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重庆市重点中学高二、上期期末数学测试题及答案

2014-5-11 0:19:09下载本试卷

重庆市重点中学05-06年度高二、上期期末数学测试题及答案

(满分150分,120钟完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ab为实数,则a>b>0(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05全国卷II文第6)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A)        (B)        (C)        (D)

3..以原点为圆心,且截直线3x+4y+15=0所得弦长为8的圆的方程是( )

A  B=25  C=4  D=16

4..2005江苏卷第6题)

抛物线y=4上的一点M到焦点的距离为1,则点M的纵坐标是(   )

  ( A )       ( B )       ( C )       ( D ) 0

5. a,b,c分别是△ABC中,∠A,∠B,∠C所对边的边长,则直线sinA·x+ay+c0bx-sinB·y+sinC0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重合

C.垂直      D.相交但不垂直

6.(2005全国卷III理第10题,文第10)

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过F2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若△F1PF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A       (B    (C  (D

7设函数f(x)=ax2+bx+c(a>0),满足f(1-x)=f(1+x),则f(2x)与f(3x)的大小关系是(  )

A.f(3x)>f(2x)          B.f(3x)<f(2x)

C.f(3x)≥f(2x)         D.f(3x)≤f(2x)

8.已知集合,集合

那么中( 

  A.不可能有两个元素  B.至多有一个元素

  C.不可能只有一个元素  D.必含无数个元素

9.2005江苏卷第11题)

点P(-3,1)在椭圆的左准线上.过点P且方向为a=(2,-5)的光线,经直线=-2反射后通过椭圆的左焦点,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为(   )

  ( A )        ( B )      ( C )     ( D )

10.在上定义运算.若方程有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2005上海理第5题)

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它的一个焦点是,则双曲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

12.若函数能用均值定理求最大值,则需要补充的取值范围是           

13.已知的最大值为    

14.给出下列命题:①若,则 ②若ab0,则;③设A(m,m+1)B(2,m-1),则直线AB的倾斜角④如果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方程,则方程,的曲线是C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15.(2005重庆卷文第16)

已知B是圆F(F为圆心)上一动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BFP,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

16.(2005重庆卷理第16)

连接抛物线上任意四点组成的四边形可能是     (填写所有正确选项的序号).

    ①菱形          ②有3条边相等的四边形      ③梯形

    ④平行四边形     ⑤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3)解不等式:解关于的不等式: (其中

182005广东卷第17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上异于坐标原点O的两不同动点A、B满足(如图4所示).

(Ⅰ)求得重心G(即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的轨迹方程;

(Ⅱ)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12分)某人上午700时,乘摩托车以匀速V千米/时(4V20)A港出发到相距50千米的B港去,然后乘汽车以匀速W千米/时(30W100)B港向距300千米的C市驶去,要求在当天1600时至2100时这段时间到达C市.设汽车所需要的时间为X小时,摩托车所需要的时间为Y小时.

 (1)作图表示满足上述条件的XY的范围;

 (2)如果已知所要的经费:(元),那么VW分别是多少时所要的经费最少?此时需花费多少元?

20.(2005重庆卷文第21题,满分12)

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的右焦点为(2,0),右顶点为

  (1) 求双曲线C的方程;

  (2) 若直线l与双曲线C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且(其中O为原点),求k的取值范围。

21. 12分)已知二次函数,当时, .

1)求证:

2)若,求的表达式.

 

22.(2005重庆卷理第21题,满分12)

已知椭圆C1的方程为,双曲线C2的左、右焦点分别为C1的左、右顶点,而C2的左、右顶点分别是C1的左、右焦点。

  (1) 求双曲线C2的方程;

  (2) 若直线l与椭圆C1及双曲线C2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且lC2的两个交点AB满足(其中O为原点),求k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 ACBBD  610 DACAB 

二、填空题:11  12 13. 26  14. 15.  16.②③⑤

三、17.解解:

,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182005广东卷第17题)

解:(I)设△AOB的重心为G(x,y),A(x1,y1),B(x2,y2),  …(1

∵OA⊥OB ,,……(2)

又点A,B在抛物线上,有,代入(2)化简得

所以重心为G的轨迹方程为

(II

由(I)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AOB的面积存在最小值,存在时求最小值1

19.解:(1)依题意得:,又,所以,而,所以满足条件的点的范围是图中阴影部分:

  2作出一组平行直线为参数),由图可知,当直线经过点时,其在轴上截距最大,此时有最小值,即当时,最小此时

20. (2005重庆卷文第21题,满分12)

解:(Ⅰ)设双曲线方程为 

由已知得

故双曲线C的方程为

(Ⅱ)将

由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得

 ① ,则

于是  

由①、②得 

k的取值范围为

21.(1)由已知得

2)若,则为增函数,∴矛盾;若,则为减函数,∴与已知矛盾。所以,从而由解得.    

2239. (2005重庆卷理第21题,满分12)

解:(Ⅰ)设双曲线C2的方程为,则

故C2的方程为

(II)将

由直线l与椭圆C1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得

即       

.

由直线l与双曲线C2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

      

解此不等式得    

由①、②、③得

故k的取值范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