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专题复习
12:平面的基本性质
【知识网络】
【学法点拨】
1.必须明确本章内容的复习目标:
(1)准确理解和系统掌握空间直线和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特别是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能够运用概念、公理、定理等进行严密的推理判断和逻辑论证;
(2)正确理解空间的各种角和距离的概念,能将其转化为平面角和线段的长度,并能熟练地运用平面几何及三角知识来计算;
(3)通过图形能迅速判断几何元素的位置关系,能熟练绘制符合要求的空间图形的直观图、截面图,熟练地处理折叠、截面的问题. 但要注意立体几何中的示意图不反映元素关系的真实结构,逻辑论证仍是关键;
(4)理解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会证一些简单的问题.
2.要掌握解题的通法,推理严谨,书写规范
(1)转化法是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判断与证明的常用方法,线线关系(主要指平行和垂直)、线面关系、面面关系三者中,每两者都存在着依存关系,充分、合理地运用这些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另外,转化法还常常运用在求距离时点的位置的变化,以及线面距、面面距间的转化;
(2)求角或距离的步骤是“一作、二证、三计算”,即先作出所求角或表示距离的线段,再证明它就是所要求的角或距离,然后再进行计算,尤其不能忽视第二步的证明.
【考点指津】
掌握平面基本性质的三条公理及公理3的三条推论,能运用它们证明空间的共点、共线、共面问题.
【知识在线】
1. 如果 那么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 )
A. B.
C.
D.
2. 下列四种说法:
(1) 两个平面可以仅有一个公共点;
(2) 空间任意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3) 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最多可确定三个平面;
(4) 有三个不同公共点的两个平面一定重合.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0
B.
3. 一条直线和直线外四个不同的点,它们最多能确定平面的个数是 ( )
A.6
B.
4.在空间四边形各边
、
、
、
上分别取
、
、
、
四点,如果
,则有
( )
A.
B.
C.或
D.
或
【讲练平台】
例1 如图9-1,在正方体中,
为
的中点,
为
的中点.
求证:(1)四点共面;
(2) 三线共点.
分析 要证四点共面,可由这四点连成两条直线,证明它们平行或相交即可;对于(2)中证三线共点,可证两条直线的交点在第三条直线上.
证明 (1) 如图9-2,分别连结
分别是
和
的中点,
.
又,
是平行四边形.
, 从而
∥
.
根据推论3,和
确定一个平面,故
四点共面.
(2)
,
,
∴.∴直线
和
必相交.
令.
平面
,
平面
.
同理平面
.
即是平面
和平面
的公共点,
而平面平面
=
,
故三线共点.
点评 1.本题也可先证明与
相交,
与
相交,且交点重合,从而证得(2),既然
与
相交,那么(1)自然就成立了.
2.证明四点共面的主要方法是四点连成两条直线,证明它们平行或相交.
3.证明三线共点的主要方法有:①证明
与
相交,
与
相交,再证交点重合;②先证
与
相交于点
,再证
.
例2 已知四条直线两两相交,但不共点,求证:
共面.
分析 四线不共点,三线有可能共点,也可能无三线共点,因而要分类讨论!
证明 ① 如图9-3(1),设都经过点
. 则由条件知此时
.
于是根据推论1,经过点与直线
存在一个平面,设该平面为
.
与
相交,设交点为
,
不是同一点,
.
同理 所以
共面.
② 如图9-3(2),设无三条直线共点,由已知相交,设交点为
,根据推论2,经过
存在一个平面,设该平面为
.
与
相交,
与
相交,且
不经过点
,
与
交于不同两点A,B,即
与平面
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 同理
.所以
都在平面
内,故
共面.
点评 证明共面问题的主要方法有:①先由公理3或其推论证明某些元素确定一个平面,再证其余元素都在此平面内; ② 指出给定的元素中的某些元素在平面内,某些元素(与前述元素有公共元素,但两部分必须包括所有元素)在平面
内,再通过公共元素来证明
与
重合.如“若一直线与三条平行直线都相交,则这四条直线共面”的证明就用此法.
以上两例归纳了共线、共点、共面问题的证明思路。
例3 如图9-4,平行六面体
中,
平面
求证:
(1) ;
(2) 被平面
截于三等分点.
分析 (1) 要证点P在直线BO1上, 可考虑两个相交平面,
使点P为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而BO1为这两个平面的交线.
(2)会用点、线、面去思维。
简证 (1) 因为点既在平面
内,又在平面
内,
所以
点必在它们的交线
上. 从而
.
(2) 将对角面移出(如图9-5),连
(评:多余。其实由
即得结论),
则是△B1D1B的重心.
即被平面
截于三等分点.
点评 将对角面从线条复杂的平行六面体
中移出,既使问题简单化,又将图形“恢复”其本来面目(平面图形).
分解和移动图形,“降维”等都是处理立体几何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
【知能集成】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平面的基本性质,它是研究立体几何的理论基础.
注意以下几点:
1.会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准确描述三个公理(推论);理解它们的基本应用(如例1,例2).
2.处理立体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是“降维”,把较为复杂的问题化归为平面几何问题(如例3).要充分利用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图形解决问题.
【训练反馈】
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两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B.如果平面和
有三个公共点,则
与
重合
C.有一个公共点的两个平面交于过这一点的一条直线
D.点且
与平面
有公共点,则点
在平面
内
2. 可使平面和
重合的条件是它们的公共部分中有
( )
A.三个点 B.一个点和一条直线
C.无数个点 D.两条不重合,不异面的直线
3.
两条相交直线都在平面
内且都不在平面
内. 命题甲:
和
中至少有一条与
相交; 命题乙:平面
和
相交,则甲是乙的
( )
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且必要条件 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4. 用适当的符号填空:若则
.
5. 不重合的三条直线,若相交于一点,则最多能确定 个平面; 若共有两个交点,最多能确定 个平面; 若共有三个交点,最多能确定 个平面.
6.
已知直线与三条平行直线
都相交,求证:这四条直线共面.
7. 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于三条直线,若这三条交线不互相平行,:求证它们必交于一点.
8. 已知△ABC的三个顶点都不在平面内,它的三边
延长后分别交平面
于
.求证:
在同一条直线上.
答案
【知识在线】
1.A 2.B 3.C 4.B
【训练反馈】
1.C 2.D 3.C 4. 5.3,2,1 6.先由
确定一个平面
,证
、
; 同理可证
共面于平面
.由
确定一个平面知
重合. 7.设
,
.由
得
. 于是
8.设法证明
是平面
和平面
的公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