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2014-5-11 0:18:51下载本试卷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及答案(理)  2008年1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各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卡上)

1.已知命题                                               

     A                   B

     C                    D

2. 椭圆的距离是                                                        

         A                        B                       C1                            D

3.条件P:“直线ly轴上的截距是在x轴上截距的两倍”;条件q:“直l的斜率为-2”

  则pq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4. 已知x>2,则

A 最大值1.25   B 最小值1.25   C 最大值4     D 最小值1

5.ABC中,边abc所对角分别为ABC,且,则ABC的形状为                                 

     A.等边三角形                                  B.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有一个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

6. 若互不相等的实数abc成等差数列,  cab成等比数列,且a+3bc=10, 则a等于

A.4           B.2        C.-2         D-4

7.已知F1F2的椭圆的焦点,M为椭圆上一点,MF1垂直于x轴,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               B                C                       D 

8. 已知等差数列{an}中, Sn是它的前n项和,若S16>0, S17<0, 则当Sn取最大值时,n的值为

A.16               B.9              C8                  D.10

9. 

 
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

   中,AA1⊥底面ABCAB=BC=AA1

  ABC=90°。点EF分别是棱AB

  BB1的中点,则直线EFBC1所成

  的角是                                                       (  )   

A.45°            

    B60°         

    C.90°         

    D.120°

10.

 
已知点的距离相等,则的最小值为            

     A2                  B4                  C              D

11. 已知的最小值为                                

     A6                  B7                  C8                  D9

12.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的侧面内有一动点到直线和直线的距离相等,则动点所在曲线形状为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 填空:(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 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为             

13.,

14.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0,又成等比数列,则    

14.

15. 已知实数xy满足条件的最大值为        .

1521

 

16.如图,双曲线C的中心在原点,虚轴两端点

分别为B1B2,左顶点和左焦点分别为AF

,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

16

三、 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在⊿ABC中,已知.

1)求出角CA

2)求⊿ABC的面积S.

17.1………………………………………………3

………6

  2S=0.5bcsinA=……………………………………………………12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一个数列的各项是1或2.首项为1,且在第个1和第个1之间有个2,即1,2,1,2,2,2,1,2,2,2,2,2,1,….记数列的前项的和为

(1)试问第个1为该数列的第几项? 

(2)求

(3)求

18.解:记(1,2)为第1对,共1+1=2项;(1,2,2,2)为第2对,共1+(2×2-1)=4项;为第k对,共1+(2k-1)=2k项,……

故前k对共有项数为………………………………………3分

   (Ⅰ)第个1所在的项为前对所在全部项的后1项,

即为,即              ……………………6分

   (Ⅱ)因44×45=1980,45×46=2070,故第2006项在第45对内,从而

……………………………9分

   (Ⅲ)由(Ⅱ)可知,前2006项中共有45个1,其余1961个数均为2,于是=45+2×1961=3967.           …………………………12分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日照市某商场为使销售空调和冰箱获得的总利润达到最大,对即将出售的空调和冰箱相关数据进行调查,得出下表:

资金

每台空调或冰箱所需资金(百元)

月资金供应数量

(百元)

空调

冰箱

成本

30

20

300

工人工资

5

10

110

每台利润

6

8

问:该商场怎样确定空调或冰箱的月供应量,才能使总利润最大?

19.设空调和冰箱的月供应量分别为台,月总利润为百元

 ………………………………………3

作出可行域……………………………………………………………………………6

,纵截距为,斜率为k=,满足

最大,必最大,此时,直线必过图形

的一个交点(49),分别为49

∴空调和冰箱的月供应量分别为49台时,月总利润为最大.……………              ……12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20.解:

  (Ⅰ)……………………2

…………………………………………………………3

………………………………4

……………………5

  (Ⅱ)

…………………………7

……………………8

……………………9

………………………………………………11

……………………………………12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ABCD是正方形,PD⊥平面ABCDPD=AD.

 (1)求二面角A-PB-D的大小;

  (2)在线段PB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PC⊥平面ADE?若存在,确定E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1.解:(1)以向量为正交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联结AC,BD于点O,PA中点G,联结DG.

∵ABCD是正方形,∴AC⊥DB.

    PD⊥平面ABCD,AC平面ABCD,

    ∴AC⊥PD, ∴AC⊥平面PBD.

    ∵PD⊥平面ABCDAB⊥AD∴PA⊥AB.

    ∴AB⊥平面PAD.

    ∵PD=AD,GPA中点, ∴GD⊥平面PAB.

  故向量分别是平面PBD与平面PAB的法向量.

    PD=AD=2A(200)C(020)=(-220). 

    ∵P(0,0,2),A(2,0,0), ∴G(1,0,1),∴=(1,0,1). 

    ∴向量的夹角余弦为 

,∴二面角A-PB-D的大小为. 

2   ∵PD⊥平面ABCDAD⊥CD∴AD⊥PC.

 E是线段PB上的一点,令.

 ∴(-2,0,2),(2,2,-2),(0,2,-2).∴.

.  

2(-)=0,.

,即点E是线段PB中点时,AE⊥PC.

∵PD⊥平面ABCDAD⊥CD∴AD⊥PC. ∴当点E是线段PB中点时,PC⊥平面ADE. 

22.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定点F10),动点Py轴上运动,过点PPMx轴于点M,并延长MP到点N,且

  (Ⅰ)求点N的轨迹方程;

  (Ⅱ)直线l与点N的轨迹交于AB不同两点,若,且,求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

22.解:

  (Ⅰ)由于

          PMN的中心,

          Nxy),则M(-x,0,P0),……………………2

         

         

         

         

          所以点N的轨迹方程为…………………………5

  (Ⅱ)设直线l的方程是

         

          ……………………6

         

          则:

         

          ……………………7

         

         

          …………………………9

          由于直线与N的轨迹交于不同的两点,

         

         

           

         

         

         

         

           

          又因为

         

          解得

          综上可知k的取值范围是.……………………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