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届高三理科数学模拟题
武穴中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则n等于( )
A.4 B.5 C.6 D.7
2.一个球的直径为6,则此球的体积为( )
A. B.
C.
D.
3.设、
是不同的直线,
、
、
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1)
(2)(3)
(4)
,其中,假命题是
A、(1)(2) B、(2)(3) C、(1)(3) D、(2)(4)
4.已知空间向量(1,0),
(2,k),
,则k的值为( )
A. B.
C.
D.
5.已知直线是函数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则函数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
A、 B、
C、
D、
6.曲线y = 2x3 + x,在点P(1,a)处的切线方程是( )
A. B.
C. D.
7.已知等差数列的前
项的和为
,且
,
,则过点
和
的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的坐标是
A、
B、
C、
D、
8.函数,则不等式
的解集是( )
A. B.
C. D.
9.若如图,正方形
的顶点
,
,顶点
位于第一象限,直线
将正方形
分成两部分,记位于直线
左侧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则函数
的图象大致是
![]() |
A、
B、
C、
D、
10.极限的值为( )
A.2 B.1 C. D.0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1.直线交于A、B两点,点A(2,1),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则
_______________.
12.已知点P(x,y)在曲线上运动,作PM垂直x轴于M,则△POM(O为坐标原点)的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
13. 从某社区65户高收入家庭,280户中等收入家庭,105户低收入家庭中选出100户调查社会购买力的某一项指标,应采用的最佳抽样方法是______________.
14.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___.
15.用5种颜色将一个正五棱锥的各面涂色,五个侧面分别编有1、2、3、4、5号,而有公共边的两个面不能涂同一种颜色,则不同的涂色的方法数为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已知函数
(1)求的单调增区间
(2)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在区间
上的图象。
17.(1)某车场有一排16个停车位,现要停12辆汽车,求:事件“恰有四个空位连在一起发生的概率.
(2)从5男4女中选3位代表去参观学习,求3个代表中至少有一个女同志的概率.
(均用数字作答)
18、已知函数,设
,
(1)求,
的表达式,并猜想
的表达式(直接写出猜想结果)
(2)若关于的函数
在区间
上的最小值为6,求
的值。
(符号“”表示求和,例如:
。)
19、如图,梯形中,
,
,
是
的中点,将
沿
折起,使点
折到点
的位置,且二面角
的大小为
(1)求证:
(2)求直线与平面
所成角的大小
(3)求点到平面
的距离
20、已知点
是圆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
作
轴于点
,设
(1)求点的轨迹方程
(2)求向量和
夹角的最大值,并求此时
点的坐标
(3)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并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你的结论。
21.设x1、x2是函数的两个极值点.
(1)若,求证:
;
(2)如果,求b的取值范围;
(3)如果时,求函数
的最大值h(a).
数学试题参考答案(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2.B 3.D 4.C 5.B 6.B 7.B 8.A 9.C 10.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7 12. 13.分层抽样
14.0 15.1200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
函数
的单调增区间为
(2)图象(略)
17.解:(1) 16个停车位停12辆车有种························································ 2分
而发生四个空位连在一起的情况数为m = 13种············································· 2分
故所求的概率········································································· 2分
(2) 从9人中选三位代表有种·································································· 2分
而至少有一位女同志有种····································· 3分
故所求概率······································· 2分
18.(1),
,
猜想
(2),
(A)当,即
时,函数
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
当
时,
,即
,该方程没有整数解
(B)当,即
时,
,解得
,综上所述,
19、(1)连结交
于
,连结
,
,
,又
,
,
,即
平分
,
是正三角形,
,即
,
,
,
(2)过作
于
,连结
,设
,则
,
,
,
,
就是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
是二面角
的平面角,
,在
中,
,
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是
(3),
在平面
外,
,
点到面
的距离即为点
到面
的距离,过点
作
,垂足为
,
,
,
,
的长即为点
到面
的距离,菱形
中,
,
,
,
,
20、解:(1)设,
,则
,
,
(2)设向量与
的夹角为
,则
令,则
当且仅当时,即
点坐标为
时,等号成立。
与
夹角的最大值是
21.解:由已知:········································································ 1分
故的两根········································································· 1分
(1) 由于由于
·················································································································· 1分
①×(– 3)+②得:4a –
2b > 0 ∴ ······································· 1分
(2) 由韦达定理
故················································ 1分
当
这时,由
即为增函数(也可用求导法来证),故
···················································································································· 2分
当也为增函数
故这时,·································································· 1分
综上,b的取值范围是······················································ 1分
(3) ∵
∴ ······································· 1分
∵ ∴
∴ ····························· 1分
当且仅当等号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