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高中数学必修3学习质量评估试卷

2014-5-11 0:19:01下载本试卷

高中数学必修3学习质量评估试卷

参考公式:b=,a=-b,b是回归直线的斜率,a是截距

Ⅰ、选择题(3分×13=39分)

1.算法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或步骤,它不具有(  )

A.有限性B.明确性C.有效性D.无限性

2.程序框图是算法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程序框图中不含(  )

A.流程线B.判断框C.循环框D.执行框

3.程序框图中有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它不是( )

A.条件结构B.判断结构C.循环结构D.顺序结构

4.下列程序语句不正确的是( )

A.INPUT“MATH=”;a+b+c B.PRINT“MATH=”;a+b+c

C.a=b+c           D.a1=b-c

5.抽样调查时,为了反映样本的代表性,对总体进行随机抽样,样本必须符合()

A.等可能性B.有限性C.分层性D.可靠性

6.与标准差单位不一致的是( )

A.平均数B.相关系数C.众数D.中位数

7.在教学调查中,甲、乙、丙三个班的数学测试成绩分布如图:


设75分是各班的平均分,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个班数学测试成绩的标准差,则有( )A.    B. C.      D.s3>s2>s1

8.某班有60名学生,近视者有45名,体检中医生检查该班前5名都是近视者,检查第6名学生仍是近视者的概率为( )

A. B. C.×××× D.

9.x1是[0,1]内随机数,x是[-1,1]内的随机数,则x1与x之间的关系是( )

A.x1=2x-1 B.x=2(x1-1) C.x=2x1-1  D.x1=2(x-1)

10.在程序框图中一般不含有条件判断框的结构是(  )

A.顺序结构B.循环结构C.当型结构D.直到型结构

11.下表是十六进制与十进制转化表

16进制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10进制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已知在十六进制中A×B=6E,则D×E为 ( )

A 116  B 6B   C 611   D B6

12.通过求Q=2的最小值而得到回归直线的方法称为()

A.辗转相除法B.随机模拟法C.秦九韶法D.最小二乘法

13.连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分别为m和n,则向量a=(m,n)与向量b=(1,-1)数量积大于0的概率为( )

A.  B.  C.    D

Ⅱ、填空题(4分×5=20分)

14.某比赛为两运动员制定下列发球规则:

规则一:投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向上,甲发球,反面向上,乙发球;

规则二:从装有2个红球与2个黑球的布袋中随机地取出2个球,如果同色,甲发球,否则乙发球;

规则三:从装有3个红球与1个黑球的布袋中随机地取出2个球,如果同色,甲发球,否则乙发球;

则对甲、乙公平的规则是______

 
15.一条河上有一个渡口,每小时有一艘船渡到对岸,渡口上游有一座桥,某人到此等候过河,若他等待时间超过20分钟,则他就从桥上过河,他坐船过河的概率   

16.在程序语句中,赋值语句s=s+i起累加作用,类似地起累乘作用的赋值语句是________

17.若集合M={0,l,2},N={(x,y)x-2y+1≥0且x-2y-1≤0,x,y ∈M},由M中数为坐标的点随机地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落在N区域内的概率为____

18.若以连续掷三次骰子分别得到的点数,p作为点Q的坐标,则点Q落在以原点为球心,3为半径的球面内(含球面)的概率是_____

Ⅲ、解答题(41分)

19.(12分)两学生在高中三年的数学测试成绩如下:

甲:89,91,86,79,93,88,96,78,95,89,87,88

乙:67,88,92,95,77,85,69,79,83,99,68,73

试写出它们的茎叶图,简单分析谁的成绩比较稳定。

20.(14分)某班学生高考数学成绩与会考数学成绩数据如下:

会考数学成绩

C

B

A

A

会考数学量化成绩

5

7

10

10

高考数学简化成绩

0

15

28

39

高考数学成绩

100

115

128

139

(1)根据会考数学量化成绩与高考数学简化成绩,画出后者相对于前者的散点图;

(2)写出高考数学简化成绩相对于会考数学量化成绩的回归直线方程。

21.(15分)已知n次多项式,

如果在一种算法中,计算(k=2,3,4,…,n)的值需要k-1次乘法,

(1)计算的值需要9次运算(6次乘法,3次加法),那么计算的值需要多少次运算?

(2)若采取秦九韶算法:(k=0, 1,2,…,n-1),计算的值只需6次运算,那么计算的值共需要多少次运算?

(3)若采取秦九韶算法,设ai=i+1,i=0,1,…,n,求P5(2)(写出采取秦九韶算法的计算过程)

答案:

1.D;2.C;3.B;4.A;5.A;6.B;7.D;8.C;9.B;10.C;11.B;12.D;13.A

14.规则一和规则三;;15. 16.t=t*i;17.; 18.

19.

6

7  9 8

  8 9

7

7  9 3

9 6 8  9 7 8

8

8  5 3

1 3 6  5

9

2  5 9

甲的成绩基本上对称,叶的分布呈“单峰”,且从叶在茎上的分布看,甲的成绩比较稳定

20.(1)画散点图(略)

(2)

会考数学量化成绩x

高考数学简化成绩y

x2

xy

1

5

0

25

0

2

7

15

49

105

3

10

28

100

280

4

10

39

100

390

总和

32

82

274

775

=8,=20.5

b===6.61    a=-b=-32.38

∴回归直线为y=6.61x-32.38

21.(1)n(n+3)(2)2n;(3)∵

∴P0(2)=1,P1(2)=2P0(2)+2=4;P2(2)=2P1(2)+3=11;

P3(2)=2P2(2)+4=26;P4(2)=2P3(2)+5=57;P5(2)=2P4(2)+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