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

2.“x>1”是“x2>x”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向量 ( )
A.垂直 B.不垂直也不平行C.平行且同向 D.平行且反向
4.不等式的解集是 ( )
A. B.R
C. D.
5.函数的图象 ( )
A.关于点对称 B.关于直线
对称
C.关于点对称 D.关于直线x=
对称
6.数列的前n项和为 ( )
A. B.
C.
D.
7.在直线y=-2上有一点P,它到点A(-3,1)和点B(5,-1)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点P的坐标是 ( )
A.(1,-2) B.(3,-2) C.(-3,-2) D.(5,-2)
8.实数x,y满足不等式的取值范围是 ( )
A.[-1,1] B.
C. D.
9.对于0<a<1,给出下列四个不等式:(1)
(2)其中成立的是( )
A.(1)和(3) B.(1)和(4) C.(2)和(3) D.(2)和(4)
|

A.7 B.8 C.9 D.10
11.过点(2,1)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的直线有 (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12.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m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
A.(1,2) B.(2,3) C.(3,4) D.(2,4)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函数的递增区间是
14.已知圆的方程为,如果直线
与该圆无公共点,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15.如果数列{an}满足a1,a2-a1,a3-a2,…,an-an-1是首项是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则an=
16.点O在△ABC内部,且满足,则△ABC面积与凹四边形ABCO的面积之比为
三、解答题(共74分)
17.(13分)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
(1)当a=1时,求该不等式的解集;
(2)当a>0时,求该不等式的解集.
18.(13分)
已知△ABC中,,设
的夹角θ.
(1)求θ的取值范围;
(2)求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9.(12分)
设集合,若
,求k的取值范围.
20.(12分)
|

(1)求⊙O与⊙C公切线的长;
(2)求⊙O与⊙C公切线的方程.
21.(12分)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2,nan+1=sn+n(n+1).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如果对一切正整数n都有
,求t的最小值.
22.(12分)
已知
(1)若k=2,求方程的解;
(2)若关于x的方程上有两个解
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14.
15.
16.5:3
三、解答题(共74分)
17.(13分)解:原不等式化为:
(1)当a=1时,该不等式的解集为(1,2);
(2)当a>0时,原不等式化为:. 当0<a<2时,解集为(1,
);
当a=2时,解集为;当a>2时,解集为(
,1).
18.(13分)解:(1)由已知条件得:
(2)
由,
∴,即函数的最大值为0,最小值为-1
19.(12分)解:易知:,
设
故方程
要使AI B,需
,只需
20.(12分)解:(1)⊙O和⊙C公切线的长为
(2)由分点公式求得直线OC与公切线交点P(2,4),
设公切线的方程为,由相切,
圆心O到公切线的距离
∴一条公切线的方程为 ;另外还有一条公切线斜率不存在,其方程为x=2.
21.(12分)解:(1)∵
二式相相减得
又a1=2,a2=4 ∴an=2n (n≥1)
(2)由(1)知,下面讨论数列的单调性.
∵
∴b1<b2=b3且b3>b4>b5>L,故bn有最大值
∴如果对一切正整数n都有,即t的最小值是
.
22.(12分)解:(1)当k=2时,
②当
解得 ,舍去,
所以x=
②当,
解得
由①②得当k=2时,方程
(2)解:不妨设
因为
所以是单调函数,故
上至多一个解,
若
由;
由;
故当上有两个解.
因为
消去k得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