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高三数学毕业班模拟练习理科

2014-5-11 0:19:34下载本试卷

钦州市大寺中学2007届高三毕业班数学[理]模拟练习(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复数                                     

    A.         B.        C.         D.

2.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A,函数的定义或为B,则

    A.         B.        C.         D.

3.将函数的图象按向量a平移后,得到的图象,则 

    A.a=(1,2)    B.a=(1,-2)   C.a=(-1,2)   D.a=(-1,-2)

4.在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                               

    A.240           B.15            C.-15          D.-240

5.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是:

1

3

5

0.2

0.6

则其数学期望等于

A.1        B.         C.      D.3

6.某班上午要上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各一节,体育课既不在第一节也不在第四节,共有不同的排法数为

A.24        B.22        C.20        D.12

7.数列中,已知对任意正整数,则等于                             

A.(2n-1)2              B.(2n-1)    C.(4n-1)     D.4n-1

8.设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与右准线的三角形区域(包含边界)为DPxy)为D内一个动点,则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                 

    A.-2           B.        C.0            D.

9.已知函数,则f(一3)与f(2)的大小关系是 

A.f(一3)<f(2) B.f(一3)> f(2)  C.f(一3)= f(2)  D.不能确定

10.有一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6,有三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如图所示.如果记3的对面的数字为m,4的对面的数字为n,那么m+n的值为

   A.3             B.7            C.8            D.11

 


11.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同时满足条件:(1);(2),且;(3)当时,.若的反函数是,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

12.AB两位同学各有3张卡片,现以投掷均匀硬币的形式进行游戏,当出现下面向上时A赢得B一张卡片,否则B赢得A一张卡片。如果某人已赢得所有卡片,则游戏终止。那么恰好掷完5次硬币时游戏终止的概率是     

    A.           B.          C.           D.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在△ABC中,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且满足则角A的大小是        .

14.设(3x-1)n=a0+a1x+a2x2+…+anxn,已知a0+a1+a2+…+an=128,则a2=        

15.在等差数列中,现从的前10项中随机取数,每次取出一个数,取后放回,连续抽取3次,假定每次取数互不影响,那么在这三次取数中,取出的数恰好为两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的概率为       (用数字作答).

16.定义在(-1,1)上的函数的取值范围为             .

三.解答题(第17、18、19、20、21题每题12分,第22题14分,共74分)

17.已知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

(Ⅰ)求实数的值;(Ⅱ)解关于的不等式.

18.在△ABC中,∠A、∠B、∠C的对边的边长分别为a、b、c,且a,b,c成等比数列.

  (1)求角B的取值范围;

  (2)若关于角B的不等式恒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

19.如图, 正方形ABCDABEF的边长均为1,且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GBC的中点.

(Ⅰ)求点G到平面ADE的距离;

(Ⅱ)求直线AD与平面DEG所成的角;

     

20.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且当时,满足

(I)判断函数上的单调性,并说明理由;

(II)已知N*证明:

21.设,定点Fa,0),直线l :x=-ax轴于点H,点Bl上的动点,过点B垂直于l的直线与线段BF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M.

  (I)求点M的轨迹C的方程;

  (II)设直线BF与曲线C交于PQ两点,证明:向量的夹角相等.

22.已知函数(x≥4)的反函数为,数列满足:a1=1,,(N*),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Ⅰ)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Ⅱ)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钦州市大寺中学2007届高三数学[理科]模拟练习(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D

A

D

D

C

B

A

C

B

D

二.填空题

13.;14.-189;15.;16.

三.解答题

17.(Ⅰ)由条件知

,即   ┅┅┅┅┅┅┅4分

(Ⅱ)

,即

 ( )               ┅┅┅┅┅8分

①当m>-1 时   ┅┅┅9分

②当m=-1 时  ()为          ┅┅┅┅┅10分

③当m<-1 时 , ()为

             ┅┅┅┅┅12分

18.(1)

当且仅当a=b=c时,(5分)

(2) 

∵不等式恒成立,

 ,故m的取值范围为(12分)

19.(Ⅰ)∵BCADADADE,

∴点G到平面ADE的距离即点B到平面ADE的距离.

BFAEH,则BFAE,又BFAD

BH即点B到平面ADE的距离.………………………(2分)

在Rt△ABE中,

∴点G到平面ADE的距离为.…(4分)

(Ⅱ)设DE中点为O,连OG, OH

OH ADBG AD

∴四边形BHOG为平行四边形.………………………(6分)

GOBH

由(Ⅰ)BH⊥面ADE,∴GO⊥面ADE.………………………(8分)

GODEG.∴面DEG⊥面ADE

∴过点AAMDEM,则AM⊥面DEG

为直线AD与平面DEG所成的角.………………………(10分)

在Rt△ADE中,.∴

∴直线AD与平面DEG所成的角为.………………………(12分)

20.1……………………………………2

       所以当时,

         …………………………4

因此函数上是单调递减函数。…………………6

  2  

    ……………………………………8

   

  内为减函数…………………10

 

      …………………12

其它参考方法:

 21.(I)解:连接MF,依题意有MF=MB,…………………………………………3分

所以动点M的轨迹是以F,0)为焦点,直线l: x=-为准线的抛物线,

所以C的方程为………………………………………………5分

  (II)解:设P,Q的坐标分别为

     依题意直线BF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设直线BF的方程为

     将其与C的方程联立,消去y

     ,故………8分

记向量

因为

所以……11分

同理

因为

所以即向量的夹角相等。……………………14分

22.(Ⅰ)∵(x≥4),

(x≥0),  ……………………………………(2分)

N*).  ……………………………(4分)

∴数列是以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6分)

 (Ⅱ)由(Ⅰ)得:,即N*).  …(8分)

b1=1,当n≥2时,

    

因而N*.  ……………………………(10分)

        ①

    ②

①-②,得

 

.又

.   ……………………………(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