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 选择题:本在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终边相同的角必相等
(B)第二象限的角比第一象限的角大
(C)三角形的内角必是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的角
(D)角的终边在X轴上时,角
的正弦线、正切线都变成一个点
(2)的值为
(A)
(B)
(C)
(D)
(3)函数的值域是
(A){3} (B){3,-1}
(C){3,1,-1} (D){3,1,-1,-3}
(4)下列函数中,周期为的偶函数是
(A)
(B)
(C)
(D)
(5)若则
的值为
(A)
(B)1 (C)
(D)0
(6)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当时,函数
的
(A)最大值是,最小值是
(B)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1
(C)最大值是2,最小值是1 (D)最大值是2,最小值是
(8)若,则
的值等于
(A) (B)
(C)
(D)
(9)已知,则tan
的值是
(A)
(B)
(C)
(D)
(10)已知点,
在第二象限,则
的一个变化区间是
(A) (B)
(C)
(D)
(11)的值等于
(A)
(B)6 (C)
(D)
(12)关于函数
,有下列命题:
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确的例题的序号是
(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
填在题中横线上。
(13)若是第三象限角,则
是第__________象限角.
(14)若扇形的周长是8cm,面积4cm2,则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____rad.
(15)____________.
(16)化简的结果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10分)化简
(18)(本小题10分)
(19)(本小题12分)
已知
求证:
(20)(本小题14分)已知函数
(1)当函数y取得最大值时,求自变量x的集合;
(2)该函数的图象可由y=sinx(xR)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平移和
伸缩变换得到?
(21)(本小题14分)地面上有两座塔AB、CD,相距120米,一人分别在两塔底部测得一塔顶仰角为另一塔顶仰角的2倍,在两塔底连线的中点O测得两塔顶的仰角互为余角,求两座塔的高度
A O C |
(22)(本大题14分),其中
、
是常数,且满足
,是否存在这样的
、
,使
是与
无关的定值。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第二学期期中高一数学试题1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DCBBA BCDAC AD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一 (14)2
(15) (16)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4分
(17)(满分10分)
原式=
4分
6分
10分
(18)(满分10分)
3分
7分
10分
(19)(满分12分)
因为
所以
4分
8分
10分
即
12分
(20)(满分14分)
2分
当y取得最大值时,必需且只需
当y取得最大值时,x的集合为
6分
(2)将函数y=sinx的图象依次进行如下变换:
10分
14分
B
A O C |
(21)(满分14分)
连结BO、OD、 AD、 BC,
设两塔AB、CD的高分别为x米,y米,
,
(
1 ) 5分
,
,
(2)
10分
由(1)(2)式解得: x = 40(米), y = 90(米)
答:两座塔的高分别为40米、90米。 14分
(22)(满分14分)
假设存在这样的,使
是与
无关的定值,
可取的值分别为
,则
6分
,
10分
此时,
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