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高二数学第二学期质检试题

2014-5-11 0:19:05下载本试卷

高二数学学期质检试题

一.选择题:

1、已知三条两两相交的直线,这三条直线最多可确定的平面个数为       (   )

A. 4    B. 3    C. 2    D. 1

2.空间三条直线互相平行,由每两条平行线确定一个平面,则可确定平面的个数为(  )

    A.3            B.1或2         C.1或3         D.2或3

3.若为异面直线,直线ca,则cb的位置关系是      (  )

    A.相交          B.异面          C.平行           D. 异面或相交

4.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

A.平行     B.异面    C.平行、垂直或异面    D.相交、平行或异面

5.已知水平放置的△ABC按“斜二测画法”得到如图所示的直观图,

其中B′O′=C′O′=1, A′O′=,那么原△ABC是一个(  )

A. 等边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三边中有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D. 三边互不相等的三角形

 

 
6.在正方体A1B1C1D1—ABCD中,AC与B1D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  )

A.           B.

    C.           D.

7.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充要条件是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 ).

  A.一条直线不相交      B.两条直线不相交

C.任意一条直线都不相交  D.无数条直线不相交

8.已知直线(  )

    A.异面 B.相交 C.平行 D.不确定

9.用表示一个平面,l表示一条直线,则平面内至少有一条直线与l(  )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垂直

10.已知A、B、C三点不共线,对平面ABC外的任一点O,下列条件中能确定点M与点A、B、C一定共面的是                  (  )

    A.           B.

C.    D.

11.设向量是空间一个基底,则一定可以与向量构成空间的另一个基底的向量是                    (  )

    A.   B.   C.   D.

12.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的重要条件是        (  )

    A.   B.  C.  D.

二.填空:

13、若ab是异面直线,P是ab外的一点,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过P点可作直线k与ab都相交;

②过P点可作平面与ab都平行;

③过P点可作直线与ab都垂直;

④过P点可作直线k与ab所成角都等于50.

这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                          

14、ABCD-A1B1C1D1是棱长为a的正方体,M、N分别是下底面的棱A1B1、B1C1的中点,P是上底面棱AD上的点,AP=,过P、M、N的平面交上底面于PQ,Q在CD上,则PQ=      

15.如图,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内有一点P,使,则P点的位置关系有何特点        

 

16、经过一个角的顶点引这个角所在平面的斜线,如果它和已知角两边的夹角为锐角且相等,那么这条斜射线在在平面内的射影是       

三.解答题:

17、如图长方体中,AB=BC=1,AA′=2,E、F分别为棱中点。

(1)    写出所有与AA′垂直的棱;

(2)    求异面直线D′B′与EF所成角的余弦值。

 

18、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 证明:.


19、如图,长方体中,E、F为面上两点,过F在面上作直线,并写出作法

 

21.已知等腰Rt△ABC中,∠ACB=90°,AC=2, 以AB边上的高CD为轴,把△ADC绕轴旋转至∠ADB=90°,并在AB上取中点M, 过D作DH⊥CM于H.

(1)   证明:DH⊥BC

(2)   求:异面直线BC与MD所成的角,

(3)   求:点D到平面ABC射影之间的距离.

一、选择题

1、B,2、C,3、D,4、D,5、A,6、D 7、C 8、C 9、D10、D 11、C12、D

二、填空题

13、③、④  14、  15、点P在平面AB1C内 16、这个角的平分线

三、解答题

17、(1)与AA′垂直的棱有:

 AB、BC、CD、DA、A′B′、B′C′、C′D′、D′A′

(2)连结BC′,DB,DC′,在长方体中,有D′B′∥DB,由E、F为棱中点可知EF∥C′B,则可知∠DBC′即为所求的异面直线D′B′与EF所成的角,在△DBC′中,可求得:DB=,BC′=DC′=,所以,cos∠DBC′=

21、解:

(1)   连结MD,AC=BC,M为AB中点

所以CM⊥AB

又旋转前CD⊥AB,所在旋转后, CD⊥AD,CD⊥DB,且AD∩BD=D,所以CD⊥面ABD

又CM⊥AB,所以DM⊥AB(三垂线逆定理)

又CM∩DM=M,所以AB⊥面CMD

由已知DH⊥CM,所以DH⊥BC(三垂线定理)

(2)   取AC中点N, 连结MN,DN,

由M为AB中点,知MN∥BC,所以∠DMN为异面直线BC与MD所成的角.

(求∠DMN过程略) ∠DMN=60°

(3)   由已知DH⊥CM,又由(1)知DH⊥BC,而且CM∩BC=C

所以DH⊥面ABC,由已知H是垂足,即H是D在平面ABC上的射影

故DH的长为等于点D到平面ABC射影之间的距离.

(求DH的长略)则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