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第二次阶段考试卷

2014-5-11 0:19:04下载本试卷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第二次阶段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椭圆=1的准线方程是(     )                     

A、x=±    B、x=±    C、y=±   D、y=±

2、椭圆上有一点P到左准线的距离是5,则点P到右焦点的距离是(     )

A、4      B、5      C、6      D、7

3、 已知圆的方程为  (θ为参数),

则该圆和直线的交点的个数是(      )

A、1       B、2        C、0        D、无数个

4、 过椭圆的焦点且垂直于轴的直线被此椭圆截得的弦长为(     )

A、          B、        C、       D、

5、圆关于直线的对称圆的标准方程是(      )

A、          B、

C、          C、

6、若直线与圆相交,则点的位置是(     )

A、在圆外       B、在圆上      C、在圆内     D、不在圆内

7、点M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是椭圆的两个焦点,

的最小值是(   )

A、1        B、3        C、4       D、

8、已知,动点在椭圆上,则PA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B、 C、 D、

9、E、F是椭圆的左、右焦点, 是椭圆的一条准线,点P在上,

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10、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该椭圆上点P使的面积等于6,这样的点P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把直线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它与圆相切,则直线旋转的最小正角是(     )

A、       B、      C、     D、

12、如果直线与圆交于M、N两点,且M、N关于

直线对称,则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是(     )

  A、       B、      C、1         D、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过点与圆相切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4、椭圆上的点到直线x-y+6=0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_______________  .

15、如图,,则以OA为长半轴,

为短半轴,F为一个焦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直线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点C在

上移动,则面积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_______________.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考试卷

高 二 数 学《圆与椭圆》(答案卡)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号数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17

18

19

20

21

22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本题满分7分)已知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长轴长是短轴长的倍, 且过点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18、(本题满分13分)

 已知椭圆,其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右准线方程为.

(1)求该椭圆方程,

(2)如过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A、B两点,

面积最大时,求的值.

19、(本题满分13分) 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一个顶点为

且其右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是否存在斜率为的直线l,使l与已知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且?       

若存在,求出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本题满分13分)

如图,是两个定点,且,动点点的距离是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于点,直线垂直于直线,且点到直线的距离为3.

(1)求证:点到点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定值;

(2)若点到两点的距离之积为,当取最大值时,求点的坐标;

(3)若,求的值.

21、(本题满分14分)已知点是圆上一动点,定点

(1)求线段中点的轨迹方程。

(2)设的平分线交,求点的轨迹方程。

22、(本题满分14分)直线交于A、B两点,

以OA、O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PB(O为坐标原点).

 
(1)若,且四边形OAPB为矩形,求a的值;

(2)若,当变化时,求点P的轨迹方程.

    

第二次阶段考试卷高二数学《圆与椭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C 2、C 3、B 4、D 5、B 6、A 7、A 8、D 9、B 10、B 11、B 12、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

17、解:由题意:------(1分)

设所求椭圆为----(3分)

过(3,2)得---------(6分)

∴所求椭圆方程为-------(7分)

18、解:(1).

  又

(2)设,代入椭圆方程得

.

 

原点O到l的距离

,S取得最大值. 即当△AOB的面积最大时,

19、解:(1)由题意,设椭圆方程为:(a>1),则右焦点为F (,0)
  由已知 ,解得:a  ∴椭圆方程为:

(2)解: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l,其方程为ykxb(k≠0)
  由  得: ①       
  设M(x1,y1)、N(x2,y2)是方程①的两根,则
   ②
  由韦达定理得:
  从而MN的中点P的坐标为()             
  ∵|AM|=|AN| ∴AP是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 ∴AP⊥MN
  于是 

代入②并整理得:(3k2+1)(k2-1)<0,∴-1<k<1
  故满足条件的直线l存在,其斜率k的范围为-1<k<1且k≠0. 

20、解:(1)证明:∵PA+PB=AM=4,∴由椭圆定义可知,P点位于以AB为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上,且直线k为该椭圆的准线

∴点P到点B的距离与点P到直线k的距离之比即为=.

(2)解: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椭圆的方程为=1,易知,|PA|=|PB|=2时,

PA|·|PB|= m= 4为最大,

此时,点P的坐标为(0,±).

(3)解:∵|PA|+|PB|=4,|PA|-|PB|=1,

∴|PA|=,|PB|=,又∵|AB|=2=

∴△PAB是以B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cosAPB=.

21、解:(1)设PQ中点 ,则由Q(4,0)得 ,代入圆 得:

所以所求的方程为

(2)设点 由题知:

所以 由角平分线性质知:

又∵ 点R在线段PQ上,故

∴ 点R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为 ,由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故P点坐标为 代入圆方程

得: ,即

故点R的轨迹方程为:  

22、解:(Ⅰ)设

   

   

   

 (Ⅱ)设

  因为A、B在椭圆

  相减得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