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高中二年级文科数学下期期末考试试卷

2014-5-11 0:18:48下载本试卷

高中二年级文科数学下期期末考试试卷

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文科)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人:刘 波       审题人:钟 波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卷14页。答题卷5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                 球是表面积公式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球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直线a与平面所成的角为60°,那么a内不过斜足的直线所成的角中,最大的角的是                                 (  )

    A.180°         B.120°         C.90°          D.60°

2.5.已知直线mn和平面a、b满足mnm⊥aa⊥b,则              (  )

A. nb                              B. nbnb

C. na                             D. nana                

3.5人站成一排,甲乙两人必须站在一起的不同站法有                     (  )

    A.12种         B.24种         C.48种         D.60种

4.从数字1、2、3、4、5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字构成一个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大于40的概率为                         (  )

    A.           B.           C.           D.

5.设=

(  )

    A.287           B.288           C.289           D.290

6.设M是球O的半径OP的中点,分别过M、O作垂直于OP的平面,截球面得到两个圆,则这两个圆的面积比值为                              (  )

(A)      (B)     (C)      (D)

7.某中学要把9台相同的电脑送给西部地区的三所希望小学,每所小学至少得到两台,则不同的送法的种数共有                     (  )

    A.10种         B.9种          C.8种          D.6种

8.某市拟从4个重点项目和6个一般项目中各选2个项目作为本年度要启动的项目,则重点项目A和一般项目B至少有一个被选中的不同选法的种数是             (  )

A.15                  B.45               C.60                  D.75          

9.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与正方形ABEF所在平面成60°的二面角,则异面直线ADB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

    A.          B.            C.          D.

10.有一道竞赛题,甲解出它的概率为,乙解出它的概率为,丙解出它的概率为,则

2,4,6

 
    甲、乙、丙三人独立解答此题,只有1人解出的概率是                  (  )

    A.          B.          C.          D.1

11.在的展开式中,所有奇数项系数之和为1024,则中间项的系数是(  )

    A.330           B.462           C.682           D.792

12.已知△ABC中,AB=9,AC=15,∠BAC=120°,平面ABC外一点PABC的距离都是14,那么P点到平面ABC的距离是                                         (  )

    A.13           B.9            C.11            D.7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将答案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13.(x+9展开式中x3的系数是      .(用数字作答)

14.为了调查某厂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随机抽查了20位工人某天生产该产品的数量。产品数量的分组区间为[45,55),[55,65),[65,75),[75,85),[85,95),由此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3,则这20名工人中一天生产该产品数量在[55,75)的人数是_______

15.某高中共有学生1200人,其中高一年级有500人,高二年级有400人,高三年级有300人,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抽取学生个数分别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侧棱长均为,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展开式中的前三项系数成等差数列,求展开式中含的项

18.(本小题满分12分)

甲、乙、丙三人参加了一家公司的招聘面试,面试合格者可正式签约.甲表示只要面试合格就签约.乙、丙则约定:两人面试都合格就一同签约,否则两人都不签约.设每人面试合格的概率都是,且面试是否合格互不影响.求:

(Ⅰ)至少有1人面试合格的概率:

(Ⅱ)没有人签约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

甲、乙等五名奥运志愿者被随机地分到A,B,C,D四个不同的岗位服务,每个岗位至少有一名志愿者.

(Ⅰ)求甲、乙两人同时参加A岗位服务的概率;

(Ⅱ)求甲、乙两人不在同一个岗位服务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C=BC=2,∠ACB=90°,AP=BP=ABPCAC.

(Ⅰ)求证:PCAB

(Ⅱ)求二面角B-AP-C的大小.

21、(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底面ABCD,侧棱PAPD=,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其中BCAD,ABAD,AD=2AB=2BC=2,OAD中点.

(Ⅰ)求证:PO⊥平面ABCD

(Ⅱ)求异面直线PB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

(Ⅲ)求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

22.(本小题满分13分)

设x=1和x=2是函数的两个极值点.

(Ⅰ)求的值;

(Ⅱ)求的单调区间.

成都十八中2007~2008学年度下期高中二年级

期末考试数学答题卷(文科)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展开式中的前三项系数成等差数列,求展开式中含的项

18.(本小题满分12分)

甲、乙、丙三人参加了一家公司的招聘面试,面试合格者可正式签约.甲表示只要面试合格就签约.乙、丙则约定:两人面试都合格就一同签约,否则两人都不签约.设每人面试合格的概率都是,且面试是否合格互不影响.求:

(Ⅰ)至少有1人面试合格的概率:

(Ⅱ)没有人签约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

甲、乙等五名奥运志愿者被随机地分到A,B,C,D四个不同的岗位服务,每个岗位至少有一名志愿者.

(Ⅰ)求甲、乙两人同时参加A岗位服务的概率;

(Ⅱ)求甲、乙两人不在同一个岗位服务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C=BC=2,∠ACB=90°,AP=BP=ABPCAC.

(Ⅰ)求证:PCAB

(Ⅱ)求二面角B-AP-C的大小.

21、(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底面ABCD,侧棱PAPD=,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其中BCAD,ABAD,AD=2AB=2BC=2,OAD中点.

(Ⅰ)求证:PO⊥平面ABCD

(Ⅱ)求异面直线PB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

(Ⅲ)求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

22.(本小题满分13分)

设x=1和x=2是函数的两个极值点.

(Ⅰ)求的值;

(Ⅱ)求的单调区间.

2008年6月考文科参考答案

2,4,6

 
一、选择题

1.C 2.D 3.C 4.B 5.A 6.D 7.A 8.C 9.A 10.B 11.B 12.D

二、填空题

13. 84 14.13  15.25、20、15、  16. 9

三、解答题

17、(12分)解:   

得前三项系数分别是

前三项系数成等差数列,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所求项是

18、解  用ABC分别表示事件甲、乙、丙面试合格.由题意知ABC相互独立,且P(A)=P(B)=P(C)=.

(Ⅰ)至少有1人面试合格的概率是1-P()=1-.

(Ⅱ)没有人签约的概率为

19、(共12分)

解:(Ⅰ)记甲、乙两人同时参加A岗位服务为事件EA,那么

 PEA)=即甲、乙两人同时参加A岗位服务的概率是

(Ⅱ)记甲、乙两个同时参加同一岗位服务为事件E,那么

PE)=

所以,甲、乙两人不在同一岗位服务的概率是P)=1-P(E)=

20、(共12分)

解法一:

(Ⅰ)取AB中点D,连结PDCD.

AP=BP,∴PDAB.∵AC=BC.

CDAB.∵PDCDD.∴AB⊥平面PCD.

PC平面PCD,∴PCAB.

(Ⅱ)∵AC=BC,AP=BP,

∴△APC≌△BPC.又PCAC,∴PC⊥BC.

又∠ACB=90°,即AC⊥BC,且ACPC=C

ABBP,∴BEAP.

ECBE在平面PAC内的射影,∴CEAP.

∴∠BEC是二面角B-AP-C的平面角.

在△BCE中,∠BCE=90°,BC=2,BE=,∴sin∠BEC=

∴二面角B-AP-C的大小为aresin

解法二:

(Ⅰ)∵AC=BC,AP=BP,∴△APC≌△BPC.又PCAC.∴PCBC.ACBC=C,∴PC⊥平面ABC.

AB平面ABC,∴PCAB.

(Ⅱ)如图,以C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C(0,0,0),A(0,2,0),B(2,0,0).

P(0,0,t),∵|PB|=|AB|=2

t=2,P(0,0,2).

AP中点E,连结BECE.

∵|AC|=|PC|,|AB|=|BP|,

CEAP,BEAP.

∴∠BEC是二面角B-AP-C的平面角.

E(0,1,1),∴cos∠BEC=

∴二面角B-AP-C的大小为arccos

21、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所成角、点到平面的距离等基本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满分12分.

解法一:

(Ⅰ)证明:在△PAD卡中PAPDOAD中点,所以POAD.

又侧面PAD⊥底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PO平面PAD

所以PO⊥平面ABCD.

(Ⅱ)连结BO,在直角梯形ABCD中,BCAD,AD=2AB=2BC

ODBCODBC,所以四边形O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OBDC.

由(Ⅰ)知POOB,∠PBO为锐角,所以∠PBO是异面直线PBCD所成的角.

因为AD=2AB=2BC=2,在Rt△AOB中,AB=1,AO=1,所以OB

在Rt△POA中,因为APAO=1,所以OP=1,在Rt△PBO中,PB,

cos∠PBO=,所以异面直线PBC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Ⅲ)由(Ⅱ)得CDOB,在Rt△POC中,PC

所以PCCDDPS△PCD=·2=.

S△=设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h,由VP-ACD=VA-PCD

SACD·OPSPCD·h

×1×1=××h,解得h.

解法二:

(Ⅰ)同解法一,

(Ⅱ)以O为坐标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A(0,-1,0),B(1,-1,0),C(1,0,0),

D(0,1,0),P(0,0,1).

所以=(-1,1,0),=(t,-1,-1),

∞〈〉=

所以异面直线PBC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Ⅲ)设平面PCD的法向量为n=(x0,y0,x0),

由(Ⅱ)知=(-1,0,1),=(-1,1,0),

则  n·=0,所以  -x0+ x0=0,

n·=0,    -x0+ y0=0, 
x0=y0=x0,    取x0=1,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n=(1,1,1).

=(1,1,0).  从而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d

22、解:

(Ⅰ)f′(x)=5x4+3ax2+b,

由假设知f′(1)=5+3a+ b=0,

f′(2)=245+223a+b=0.

解得

(Ⅱ)由(Ⅰ)知

时,f′(x)>0,

时,f′(x)<0.

因此f(x)的单调增区间是

f(x)的单调减区间是(-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