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集合U={0,1,2,3,4,5},集合M={0,3,5},N={1,4,5},则等于( )
A. {5} B. {0,3} C. {0,2,3,5} D. {0,1,3,4,5}
2. 命题“且
”为假,“
或
”为真,那么( )
A.
命题、
都是真命题
B.
命题、
都是假命题
C.
命题、
中仅有一个是真命题
D.
命题、
中至少有一个是真命题
3. 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
A.
与
B.
与
C.
与
D.
与
(
且
)
4. 函数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5. 函数的定义域是
,则其值域是( )
A. B.
C. D.
6. 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可以把函数
的图象( )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
7. 设,
,则( )
A. B.
C.
D.
8. 设,则数列
、
、
是( )
A. 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 B. 是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
C.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 D. 既不是等差数列又不是等比数列
9. 在等比数列中,
,若
,则
的值是( )
A. 12 B. 10 C. 8 D.
10. 函数满足
,
,且
成等差数列,则
的值是( )
A.
2 B. 3 C. 2或3 D. 2或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 计算的值是
。
12. 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是正数,且
,
,则
等于
。
13. 一个正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
,若
,
,则
等于 。
14. 已知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是
的必要条件,
是
的必要条件,那么
是
成立的
条件。
15. 已知的反函数为
,若
的图象经过点Q(5,2),则
等于
。
16. 已知函数满足:对任意实数
,有
,且
,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函数,则这个函数可以写为
= 。(注:只需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函数即可)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8分)
解不等式
18.(本小题满分10分)
证明函数在
上是减函数。
19.(本小题满分10分)
(1)(只非重点校做)
已知数列的前
项和
求
的通项公式、首项、公差。
(2)(只重点校做)
已知数列的前
项和
,数列
满足
,求
的前
项和
。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二次函数满足条件
和
(1)求的解析式;
(2)求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中
,且
(1)求;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C | D | A | A | D | D | A | B | C |
二. 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 12. 2 13. 63 14. 充分不必要条件 15. 1
16. (底数在0到1之间的指数函数即可)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2分,以下各题为累计得分,其他解法请相应给分。
17.(本小题满分8分)
解:由原不等式得或
(3分)
∴ 或
(5分)
∴ 或
∴ 不等式的解集是或
(8分)
18.(本小题满分10分)
证明:(2分)
任取、
且
(3分)
则(5分)
∵
∴ (8分)
∴即
(9分)
∴ 在
上是减函数(10分)
19.(本小题满分10分)
(1)(只非重点校做)
(6分),
(8分),
(10分)
(2)(只重点校做)
(4分)
所以当 当
所以当时,
(6分)
当时,
(9分)
∴ (10分)
20.(本小题满分12分)
解:(1)(6分) (2)最大值3,最小值
(12分)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解:
(1),
(4分)
(2)∵
∴ (8分)
(10分)
(12分)
【试卷分析】
本次数学期末考试依据教学大纲内容,注重基础,考查能力,突出了抽象函数、数列性质、求数列通项公式等重难点问题,这些也是同学们应知应会的内容,所以同学们在平时应该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励志故事】
一分钟智慧
风来了,竹子的枝干被风吹弯;风走了,竹子又站得直直的,好像风没来过一样。
云来了,在潭底留下一道影子;云走了,潭底又干干净净的,好像云没来过一样。
竹子不会因为被风吹过,就永远直不起腰来;清澈的潭水,也不会因为云飘过,就永远留住云的影子。
同样的,心胸宽大的人,不会因为别人两句不礼貌的话,就刮起永远的狂风巨浪;也不会因为别人不礼貌的行为,就在心底刻下无法磨灭的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