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高二数学上册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2014-5-11 0:18:51下载本试卷

高二数学上册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姓名             班级编号            分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已知M={正四棱柱},N={长方体},Q={正方体},P={直四棱柱}.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若表示直线,表示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下列命题中,假命题的是(    )

A.如果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线对应平行,则//

B.空间一点位于平面内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对空间任一定点

C.如果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都与平面平行,则//

D.若点是线段的中点,则满足向量表示式

4.设A,B,C,D是空间不共面的四点,且满足,则△BCD是(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不确定

5. 已知一个简单多面体的每个面均为五边形,且它共有30条棱,则此多面体的面数F和顶点数V分别等于(   )

 A.F=6,V=26     B.F=20,V=12    CF=12,V=20    D.F=8,V=24

6.已知球的球面上一点,过点有三条两两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交球的球面于三点,且2、2、4,则球的体积为(  )

A.      B.      C.      D.

7. 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动点P在ABCD内,且P到直线AA1,BB1的距离之和等于,则ΔPAB的面积最大值是(   )

A.        B.1          C.2         D.4

8. 已知空间四点 A(2,1,-3),B(-2,3,-4),C(3,0,1),D(1,4,m),若A、B、C、D四点共面,则m=(   )

A.-7        B.-22         C.19        D.5

9. 将∠B=60o且边长为1的菱形ABCD沿对角线AC折成大小为的二面角,若,则折后两条对角线AC和BD之间的距离为 (  )

A.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B.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C.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D.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10.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侧面AB1内有一动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与到直线B1C1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所在曲线的形状为(   )           

A         B         C         D
                 答 题 卡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判断的大小关是:          。(填、或不确定)

12.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则点到平面的距离是         

13.有一山坡,其倾斜角为,如在斜坡上沿一条与坡底线成的道上山,每向上升高10米,需走路        米.

14.一个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中有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另一个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这样的三棱锥体积为           。(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的值即可)

15.四面体ABCD中,有如下命题:①若ACBDABCDADBC;②若EFG分别是BCABCD的中点,则∠FEG的大小等于异面直线ACBD所成角的大小;③若点O 是四面体ABCD外接球的球心,则O 在面ABD上的射影是△ABD的外心;④若四个面是全等的三角形,则ABCD为正四面体,其中正确的是:        .(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5分)

16.(本题12分)已知如图,在平行六面体中,分对角线的比为的比为,设。(1)试有表示(2)若,且的长度。

17.(本题12分)5人站成一排.(1)有多少种不同排法?(2)甲不能站排头,乙不能站排尾,有多少种排法?(3)甲乙必须相邻,有多少不同排法?(4)甲乙不能相邻有多少不同排法?

18.(本题12分)已知球面上三点A、B、C,且AB=18,BC=24,AC=30,球心O到截面ABC的距离为球半径的一半。(1)求球O的表面积;(2)求A、C两点的球面距离。

19.(本题12分)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ADC为直角,,AD∥BC,AB⊥AC,且AB = AC = 2,G为ΔPAC的重心,E为PB的中点,F在线段BC上,且CF = 2FB。(1)求证:FG⊥AC;(2)当二面角P—CD—A多大时,FG⊥平面AEC?

20.(本题13分)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BCABBCkPA,点O 分别是ACPC的中点,O P⊥底面ABC.(1)当k=时,求直线PA与平面PBC所成角的大小;(2) 当k取何值时,O 在平面PBC内的射影恰好为△PBC的重心?

21.(本题14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平面平面ABCD,四边形是矩形,,点在线段上.(1)求证:平面;(2)当为何值时,平面?证明你结论;(3)求二面角的大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B

C

C

C

C

D

B

B

B

C

二、填空题

11. 不确定  12.  13. 14.  15.①③

三、解答题

16.(1) ;(2)

17.(1)120; (2)78; (3)48; (4)72;

18.由题易知:,故,所以:

  (1)

  (2)

19.(1),并延长交,连,故

       

(2)要使FG⊥平面AEC,只需即可。设的交点为,故的重心。设,所以:

,所以:

,故:;所以:,即二面角P—CD—A为

20.(1)(I)取的中点D,

O、D分别为的中点.

平面.

平面.

,

平面

.

中点E,连结,则平面.

于F,连结,则平面,

与平面所成的角.

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等于.

中,

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2)由II知,平面

在平面内的射影.

的中点,

若点的重心,

三点共线,

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为直线

,即

反之,当时,三棱锥为正三棱锥,

在平面内的射影为的重心.

21.(1)  由题知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又,所以:

  (2)设于点,连,要使平面,及要求,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故

  (3)取的中点的中点,连,易知二面角的平面角。又

   所以:,故二面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