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级数学单元检测题
——导数及其应用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_ 评分: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5分,共4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1.下列函数中,在上为增函数的是
A. B.
C.
D.
2.
A.在(-∞,+∞)单调增加
B.在(-∞,+∞)单调减少
C.在(-1,1)单调减少,其余区间单调增加
D.在(-1,1)单调增加,其余区间单调减少
3.当x≠0时,有不等式
4.若连续函数在闭区间上有惟一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则
A.极大值一定是最大值,极小值一定是最小值
B.极大值必大于极小值
C.极大值一定是最大值,或极小值一定是最小值
D.极大值不一定是最大值,极小值也不一定是最小值
5.以下四图,都是同一坐标系中三次函数及其导函数的图像,其中一定不正确的序号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6.下列求导运算正确的是
A.(x+
B.(log2x
=
C.(3x=3xlog3e
D.(x2cosx
=-2xsinx
7.以正弦曲线y=sinx上一点P为切点的切线为直线l,则直线l的倾斜角的范围是
A.∪
B.
C.
D.
∪
8.,
分别是定义在
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当
时,
,
且,则不等式
的解集是
A.(-3,0)∪(3,+∞) B.(-3,0)∪(0,3)
C.(-∞,-3)∪(3,+∞) D.(-∞,-3)∪(0,3)
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每小题5分,共30分).
9.以函数为导数的函数
图象过点(9,1),则函数
=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曲线的切线中斜率最小的切线方程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11.如圆的半径以
12.已知,奇函数
在
上单调,则字母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13.函数y=f(x)定义在区间(-3,7)上,其导函数如图1所示,则函数y=f(x)在区间(-3,7)上极小值的个数是__________个.
14.已知函数和
的图象在
处的切线互相平行,则
=___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16题各12分,其余每题各14分,共80分).
15.已知抛物线与直线
(Ⅰ)求两曲线的交点;
(Ⅱ)求抛物线在交点处的切线方程.
16.已知函数
(Ⅰ)求的单调区间;
(Ⅱ)求上的最值.
17.设,当
时,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18.已知且
,试用导数证明不等式:
.
19.(06年福建卷)统计表明,某种型号的汽车在匀速行驶中每小时的耗油量(升)关于行驶速度
(千米/小时)的函数解析式可以表示为: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
(Ⅰ)当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要耗油多少升?
(II)当汽车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多少升?
20.(06年广东卷)设函数分别在
、
处取得极小值、极大值.
平面上点A、B的坐标分别为
、
,该平面上动点P满足
,点Q是点P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求:
(Ⅰ)点A、B的坐标;
(Ⅱ)动点Q的轨迹方程.
导数及其应用参考答案
一、1.B;2.C;3.B;4.D;5.C;6.B;7.A;8.D.
二、9.;10.
;11. 40π cm2/s;12.
;13.2;14.6.
三、15.解:(1)由,求得交点A(-2,0),B(3,5) (2)因为
,则
所以抛物线在A、B两点处的切线方程分别为与
即
与
16.解:(I)
令
得
若 则
,
故在
上是增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
若 则
,故
在
上是减函数
(II)
17.解:,由
得
,即
或
;
由得
即
,所以函数单调增区间是
,
;
函数的单调减区间是。由
恒成立,
大于
的最大值。当
时,(1)当
时,
为增函数,所以
;(2)当
时,
为减函数,所以
;(3)当
时,
为增函数,所以
;因为
,从而
18.分析:
证明:设
∵且
,∴
∴
∴
∴在
上单调递减
又∵且
∴即
∴
19.解:(I)当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
小时,
要耗没(升)。
答:当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
(II)当速度为千米/小时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
小时,设耗油量为
升,
依题意得
令得
当时,
是减函数;
当时,
是增函数。
当
时,
取到极小值
因为在
上只有一个极值,所以它是最小值。
答:当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
20.解:(I)令解得
当时,
, 当
时,
,当
时,
所以,函数在处取得极小值,在
取得极大值,故
,
所以, 点A、B的坐标为.
(II)设,
,
,所以
,又PQ的中点在
上,所以
消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