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2)— 《数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互不相等的实数、
、
成等差数列,
、
、
成等比数列,且
,
则= ( )
A.4 B.2 C.-2 D.-4
2.已知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中奇数项之和15,偶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是 ( )
A.5 B.4 C.3 D.2
3.在等差数列中,已知
则
等于 ( )
A.40 B.42 C.43 D.45
4.在等差数列{an}中,若aa+ab=12,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则SN的值为 ( )
A.48 B.54 C.60 D.66
5.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则= ( )
A. B. C. D.
6.设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
,
,则
( )
A. B.
C.
D.
7.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且A、B、C三点共线
(该直线不过原点O),则S200= ( )
A.100 B.101 C.200 D.201
8.在等比数列中,
,前
项和为
,若数列
也是等比数列,则
等于
( )
A.
B.
C.
D.
9.设,则
等于 ( )
A. B.
C.
D.
10.弹子跳棋共有60棵大小相同的球形弹子,现在棋盘上将它叠成正四面体球垛,使剩下的弹子尽可能的少,那么剩下的弹子有 ( )
A.3 B.4 C.8 D.9
11.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
,令
,称
为数列
,
,……,
的“理想数”,已知数列
,
,……,
的“理想数”为2004,那么数列2,
,
,……,
的“理想数”为 ( )
A.2002 B.2004 C.2006 D.2008
12.一给定函数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
,由关系式
得到的数列
满足
,则该函数的图象是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数列{an}中,若a1=1,an+1=2an+3 (n≥1),则该数列的通项an= .
14.
.
15.在德国不莱梅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期间,某
商场橱窗里用同样的乒乓球堆成若干准“正
三棱锥”形的展品,其中第一堆只有一层,
就一个乒乓球;第2、3、4、…堆最底层(第
一层)分别按图4所示方式固定摆放.从第一
层开始,每层的小球自然垒放在下一层之上,
第n堆第n层就放一个乒乓球,以表示第n堆的乒乓球总数,则
;
(答案用n表示).
16.已知整数对排列如下,
则第60个整数对是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为Sn,
(1)求{an}的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bn}的各项为正,其前n项和为Tn,且,又
成等比数列,求Tn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数列、
、
满足:
,
(n=1,2,3,…),
证明:为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为等差数列且
(n=1,2,3,…)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其中
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
(1)若,求
;
(2)试写出关于
的关系式,并求
的取值范围;
(3)续写已知数列,使得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依次类推,把已知数列推广为无穷数列. 提出同(2)类似的问题((2)应当作为特例),并进行研究,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20.(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市去年11份曾发生流感,据统计,11月1日该市新的流感病毒感染者有20人,此后,每天的新感染者平均比前一天的新感染者增加50人,由于该市医疗部门采取措施,使该种病毒的传播得到控制,从某天起,每天的新感染者平均比前一天的新感染者减少30人,到11月30日止,该市在这30日内感染该病毒的患者总共8670人,问11月几日,该市感染此病毒的新患者人数最多?并求这一天的新患者人数.
21.(本小题满分12分)
等差数列中,
,公差
是自然数,等比数列
中,
.
(Ⅰ)试找出一个的值,使
的所有项都是
中的项;再找出一个
的值,使
的项不都是
中的项(不必证明);
(Ⅱ)判断时,是否
所有的项都是
中的项, 并证明你的结论;
(Ⅲ)探索当且仅当取怎样的自然数时,
的所有项都是
中的项,并说明理由.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中,
(n≥2,
),
(1)若,数列
满足
(
),求证数列{
}是等差数列;
(2)若,求数列{
}中的最大项与最小项,并说明理由;
(3)(理做文不做)若,试证明:
.
参考答案(2)
1.D.依题意有
2.C. ,故选C.
3.B. ∵等差数列中
,
∴公差
.
∴=
=42.
4.B. 因为,所以
=54,故选B.
5.A. 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且
所以,故选A.
6.B.,
,
将代入,得
,从而
.选B.
7.A. 依题意,a1+a200=1,故选A.
8.C.因数列为等比,则
,因数列
也是等比数列,则
即,所以
,故选择答案C.
9.D. f(n)=,选D.
10.B. 正四面体的特征和题设构造过程,第k层为k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化简通项再裂项用公式求和.依题设第k层正四面体为则前k层共有
,k最大为6,剩4,选B.
11.A.认识信息,理解理想数的意义有,
,选A.
12.A.函数认识数列 ,则函数在
上为凸函数,选A.
13.由,即
=2,所以数列{
+3}是以(
+3)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
+3=(
+3)
,
=
-3.
14.由,整体求和所求值为5.
15.
的规律由
,所以
所以
16.观察整数对的特点,整数对和为2的1个,和为3的2个,和为4的3个,和为5的4个,和n为的
n-1个,于是,借助估算,取n=10,则第55个整数对为
,注意横
坐标递增,纵坐标递减的特点,第60个整数对为
17.(1)由可得
,两式相减得
又 ∴
故{an}是首项为1,公比为3得等比数列 ∴
.
(2)设{bn}的公差为d,由得,可得
,可得
,
故可设
又由题意可得
解得
∵等差数列{bn}的各项为正,∴,∴
∴
18.必要性:设数列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则:
=
=
-
=0,
∴(n=1,2,3,…)成立;
又=6
(常数)(n=1,2,3,…)
∴数列为等差数列.
充分性:设数列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且
(n=1,2,3,…),
∵……① ∴
……②
①-②得:=
∵
∴……③ 从而有
……④
④-③得:……⑤
∵,
,
,
∴由⑤得:(n=1,2,3,…),
由此,不妨设(n=1,2,3,…),则
(常数)
故……⑥
从而……⑦
⑦-⑥得:,
故(常数)(n=1,2,3,…),
∴数列为等差数列.
综上所述:为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为等差数列且
(n=1,2,3,…).
19.(1).
(2),
,
当时,
.
(3)所给数列可推广为无穷数列,其中
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当
时,数列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研究的问题可以是:试写出关于
的关系式,并求
的取值范围.
研究的结论可以是:由,
依次类推可得
当时,
的取值范围为
等.
20.设第n天新患者人数最多,则从n+1天起该市医疗部门采取措施,于是,前n天流感病毒感染者总人数,构成一个首项为20,公差为50的等差数列的n项和,,而后30-n天的流感病毒感染者总人数,构成一个首项为
,公差为30,项数为30-n的等差数列的和,
依题设构建方程有,
化简,
或
(舍),第12天的新的患者人数为 20+(12-1)·50=570人.故11月12日,该市感染此病毒的新患者人数最多,新患者人数为570人.
21.(1)时,
的项都是
中的项;(任一非负偶数均可);
时,
的项不都是
中的项.(任一正奇数均可);
(2) 时,
的项一定都是
中的项
(3)当且仅当取
(即非负偶数)时,
的项都是
中的项.
理由是:①当时,
时,
,其中
是的非负整数倍,设为
(
),只要取
即(
为正整数)即可得
,
即的项都是
中的项;②当
时,
不是整数,也不可能
是的项.
22.(1),而
,∴
.
∴{}是首项为
,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2)依题意有,而
,
∴.对于函数
,在x>3.5时,y>0,
,在(3.5,
)
上为减函数. 故当n=4时,取最大值3. 而函数
在x<3.5时,y<0,
,在(
,3.5)上也为减函数.故当n=3时,取最小值,
=-1.
(3)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再证明
. ①当
时,
成立;
②假设当时命题成立,即
,当
时,
故当
时也成立,
综合①②有,命题对任意时成立,即
.
(也可设(1≤
≤2),则
,
故).
下证:
.
欢迎访问 http://www.k12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