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一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课时)

2014-5-11 0:18:32下载本试卷

第一课时: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

教学要求:掌握π+α、-α、π-α三组诱导公式,并能熟练运用进行化简与求值.

教学重点:应用诱导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诱导公式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写出2kπ+α的诱导公式. 

2. 提问: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如何求?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诱导公式:

① 讨论:利用诱导公式(一),将任意范围内的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到0~2π后,又将如何将0~2π间的角转化到0~呢?

  方法:设0°≤α≤90°,  (写成β的分段函数)

则90°~180°间角,可写成180°-α;

180°~270°间的角,可写成180°+α;

270°~360°间的角,可写成360°-α.

② 推导π+α的诱导公式:

  复习单位圆:以原点为圆心,单位长为半径的圆.

  思考: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 y),则sinα=?cosα=?

  讨论:α与π+α终边有何关系?设交单位圆于P(x, y)、P’,则P’坐标怎样?

  计算sin(π+α)、cos(π+α)、tan(π+α),并与sinα、cosα、tanα比较.

  提出诱导公式二.

③ 仿上面的步骤推导-α、π-α的诱导公式.

  讨论:如何由π+α、-α的诱导公式得到π-α的诱导公式? 变角:π-α=π+(-α)

  列表比较四组诱导公式,观察符号情况? 口诀: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符号”是把任意角α看成锐角时,所在象限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2. 教学例题:

①  出示例1:求值:sin225°、 cos、sin(-)、cos(-)、tan(-200°)

分析角的特点→学生口答.    小结:运用诱导公式的格式;注意符号.

② 出示例2:化简

师生共练→小结:公式运用

③ 练习:已知cos(π+x)=0.5,求cos(2π-x)的值;思考:求cos(π-x)的值.

④ 讨论:四组诱导公式的作用? (分别化哪个范围的角到哪个范围?)

3. 小结:四组诱导公式的推导、记忆、运用.

三、巩固练习:

1. 求证:=tanα

2. 化简:   (-1)

4. 作业:教材P31 2、3、4题.

第二课时: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二)

教学要求:掌握α、+α两组诱导公式,能熟练运用六组诱导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诱导公式.

教学难点:诱导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默写关于2kπ+α、π+α、-α、π-α的四组诱导公式

2. 推导2π-α的诱导公式.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诱导公式推导:

① 讨论:-α的终边与α的终边有何关系? (关于直线y=x对称)

② 讨论:-α的诱导公式怎样?

③ 讨论:如何由前面的诱导公式得到+α的诱导公式? 比较:两组诱导公式的记忆

④ 讨论:如何利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转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转化思想)

⑤ 比较:六组诱导公式的记忆. (六组诱导公式都可统一为“”的形式,记忆的口诀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符号看象限是把α看成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2. 教学例题:

① 出示例1:求下列各角的三个三角函数的值.

、 、 、 1050°、 -

  (示范-的求值;其余学生试练,四人板演;订正;小结:诱导公式的运用)

② 出示例2:求证=1

  (学生分析公式运用→试练→订正→小结:公式运用. )

③ 练习: 列表写出0~2π间所有特殊角的三个三角函数的值.

3. 小结:诱导公式的记忆是重中之重;利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锐角三角函数的值,这是学习诱导公式的主要目的;注意公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形使用公式.

三、巩固练习:

1. 化简:   (

2. 已知tan(π+α)=4, 则sin(π+α)cos(π-α)=    .

3. 化简: (k∈Z

4. 求函数的值域.

5. 作业:教材P31 5、6、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