次函数,

∴必须有

解得a<-1或0<a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1]∪[0,].

15.解:(1)∵方程ax2+bx=2x有等根,∴Δ=(b–2)2=0,得b=2.

f(x–1)=f(3–x)知此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x=–=1得a=–1,故f(x)=–x2+2x

(2)f(x)=–(x–1)2+1≤1,∴4n≤1,即n

而抛物线y=–x2+2x的对称轴为x=1

n时,f(x)在[m,n]上为增函数.

若满足题设条件的m,n存在,则

mn,∴m=–2,n=0,这时定义域为[–2,0],值域为[–8,0].

由以上知满足条件的mn存在,m=–2,n=0.

16.(1)证明:

当k>0时,函数f(x)=kx+h在x∈R上是增函数,m<x<n,f(x)>f(m)>0;

当k<0时,函数f(x)=kx+h在x∈R上是减函数,m<x<n,f(x)>f(n)>0

所以对于任意x∈(m,n)都有f(x)>0成立

(2)将ab+bc+ca+1写成(b+c)a+bc+1,构造函数f(x)=(b+c)x+bc+1则f(a)=(b+c)a+bc+1

当b+c=0时,即b=-c,f(a)=bc+1=-c2+1因为c<1,所以f(a)=-c2+1>0

当b+c≠0时,f(x)=(b+c)x+bc+1为x的一次函数

因为b<1,c<1,

f(1)=b+c+bc+1=(1+b)(1+c)>0, f(-1)=-b-c+bc+1=(1-b)(1-c)>0

由问题(1)对于a<1的一切值f(a)>0,即(b+c)a+bc+1=ab+ac+bc+1>0

说明:问题(2)的关键在于“转化”“构造”把证明ab+bc+ca>-1转化为证明ab+bc+ca+1>0, 由于式子ab+bc+ca+1中, a,b,c是对称的,构造函数f(x)=(b+c)x+bc+1,则f(a)=(b+c)a+bc+1,问题转化为在a<1,b<1,c<1的条件下证明f(a)>0(也可构造 f(x)=(a+c)x+ac+1,证明f(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