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数学复习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2014-5-11 0:19:08下载本试卷

高二数学期末复习(椭圆一)

1.椭圆的对称轴为坐标轴,若长、短轴之和为18,焦距为6,那么椭圆的方程为(  ) 

 (A) (B) (C) (D)

2.曲线 (k<9)有相同的(  )  

  (A)短轴  (B)焦点  (C)离心率(D)不能确定

3.椭圆(a>b>0)的左焦点F到过顶点A(-a, 0), B(0, b)的直线的距离等于,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4.离心率为,长轴长为6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A)     (B)

  (C)     (D)

5.椭圆上有n个不同的点P1, P2, P3,……, Pn,椭圆的右焦点为F,数列{PnF}是公差大于的等差数列,则n的最大值为  (  )

(A)199 (B)200  (C)198   (D)201

6.点P是长轴在x轴上的椭圆上的点,F1, F2分别为椭圆的两个焦点,椭圆的半焦距为c,则PF1·PF2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一定是(  )   

  (A)1    (B)a2   (C)b2  (D)c2

7.一个圆心在椭圆右焦点F2,且过椭圆的中心O(0, 0),该圆与椭圆交于点P,设F1是椭圆的左焦点,直线PF1恰和圆相切于点P,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1  (B)2- (C) (D)

8.设F1(-c, 0), F2(c, 0)是椭圆(a>b>0)的两个焦点,P是以F1F2为直径的圆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且∠PF1F2=5∠PF2F1,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9.椭圆具有                            (  )

A.相同的离心率  B.相同的焦点     C.相同的顶点   D.相同的长、短轴

10.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是(   )         

 A.3           B.          C.          D.

11.过点M(-2,0)的直线m与椭圆交于P1,P2,线段P1P2的中点为P,设直线m的斜率为k1),直线OP的斜率为k2,则k1k2的值为    (  )

A.2             B.-2           C.           D.-

12.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是(   )                

 A.3           B.          C.          D.

13.已知△ABC的周长是8,B、C的坐标分别是(,0)和(1,0),则顶点A的轨迹方程是(  )

A、)B、 C、 D、

14.若椭圆的离心率为e=,则k的值等于         .

15.若椭圆的一短轴端点与两焦点连线成120°角,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16.椭圆上一点P与椭圆两焦点F1, F2的连线的夹角为直角,则Rt△PF1F2的面积为  . 

17.已知椭圆E的短轴长为6,焦点F到长轴的一个端点的距离等于9,则椭圆E的离心率等于  

18.(06年上海卷)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F(-2,0),且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19.(05上海)若椭圆长轴长与短轴长之比为2,它的一个焦点是(2,0),则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高二数学期末复习(椭圆二)

1.椭圆的对称轴为坐标轴,若长、短轴之和为18,焦距为6,那么椭圆的方程为(  ) 

 (A) (B) (C) (D)

2.曲线 (k<9)有相同的(  )  

  (A)短轴  (B)焦点  (C)离心率(D)不能确定

3.椭圆(a>b>0)的左焦点F到过顶点A(-a, 0), B(0, b)的直线的距离等于,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4.离心率为,长轴长为6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A)     (B)

  (C)     (D)

5.椭圆上有n个不同的点P1, P2, P3,……, Pn,椭圆的右焦点为F,数列{PnF}是公差大于的等差数列,则n的最大值为  (  )

(A)199 (B)200  (C)198   (D)201

6.点P是长轴在x轴上的椭圆上的点,F1, F2分别为椭圆的两个焦点,椭圆的半焦距为c,则PF1·PF2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一定是(  )   

  (A)1    (B)a2   (C)b2  (D)c2

7.一个圆心在椭圆右焦点F2,且过椭圆的中心O(0, 0),该圆与椭圆交于点P,设F1是椭圆的左焦点,直线PF1恰和圆相切于点P,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1  (B)2- (C) (D)

8.设F1(-c, 0), F2(c, 0)是椭圆(a>b>0)的两个焦点,P是以F1F2为直径的圆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且∠PF1F2=5∠PF2F1,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9.椭圆具有                            (  )

A.相同的离心率  B.相同的焦点     C.相同的顶点   D.相同的长、短轴

10.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是(   )         

 A.3           B.          C.          D.

11.过点M(-2,0)的直线m与椭圆交于P1,P2,线段P1P2的中点为P,设直线m的斜率为k1),直线OP的斜率为k2,则k1k2的值为    (  )

A.2             B.-2           C.           D.-

12.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是(   )                

 A.3           B.          C.          D.

13.已知△ABC的周长是8,B、C的坐标分别是(,0)和(1,0),则顶点A的轨迹方程是(  )

A、)B、 C、 D、

14.若椭圆的离心率为e=,则k的值等于         .

15.若椭圆的一短轴端点与两焦点连线成120°角,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16.椭圆上一点P与椭圆两焦点F1, F2的连线的夹角为直角,则Rt△PF1F2的面积为  . 

17.已知椭圆E的短轴长为6,焦点F到长轴的一个端点的距离等于9,则椭圆E的离心率等于  

18.(06年上海卷)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F(-2,0),且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19.(05上海)若椭圆长轴长与短轴长之比为2,它的一个焦点是(2,0),则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高二数学期末复习(双曲线1)

1. 双曲线的焦距是            (  )

A.4       B.      C.8       D.与有关

2.已知双曲线8kx2-ky2=8的一个焦点为(0,3),则k的值为 (   )

(A)1   (B)-1   (C)   (D)

3.与两圆x2+y2=1和x2+y2-8x+7=0都相切的圆的圆心轨迹是(  )

A.两个椭圆 B.两条双曲线 C.一条双曲线和一条直线 D.一个椭圆与一条双曲线

4.以椭圆+=1的焦点为顶点,以这个椭圆的长轴的端点为焦点的双曲线的方程是(  )

A.-y2=1   B.y2- =1  C.-=1 D. -=1

5.设动点P到定点F1(-5,0)的距离与它到定点F2(5,0)的距离的差等于6,则P点轨迹方程是(  )

A. -=1  B. -=1 C. -=1(x≥3) D.-=1(x≤-3)

6.直线l过双曲线-=1的下方焦点F1且与双曲线的下支交于A、B两点,F2是双曲线的另一个焦点,且|AB|=m,则△ABF2的周长为(  )

A.4a+m     B.4a+2m     C.4a-m     D.4a-2m

7.若动圆P与两定圆(x+5)2+y2=1及(x-5)2+y2=49都相内切或都相外切,则动圆圆心轨迹方程是(  )

A.  -=1 B.-=1(x>0) C.-=1 D.-=1(x>0)

8.过双曲线左焦点F1的弦AB长为6,则(F2为右焦点)的周长是(  )

A.28       B.22       C.14       D.12

9.已知m,n为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实数,则方程mx-y+n=0与nx2+my2=mn所表示的示意曲线是(  )

10.P为双曲线上一点,F1、F2为焦点,若∠F1PF2=60°,那么△F1PF2的面积是             

11.一条渐近线方程为3x-2y=0,实轴长为8的双曲线方程是       

16.若椭圆mx2+ny2=1(0<m<n)和双曲线ax2-by2=1(a>0,b>0)有相同的焦点F1、F2,P是两曲线的一个交点,则|PF1|·|PF2|=        .

12.过点A(-2,4)、B(3,-2)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13.与双曲线16x2-9y2=-144有共同焦点,且过点(0,2)的双曲线方程为        .

14.已知B(-5,0),C(5,0)是△ABC的两个顶点,且sinB-sinC=sinA,则顶点A的轨迹方程是           .

15.已知双曲线-=1(a>0,b>0)的弦AB的中点为M,O为坐标原点,则直线OM和直线AB的斜率的乘积为              .

16.已知双曲线x2-=1,过点P(2,1)作直线交双曲线于A、B两点,并使P为AB的中点,则|AB|=        .

17.若圆C过双曲线-=1的两焦点,且截直线y=-1所得弦长为8,则圆C的方程为        .

18.过点M(3,-1)且被点M平分的双曲线-y2=1的弦所在直线方程为       

19.双曲线3x2-y2=1上是否存在关于直线y=2x对称的两点A、B?若存在,试求出A、B两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高二数学同步测试(双曲线2)

1.方程表示双曲线,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2.若,双曲线与双曲线有 (   )

A.相同的虚轴   B.相同的实轴   C.相同的渐近线  D. 相同的焦点

3.过双曲线左焦点F1的弦AB长为6,则(F2为右焦点)的周长是(  )

A.28       B.22       C.14       D.12

4.已知双曲线方程为,过P(1,0)的直线L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则L的条数共有                    (   )

A.4条      B.3条       C.2条       D.1条

5.F1、F2为双曲线的两个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且∠F1PF2=90°,则

△F1PF2的面积是(  )

A.2    B.4       C.8       D.16

6.下列各对曲线中,即有相同的离心率又有相同渐近线的是( )。     

  (A)-y2=1和=1    (B)-y2=1和y2=1

  (C)y2=1和x2=1    (D)-y2=1和=1

7.与双曲线x2=1有共同渐近线且经过点(2, 2)的双曲线方程是( )。

(A) (B) (C)-x2=1  (D)-x2=1

8.以y=±x为渐近线,一个焦点在F(0, 2)的双曲线方程是( )。

(A)x2=1 (B)-x2=1  (C) (D)

9.若点 是以 为焦点的双曲线 上的一点,若,则 (   )

  A.2      B.22      C.2或22      D.4或22

10.如果 表示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那么它的半焦距 的取值范围是(   )

A.       B.(0,2)    C.       D.(1,2)

11.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2,且过点M(2,-3),此双曲线标准方程是______.

12.中心在原点,一条渐近线方程为4x-3y=0的双曲线离心率是______

13.如果椭圆 与双曲线 的焦点相同,那么

14.双曲线与椭圆有公共焦点,它的一条渐近线的方程是x+y=0,则双曲线的方程是         

15.求一条渐近线方程是,一个焦点是的双曲线标准方程,并求此双曲线的离心率.

16. 一炮弹在某处爆炸,在 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比在 处晚 ,(1)爆炸点应在什么样的曲线上?(2)已知 两地相距 ,并且此时声速为 ,求曲线的方程.

17. 已知双曲线 的右焦点分别为 ,点 在双曲线上的左支上且 ,求 的大小.

18.已知一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焦距为,一双曲线与此椭圆有公共焦点,且半实轴的长比椭圆的半长轴长小4,两曲线离心率之比为3∶7,求椭圆和双曲线的方程。

19.如图,OA是双曲线的实半轴,OB是虚半轴,F为焦点,且∠BAO=300,SABF=, 求此双曲线方程。

高二数学期末复习(抛物线 一)

1.顶点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过点,则它的方程是(  )

A、      B、

C、            D、

2.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

A、 B、    C、 D、

3.过抛物线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

则PQ为(  )

A、10        B、8       C、5         D、6

4.直线y=kx-2交抛物线y2=8x于A、B两点,若AB中点的横坐标为2,则k等于(  )

A.0       B.1       C.2       D.3

5.抛物线y2=2px上横坐标为6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是10,则焦点到准线距离是(  )

A.4       B.8       C.16      D.32

6.已知P(x0,y0)是抛物线y2=2mx上的任意一点,则点P到焦点的距离是(  )

A.|x0-|           B.|x0+

C.|x0-m|           D.|x0+m|

7.动点 到点 的距离比到直线 的距离小2,则动点 的轨迹方程为( )

  A.   B.   C.   D. 

8.F是抛物线y2=2x的焦点,P是抛物线上任一点,A(3,1)是定点,则|PF|+|PA|的最小值是(  )

A.2       B.      C.3       D.

9.长度为4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A、B都在抛物线x2=4y上,则线段AB的中点M的纵坐标的最小值为(  )

A.         B.1         C.2         D.4

10.抛物线y=x2上到直线2x-y-4=0最近的点的坐标是(  )

A.()     B.(1,1)      C.()     D.(2,4)

11.抛物线焦点在轴上,在抛物线上且AF=5,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12某桥的桥洞呈抛物线形,如图,桥下水面宽米,水面距桥洞1.5米。降雨后测得水面宽8米,则水面上涨了         米。

13.P(x1,y1),P2(x2,y2)是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的弦的两端,则y1y2=       .

14.已知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则  ___________

15.对于顶点在原点的抛物线,给出下列条件;

(1)焦点在y轴上;    (2)焦点在x轴上;

(3)抛物线上横坐标为1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6;(4)抛物线的通径的长为5;

(5)由原点向过焦点的某条直线作垂线,垂足坐标为(2,1).

其中适合抛物线y2=10x的条件是(要求填写合适条件的序号)    _

16.已知椭圆+y2=1的焦点为F1、F2,抛物线y2=px(p>0)与椭圆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Q,若∠F1QF2=60°,(1)求△F1QF2的面积;(2)求此抛物线的方程.

17.已知点A(2,8),B(x1,y1),C(x2,y2)在抛物线上,△ABC的重心与此抛物线的焦点F重合(如图)

(1)写出该抛物线的方程和焦点F的坐标;

(2)求线段BC中点M的坐标;

(3)求BC所在直线的方程.

高二数学期末复习(抛物线二)

1.抛物线上有三点,是它的焦点,若 成等差数列,则 (   )                     

A.成等差数列         B.成等差数列 

C.成等差数列         D.成等差数列

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弦的两端点为,,则关系式

  的值一定等于                          (  )

A.4p       B.-4p      C.p2       D.-p

3.过抛物线的焦点F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PF与FQ的长分别是,则                     (   )

A.      B.       C.       D.

4.若AB为抛物线y2=2px (p>0)的动弦,且AB=a (a>2p),则AB的中点M到y轴的最近距离是                             (  )

 A.a     B.p       C.a+p    D.a-p

5.过抛物线的焦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若A、B两点在抛物线的准线上的射影是A1、B1,则∠A1FB1等于(  )

A.45°     B.60°     C.90°      D.°120

6.直线 与抛物线 交于 两点,且 的中点横坐标为2,则 的值是( )

  A.     B.2    C. 或2    D.以上都不对

7.平面上动点P到定点F(1, 0)的距离比到y轴的距离大1,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是

 (A)y2=2x   (B)y2=4x   (C)y2=2x和y=0(x≤0)   (D)y2=4x和y=0(x≤0)

8.圆心在抛物线y2=2x上,且与x轴和该抛物线的准线都相切的一个圆的方程是

  (A)x2+y2-x-2y-=0       (B)x2+y2+x-2y+1=0

  (C)x2+y2-x-2y+1=0        (D)x2+y2-x-2y+=0

9.探照灯的反光镜的纵断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光源在抛物线的焦点处,已知灯口直径是60cm,灯深40cm,则光源到反光镜顶点的距离是

 (A)11.25cm   (B)5.625cm   (C)20cm    (D)10cm

10.动圆与定圆A: (x+2)2+y2=1外切,且和直线x=1相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是

 (A)直线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11已知F是抛物线焦点,P是该抛物线上的动点,则线段PF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B. C.   D.

12.抛物线与直线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1,2),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则FA+FB等于(  )A.7  B.   C.6   D.5

13.有一个正三角形,它的两个顶点在抛物线y2=-4x上,另一个顶点在原点,则此正三角形的面积是 _________ .

14.直线l1和l2相交于点M, l1⊥l2,点N∈l1,以A, B为端点的曲线段C上的任一点到l2的距离与到点N的距离相等,若△AMN为锐角三角形,且AM=,AN=3, BN=6,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曲线C的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