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抛物线及标准方程测试卷

2014-5-11 0:18:49下载本试卷

典型例题一

例1 指出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准线方程.

(1) (2)

分析:(1)先根据抛物线方程确定抛物线是四种中哪一种,求出p,再写出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2)先把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形式,再对a进行讨论,确定是哪一种后,求p及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

解:(1),∴焦点坐标是(0,1),准线方程是:

(2)原抛物线方程为:

①当时,,抛物线开口向右,

∴焦点坐标是,准线方程是:

②当时,,抛物线开口向左,

∴焦点坐标是,准线方程是:

综合上述,当时,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准线方程是:

典型例题二

例2 若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且AB中点的横坐标为2,求此直线方程.

分析:由直线与抛物线相交利用韦达定理列出k的方程求解.另由于已知与直线斜率及弦中点坐标有关,故也可利用“作差法”求k

解法一:,则由:可得:

∵直线与抛物线相交,,则

AB中点横坐标为:

解得:(舍去).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

解法二:,则有

两式作差解:,即

(舍去).

则所求直线方程为:

典型例题三

例3 求证:以抛物线的焦点弦为直径的圆心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

分析:可设抛物线方程为.如图所示,只须证明,则以AB为直径的圆,必与抛物线准线相切.

证明:MAB中点,作,则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

在直角梯形中:

,故以AB为直径的圆,必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

说明:类似有:以椭圆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与相对应的准线相离,以双曲线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与相应的准线相交.

典型例题四

例4(1)设抛物线被直线截得的弦长为,求k值.

(2)以(1)中的弦为底边,以x轴上的点P为顶点作三角形,当三角形的面积为9时,求P点坐标.

分析:(1)题可利用弦长公式求k,(2)题可利用面积求高,再用点到直线距离求P点坐标.

解:(1)由得:

设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则有:

  ,即

(2),底边长为,∴三角形高

∵点Px轴上,∴设P点坐标是

则点P到直线的距离就等于h,即

,即所求P点坐标是(-1,0)或(5,0).

典型例题五

例5 已知定直线l及定点AA不在l上),n为过A且垂直于l的直线,设Nl上任一点,AN的垂直平分线交nB,点B关于AN的对称点为P,求证P的轨迹为抛物线.

分析:要证P的轨迹为抛物线,有两个途径,一个证明P点的轨迹符合抛物线的定义,二是证明P的轨迹方程为抛物线的方程,可先用第一种方法,由A为定点,l为定直线,为我们提供了利用定义的信息,若能证明即可.

证明:如图所示,连结PA、PN、NB

由已知条件可知:PB垂直平分NA,且B关于AN的对称点为P

AN也垂直平分PB.则四边形PABN为菱形.即有

P点符合抛物线上点的条件:到定点A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相等,所以P点的轨迹为抛物线.

典型例题六

例6 若线段为抛物线的一条焦点弦,FC的焦点,求证:

分析:此题证的是距离问题,如果把它们用两点间的距离表示出来,其计算量是很大的.我们可以用抛物线的定义,巧妙运用韦达定理,也可以用抛物线的定义与平面几何知识,把结论证明出来.

证法一:,若过F的直线即线段所在直线斜率不存在时,

则有,

若线段所在直线斜率存在时,设为k,则此直线为:,且设

得:

    ①

       ②

根据抛物线定义有:

请将①②代入并化简得:

证法二:如图所示,设F点在C的准线l上的射影分别是,且不妨设,又设点在上的射影分别是A、B点,由抛物线定义知,

故原命题成立.

典型例题七

例7 设抛物线方程为,过焦点F的弦AB的倾斜角为,求证:焦点弦长为

分析:此题做法跟上题类似,也可采用韦达定理与抛物线定义解决问题.

证法一:抛物线的焦点为

过焦点的弦AB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由方程组消去y得:

,则

证法二:如图所示,分别作垂直于准线l.由抛物线定义有:

于是可得出:

故原命题成立.

典型例题八

例8 已知圆锥曲线C经过定点,它的一个焦点为F(1,0),对应于该焦点的准线为,过焦点F任意作曲线C的弦AB,若弦AB的长度不超过8,且直线AB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求

(1)AB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2)设直线AB与椭圆相交于C、D两点,求CD中点M的轨迹方程.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确定出圆锥曲线C为抛物线,AB为抛物线的焦点弦,设其斜率为k,弦AB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可求出k的取值范围,从而可得的取值范围,求CD中点M的轨迹方程时,可设出M的坐标,利用韦达定理化简即可.

解:(1)由已知得.故P的距离,从而

∴曲线C是抛物线,其方程为

设直线AB的斜率为k,若k不存在,则直线AB无交点.

k存在.设AB的方程为

可得:

A、B坐标分别为,则:

∵弦AB的长度不超过8,

得:

AB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

可得:

,∴所求的取值范围是:

(2)设CD中点

得:

化简得:

∴所求轨迹方程为:

典型例题九

例9 定长为3的线段的端点在抛物线上移动,求的中点到轴的距离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中点的坐标.

分析:线段中点到轴距离的最小值,就是其横坐标的最小值.这是中点坐标问题,因此只要研究两点的横坐标之和取什么最小值即可.

解:如图,设的焦点,两点到准线的垂线分别是,又到准线的垂线为是垂足,则

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则

等式成立的条件是过点

时,,故

所以,此时轴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说明:本题从分析图形性质出发,把三角形的性质应用到解析几何中,解法较简.

典型例题十

例10 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求的最小值.

分析:本题可分两种情况讨论.当时,先写出的表达式,再求范围.

解:(1)若,此时

(2)若,因有两交点,所以

,即

代入抛物线方程,有

所以.因,所以这里不能取“=”.

综合(1)(2),当时,

说明:

(1)此题须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2)从解题过程可知,抛物线点弦长公式为

(3)当时,叫做抛物线的通径.通径是最短的焦点弦.

典型例题十一

例11 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弦为准线,过的垂线,垂足分别为,则①为(  ),②为(  ).

A.大于等于  B.小于等于  C.等于  D不确定

分析: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关键是求角的大小以及判定直线与圆是否相切.

解:①点在抛物线上,由抛物线定义,则

,同理

,∴

.选C.

②过中点,垂中为

∴以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相切,切点为

在圆的外部,∴

特别地,当轴时,重合,

,选B.

典型例题十二

例12 已知点为抛物线的焦点,点在该抛物线上移动,当取最小值时,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

分析:本题若建立目标函数来求的最小值是困难的,若巧妙地利用抛物线定义,结合图形则问题不难解决.

解:如图,

由定义知,故

取等号时,三点共线,∴点纵坐标为2,代入方程,求出其横坐标为2,

所以点坐标为

说明: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要重视定义在解题中的应用,灵活地进行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与到准线距离的相互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