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高二下学期数学测试(一)

2014-5-11 0:19:09下载本试卷

二下学期数学测试(一)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

1.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在下列条件中,可判定平面平行的是( D )

    A.内两条直线,且

    B.都垂直于平面

    C.内不共线三点到的距离都相等

    D.是两条异面直线,,且

2.正六棱柱ABCDEF-A1B1C1D1E1F1的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则这个棱柱的侧面对角线E1D与BC1所成的角是(B)

    A.90°          B.60°          C.45°          D.30°

3.已知直线和平面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C  )

    A.                B.

 C.               D.

 
4.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4,CC1=2,则直线BC1和平面DBB1D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C  )

    A.      B.     C.      D.

5.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四棱柱,截法不同,所得截面的形状不一定相同,在各种截法中,边数最多的截面的形状为( C )

A.四边形      B.五边形      C.六边形     D.八边形

6.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是三棱锥为正三棱锥的( A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不充分不必要条件

 

7.点到曲线(其中参数)上的点的最短距离为      (   B )

A.            B.            C.          D.

8.与椭圆共焦点,且两准线间的距离为的双曲线方程为(A)A.  B.  C.  D.

9.如图,是正方形,平面

,则所成的度数   ( C  )

A.30°      B.45°     

  C.60°      D.90°

10.若点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则的最大值是   (  C )

A.        B.        C.     D.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题号

8

9

10

答案

D

B

C

C

C

A

B

A

C

C

 
二.填空题

11.在中,的中点,

,则异面直线

的距离为       ;2

12.在30°二面角的一个面内有一条直线与二面角的棱成30°角,则此直线与二面角的

另一个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13.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为8,长、宽、高的和为14,则它的全面积为  132   .

14.在△ABC中,∠ABC=90°,AB=BC=a,BD⊥AC于D,以BD为棱折成直二面角

A—BD—C,P是AB上的一点,若二面角P—CD—B为,则AP=    .

三.解答题:

15.直四棱柱的侧棱底面是边长 的矩形,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平面; 

(Ⅱ)求二面角 的大小。 

(Ⅰ)证明:∵EC1D1的中点,∴C1E=D1E=a,又由直四棱柱的性质得BC⊥面CC1D1D

EC=a,BE=a,DE=a,又BD=a,

∴△BDE是直角三角形,△DEC也是直角三角形,∴DEEC,DEBE,∴DE⊥面BEC,又DE平面BDE ∴平面BCE⊥平面BDE                 4分

(Ⅱ)解:取CD的中点E′ ∴EE′⊥面ABCD,∴△BED在面AC内的射影是

EBD,设二面角EBDC的大小为θ,∴cosθ= 

又∵SBDE=DE·BE=a2SBED=a2,

∴cosθ= ∴θ=arccos                    8分

16.如图,正三棱柱AC1中,AB=2,D是AB的中点,E是A1C1的中点,F是B1B中点,异面直线CF与DE所成的角为90°.

 
  (1)求此三棱柱的高;

  (2)求二面角C—AF—B的大小.

 
解:(1)取BC、C1C的中点分别为H、N,连结HC1

连结FN,交HC1于点K,则点K为HC1的中点,因

FN//HC,则△HMC∽△FMK,因H为BC中点

BC=AB=2,则KN=,∴

则HM=,在Rt△HCC1,HC2=HM·HC1

解得HC1=,C1C=2.

另解:取AC中点O,以OB为x轴,OC为y轴,按右手系建立空间坐标系,设棱柱高为h,则C(0,1,0),F(),D(),E(0,0,h),

,由CF⊥DE,得,解得h=2.

 


  (2)连CD,易得CD⊥面AA1B1B,作DG⊥AF,连CG,

由三垂线定理得CG⊥AF,所以∠CGD是二面角C—AF—B

的平面角,又在Rt△AFB中,AD=1,BF=1,AF=

从而DG=∴tan∠CGD=

故二面角C—AF—B大小为arctan.

17.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C是正三角形,∠PCA=90°,D是PA的中点,二面角P—AC—B为120°,PC=2,AB=2. 取AC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BD交z轴于点E.

 
(I)求B、D、P三点的坐标;

(II)求BD与底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I)∵O是AC中点,D是AP的中点,

 

    ∵∠PCA=90°  ∴AC⊥OD.

又∵△ABC为正三角形, ∴BO⊥AC.

∴∠BOD为二面角P—AC—B的平面角,

∴∠BOD=120°,

∵OB=Absin60°=3,∴点B的坐标为(3,0,0)…………………………2分

延长BO至F使OF⊥BF,则OF=ODcos60°=,DF=ODsin60°=

∴点D的坐标为.……………………………………………………4分

设点P的坐标为(xyz),

∴点P的坐标为()………………………………………………6分

(II)∵ BD在平面ABC上的射影为BO,

∴∠OBD为BD与底面ABC所成的角.………………………………………8分

∴ BD与底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0分

18.直三棱柱的侧棱,底面中,

  (1)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2)求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

答案:(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