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
高三第二次数学(理)统考试题
赖 敬 华
2006. 9. 26.
一,选择题(125=60)
1已知集合{
},
{
},下列法则不能构成
到
的映射是( )
2不等式的解集是( )
{
}
{
且
}
{
且
或
=1 或
=3}
{
且
或
=1 或
=3}
3若 ,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
4设{
},
{
},若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 )
5设是实数,则
是“
的( )
充分不必要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
必要不充分条件,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已知,则
的值为( )
7已知则函数
的值蜮为( )
8不等式的解集是( )
9设是实数,
则
的最小值是( )
10已知,则
的值域是( )
11已知定义在上的奇函数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若
的内角
满足
则
的取值范围( )
12当不等式
恒成立,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 )
,
二填空题
13若则
----------------
14若不等式的解集是
且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15若不等式在
范围内恒成立,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16平面上点满足
则
的最小值:—————
三解答题
17(12分)已知
求(1)的值。(2)
的值。
18(12分)已知函数若不等式
在
上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19(12分)设是定义在
上的奇函数,若
时有
(1) 用定义证明在
上是增函数;(2)解不等式:
20(12分)已知函数的导数
满足
常数
为方程
的实数根。
(1) 求证:当时,总有
成立。
(2) 对任意满足
求证:
21(12分)已知函数
(1)
若求证:
(2)
若不等式,
时,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2(14分)设是函数
(
的一个极大值点,
(1)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2)求
的增区间。
(3)设若存在
使得
成立。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高三(理)答案
一、CDCCA,CDCAB,DC
二、13 — 14
15
16
三、解答题部分
17、(1)+
=
=
18、解:在[1、4]上恒成立。
设即
在[1,2]上恒成立
设
19、(1)证明:任取,则:
由已知
即在[-1,1]上为增函数
(2)在[-1,1]上为增函数
解得
20、证明:(1)令为增函数
又
当时,
即
(2)不妨设为增函数,即
令)
所以为减函数,即
方法2
(1)点
两点的斜率为
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存在一点
使得
当不等式显然成立
当
又
综上得
21、(1)设
在
上是增函数
所以既
成立。
(2)原不等式等价于
令
令
列表如下:
x | -1 | (-1,0) | 0 | (0,1) | 1 |
| 0 | + | 0 | — | 0 |
| 极小值 |
| 极大值 | ↘ | 极小值 |
当时,
令,则
在[-1,1]为非负正数
得
或
22、解:
令 则
| | | | 3 | |
| - | 0 | + | 0 | - |
| ↘ | 极小值 | ↗ | 极大值 | ↘ |
(1) 时, 函数
取得极大值
时,
即
时,
即
即
↗
而所求的
的取值范围是
,
(2)由(1)知在
上是增函数。
(3)当故
在[0、3]上为增函数。
故在[0、3]上的值域为
而在[0、3]上为增函数,所以
的值域为
=
由假设知
故的取值范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