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抽样测试高二数学试卷

2014-5-11 0:19:09下载本试卷

抽样测试高二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在等比数列{an}中,若a3、a9是方程3x2–11x+9=0的两个根,则a6等于( )

  (A)3    (B)±3    (C)±Ö3    (D)-Ö3

(2)直线3x–4y+5=0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A)3x+4y–5=0       (B)3x+4y+5=0

(C)–3x+4y–5=0       (D)–3x+4y+5=0

(3)圆x2+y2=1上的点到直线3x+4y–25=0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

  (A)6    (B)4     (C)5      (D)1

(4)一个凸多边形的各内角的度数成等差数列,最小的是100°,最大的是14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6    (B)8      (C)10     (D)12

(5)如果方程x2+ky2=2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A)(0,+¥)  (B)(0, 2)    (C)(1, +¥)    (D)(0, 1)

(6)设x>0,y>0,A = x/(x+1),B = (x+y)/(x+y+1),则( )

  (A)A>B  (B)A=B  (C)A<B   (D)A、B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7)=( )

  (A)0    (B)1/2     (C)2     (D)1

(8)不等式log1/2[Ö(x–3)–2] > 0的解集为()

  (A){xx<12}  (B){x7<x<12} (C){xx>7}  (D){xx>12}

(9)已知直线l的倾角为q,满足p/6 < q < 2p/3,则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

(A)(–Ö3/3, Ö3/3)      (B)(–¥,–Ö3/3)∪( Ö3/3, +¥)

(C)(–¥, –Ö3)∪( Ö3/3, +¥)    (D)(–¥,–Ö3/3)∪( Ö3/, +¥)

(10)椭圆x2/45+y2/20 = 1的两个焦点为F1、F2,P为椭圆上一点,若PF1^PF2,则PF1- PF2=( )

  (A)2Ö5    (B)Ö5      (C)20     (D)4Ö5

二、填空题

(11)在等差数列{an}中,a1+a2=30,a3+a4=120,则a5+a6=________.

(12)已知椭圆x2/25+y2/16=1上一点P到椭圆的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则点P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______.

(13)过点M(2, 1)与原点的距离为2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

(14)如果g (x) = f (x)+1 的最大值为1,则 f (x) 的最大值为____.

三、解答题

(15)已知a、b∈R+,且a+b=1,求证:

(Ⅰ)ab≤1/4;

(Ⅱ)1/a2+1/b2≥8.

(16)解不等式 x > 1/(x–1).

(17)已知A(0, 0),B(4, 8),C(6, – 4),点M在线段AB上,点N在

线段AC上,若AM:MB=3:1,△ABC的面积等于△AMN的2倍,求直线MN的方程.

(18)甲,乙两人连续6年对某县农村养鸡业规模进行调查,调查后提供了两个不同的信息图:

甲调查表明:从第一年平均每个养鸡场生产1万只鸡上升到第六年平均每个养鸡场生产2万只鸡,如图甲;乙调查表明:由第一年养鸡场有30个减少到第六年有10个,如图乙.

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Ⅰ)第六年这个县的生产鸡数比第一年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说明理由.

(Ⅱ)设第n年平均每个养鸡场生产只数为an,第n年的养鸡场个数为bn,写出an,bn的解析式(用n表示,1≤n≤6,n∈N)

(Ⅲ)在这6年内,哪一年该县的生产鸡数的规模最大?说明理由.

(19)在数列{an}中,已知a1 = 5,当n≥2 (n∈N)时,an = a1+a2+ · · · +an-1.

(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求证:1/a1+1/a2+ · · · +1/an < 3/5.

(20)已知椭圆x2/a2+y2/b2=1的长轴两端点A、B,过焦点

F作弦PQ垂直于长轴AB.求证:不论a、b如何变化,

总有∠APB≠120°.

答案

一、       选择题 CBBAD CCBCA

二、       填空题(11)210; (12)7; (13)x=2或3x+4y–10=0; (14)2.

三、       解答题(15)略;  (16){xx<1或x>(1+Ö5)/2};      (17)26x+3y–96=0;

(18)(Ⅰ)减少;(Ⅱ)an=0.2n+0.8,bn=34– 4n;(Ⅲ)第2年;

(19)(Ⅰ);(Ⅱ)略;  (2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