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第一学期调研测试试题
命题人:吴卫东、周德群、王康生、
黄春禄、张敏、丁凤桂等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纸上,其中考号的涂写务必从左面第1列开始.
2. 交卷时,只交答题纸.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14小题,共7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指定的横线上)
1.集合 ▲ .
2.“”是“
”的 ▲ 条件.
3.复数的值是 ▲ .
4.若向量的夹角为 ▲ .
5.为了了解高三学生的身体状况.抽取了部分男生的体重,将所得的数据整理后,画出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前3个小组的频率之比为1︰2︰3,第2小组的频数为12,则抽取的男生人数是 ▲ .
6.设、
满足条件
,则
的最小值 ▲ .
7.奇函数上是增函数,在区间[3,6]上的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1,则
= ▲ .
8.在ABC中,
,
,面积为
,那么
的长度为 ▲ .
9.设等差数列的等比中项,则
等于 ▲ .
10.以下伪代码:
Read x
If x≤2 Then
y←2x-3
Else
y←log2x
End If
Print y
表示的函数表达式是 ▲ .
11.四棱锥的顶点P在底面ABCD中的投影恰好是A,其三视图如图:
则四棱锥的表面积为 ▲ .
12.如下图,在一个边长为3 cm的正方形内部画一个边长为2 cm的正方形,向大正方形内随机投点,则所投的点落入小正方形内的概率是________.
13.设直线的方程为
,将直线
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直线
,则
的方程是
14.已知是不相等的两个正数,在
之间插入两组数:
和
,(
,且
,使得
成等差数列,
成等比数列.老师给出下列四个式子:①
;②
; ③
;④
;⑤
.其中一定成立的是 ▲ .(只需填序号)
二、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并将解答过程写在指定的方框内)
15.(14分)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2a-c)cosB=bcosC.
(Ⅰ)求角B的大小;
|

16.(15分)已知等腰梯形PDCB中(如图1),PB=3,DC=1,PB=BC=,A为PB边上一点,且PA=1,将△PAD沿AD折起,使面PAD⊥面ABCD(如图2).
(Ⅰ)证明:平面PAD⊥PCD;
(Ⅱ)试在棱PB上确定一点M,使截面AMC
把几何体分成的两部分;
(Ⅲ)在M满足(Ⅱ)的情况下,判断直线PD
是否平行面AMC.
17.(14分)已知过点A(0,1),且方向向量为,相交于M、N两点.
(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求证:;
(3)若O为坐标原点,且.
18.(16分)设常数,函数
.
(1)令,求
的最小值,并比较
的最小值与零的大小;
(2)求证:在
上是增函数;
(3)求证:当时,恒有
.
19.(本小题满分15分)设函数求证:
(1);
(2)函数在区间(0,2)内至少有一个零点;
(3)设是函数
的两个零点,则
20.(本题满分16分)设轴、
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分别是
、
,坐标平面上点
、
分别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
且
;②
且
.
(1)求及
的坐标;
(2)若四边形的面积是
,求
的表达式;
(3)对于(Ⅱ)中的,是否存在最小的自然数M,对一切
都有
成立?若存在,求M;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第Ⅱ部分 加试内容
(满分40分,答卷时间30分钟)
一、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求曲线与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2.某商品,根据以往资料统计,顾客采用的付款期数的分布列为
| 1 | 2 | 3 | 4 | 5 |
| 0.4 | 0.2 | 0.2 | 0.1 | 0.1 |
商场经销一件该商品,采用1期付款,其利润为200元;分2期或3期付款,其利润为250元;分4期或5期付款,其利润为300元.表示经销一件该商品的利润.
(1)求事件:“购买该商品的3位顾客中,至少有1位采用1期付款”的概率
;
(2)求的分布列及期望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从这4题中选做2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前两题记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3.(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所示,已知PA与⊙O相切,A为切点,PBC为割线,,弦CD∥AP,AD、BC相交于E点,F为CE上一点,且DE2=EF·EC.
(1)求证:ÐP=ÐEDF;
(2)求证:CE·EB=EF·EP;
(3)若CE : BE=3 : 2,DE=6,EF= 4,求PA的长.
4.(矩阵与变换)
已知曲线:
(1)将曲线绕坐标原点逆时针旋转
后,求得到的曲线
的方程;
(2)求曲线的焦点坐标和渐近线方程.
5.(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直线经过点
,倾斜角
,
(1)写出直线的参数方程;
(2)设与圆
相交与两点
,求点
到
两点的距离之积.
6.(不等式选讲)
设a、b、c均为实数,求证:+
+
≥
+
+
.
高三调研测试数学答案(08.1)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 {1,2,3} 2.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3. 2 4. 5. 48 6. 4 7.
8.
9.4 10.
11.
12.
13.
14.①②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计算步骤或推理过程.
15.解:(I)∵(2a-c)cosB=bcosC,
∴(2sinA-sinC)cosB=sinBcosC.……………………………………………2分
即2sinAcosB=sinBcosC+sinCcosB
=sin(B+C)
∵A+B+C=π,∴2sinAcosB=sinA.…………………………………………4分
∵0<A<π,∴sinA≠0.
∴cosB=.…………………………………………………………………5分
∵0<B<π,∴B=.…………………………………………………………6分
(II)=4ksinA+cos2A.…………………………………………………………7分
=-2sin2A+4ksinA+1,A∈(0,)……………………………………10分
设sinA=t,则t∈.
则=-2t2+4kt+1=-2(t-k)2+1+2k2,t∈
.…………………………12分
∵k>1,∴t=1时,取最大值.
依题意得,-2+4k+1=5,∴k=.……………………………………………………14分
16.(I)证明:依题意知:
|

…4分
(II)由(I)知平面ABCD
∴平面PAB⊥平面ABCD. …………5分
在PB上取一点M,作MN⊥AB,则MN⊥平面ABCD,
设MN=h
则
…………8分
要使
即M为PB的中点. …………10分
(Ⅲ)连接BD交AC于O,因为AB//CD,AB=2,CD=1,由相似三角形易得BO=2OD
∴O不是BD的中心……………………10分
又∵M为PB的中点
∴在△PBD中,OM与PD不平行
∴OM所以直线与PD所在直线相交
又OM平面AMC
∴直线PD与平面AMC不平行.……………………15分
17解:(1)
……………………2分
由
……………………5分
……………………9分
……………………11分
……………………12
……………………14分
18.解(Ⅰ)∵,
∴,
……2分
∴,
∴,令
,得
,
……4分
列表如下:
| | 2 | |
| | 0 | |
| | 极小值 | |
∴在
处取得极小值
,
即的最小值为
. ……6分
,
∵,∴
,又
,
∴.
……8分
证明(Ⅱ)由(Ⅰ)知,的最小值是正数,
∴对一切,恒有
,
……10分
从而当时,恒有
,
……11分
故在
上是增函数.
……12分
证明(Ⅲ)由(Ⅱ)知:在
上是增函数,
∴当时,
,
……13分
又,
……14分
∴,即
,
……15分
∴
故当时,恒有
.
……16分
19.证明:(1)
又
……………………2分
又2c=-3a-2b 由3a>2c>2b ∴3a>-3a-2b>2b
∵a>0 ………………………………………………4分
(2)∵f(0)=c,f(2)=4a+2b+c=a-c………………………………6分
①当c>0时,∵a>0,∴f(0)=c>0且
∴函数f(x)在区间(0,1)内至少有一个零点……………………8分
②当c≤0时,∵a>0
∴函数f(x)在区间(1,2)内至少有一个零点.
综合①②得f(x)在(0,2)内至少有一个零点…………………………10分
(3)∵x1,x2是函数f(x)的两个零点
则的两根
∴……………………………………12分
……………………………………15分
20.(本小题满分16分)
解:(1)
.……………………………………5分
(2)
,……………………………………………………10分
(3)
等
即在数列中,
是数列的最大项,所以存在最小的自然数
,对一切
都有
<M成立. …………………………16分
第Ⅱ部分 加试内容
一、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解 函数的零点:
,
,
.…………………4分
又易判断出在内,图形在
轴下方,在
内,图形在
轴上方,
所以所求面积为………10分
2. 解 (1)由表示事件“购买该商品的3位顾客中至少有1位采用1期付款”.
知表示事件“购买该商品的3位顾客中无人采用1期付款”
,
.…………4分
(2)的可能取值为
元,
元,
元.
,
,
.
的分布列为
| | | |
| | | |
(元).……………………10分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从这4题中选做2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前两题记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3.
解 (1)∵DE2=EF·EC,
∴DE : CE=EF: ED.
∵ÐDEF是公共角,
∴ΔDEF∽ΔCED. ∴ÐEDF=ÐC.
∵CD∥AP, ∴ÐC=Ð P.
∴ÐP=ÐEDF.……………………3分
(2)∵ÐP=ÐEDF, ÐDEF=ÐPEA,
∴ΔDEF∽ΔPEA. ∴DE : PE=EF : EA.即EF·EP=DE·EA.
∵弦AD、BC相交于点E,∴DE·EA=CE·EB.∴CE·EB=EF·EP.………6分
(3)∵DE2=EF·EC,DE=6,EF= 4, ∴EC=9.
∵CE : BE=3 : 2, ∴BE=6.
∵CE·EB=EF·EP,∴9×6=4×EP.解得:EP=.
∴PB=PE-BE=, PC=PE+EC=
.
由切割线定理得:PA2=PB·PC,
∴PA2=×
.∴PA=
.……………………10分
4. 解 (1)由题设条件,,
,即有
,
解得,代入曲线
的方程为
。
所以将曲线绕坐标原点逆时针旋转
后,得到的曲线是
。………5分
(2)由(1)知,只须把曲线的焦点、渐近线绕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
后,即可得到曲线
的焦点坐标和渐近线方程。
曲线的焦点坐标是
,渐近线方程
,
变换矩阵
,
,
即曲线的焦点坐标是
。而把直线
要原点顺时针旋转
恰为
轴与
轴,因此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为
和
。……………………10分
5. 解 (1)直线的参数方程为,即
.………………5分
(2)把直线代入
,
得,
,
则点到
两点的距离之积为
.……………………10分
6. 证明: ∵a、b、c均为实数,
∴(
+
)≥
≥
,当a=b时等号成立;……………………4分
(
+
)≥
≥
,当b=c时等号成立;……………………6分
(
+
)≥
≥
.……………………8分
三个不等式相加即得+
+
≥
+
+
,
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10分
(若有不同解法,请相应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