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下学期高三一模拟测试数学试卷

2014-5-11 0:19:35下载本试卷

江苏省高邮中学2006~2007年度下学期高三一模拟测试

数学试卷2007.03.29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在一次实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n次独立重复实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Pn(k)=Cnk.Pk.(1-P)n-k

球的体积公式V=R3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一组数据的方差      

一、选择题(本大题翻工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A-B={x︱x∈A且xB }.若M={4,5,6,7,8},N={7,8,9,10},则M-N等于

A. {4,5,6,7,8,9,10}    B. {7,8}    C. {4,5,6,9,10}    D. {4,5,6}

2. 将函数的图象按向量平移后所得函数图象的解析式是

A. B.   C. D. 

3.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且,则   B  若  

C 若,则  D 若

4. 若数列是等差数列,,则等于

A. 24      B. 25     C. 26      D 27

5. 已知,是第二象限角,且,则的值为

A . 2     B. 3     C . -3     D -2

6. 设 , 则“”是“曲线为双曲线”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的菱形,AC与BD交于O,PO⊥平面

ABCD,PA=,则PB长度的取值范围为

A.B.C.D.

8.某企业要从其下属6个工厂中抽调8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课题攻关小组,每厂至少调1人,则这8个名额的分配方案共有(  )  A.21种  B.15种 C.36种 D.30种

9. 对于任意的x∈R, 不等式 2x2-a+3>0恒成立,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2    B. a≤2     C. a<3   D. a≤3

10. 对于函数,若将满足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则函数的零点有 ( )  A .0 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涂中横线上.

 
11.已知的展开式中x2的系数与的展开式中x3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cosθ=     .

12.若关于x的不等式      .

13.在军训期间,某校学生进行实弹射击.通过抽签,将编号为1~6的六名同学排到1~6号靶位,则恰有3名同学所抽靶位号与其编号相同的概率        

14.函数的最大值为        .

15.定义在R上的函数y=f(x)满足: f(-x)=-f(x), f(1+x)=f(1-x), 当x∈[-1,1]时, f(x)=x3,则f(2007)的值是       

16 设为椭圆的焦点,过且垂直于轴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若△为锐角三角形,则该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1)求

(2)设,且已知,求

18. 在多面体ABCDEF中,△ADE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EF∥平面ABCD,AB⊥平面ADE,AB=,EF=.(1)求证AB∥DC;(2)求直线BE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

(3)若DF⊥FC,求证DF⊥BC.

19. 已知动点M到点F.(1)求动点M的轨迹C的方程;(2)若过点E(0,1)的直线与曲线C在y轴左侧交于不同的两点A、B,点P(-2,0)满足,求直线PN在y轴上的截距d的取值范围.

20.

21. 已知函数对任意的实数都有.

(Ⅰ)记为等比数列,求的值.

(Ⅱ)在(Ⅰ)的条件下,设问:是否存在最大的整数,使

    得对于任意均有?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07届高邮中学高三迎一模适应考试数学试卷答案:

1-10 1.D  2.A  3.C   4.B  5.C  6.C  7.D  8.A  9.C 10.C

11.   12.-2   13.   14. 15.-1;  16.

17. 解:(1)由已知,

所以,由余弦定理,

(2)由(1),,所以

如果,所以

此时

19. 解:(1)设动点M的坐标为(x,y),由题设可知

∴动点M的轨迹C方程为

(2)设A(x1,y1),B(x2,y2),由题设直线AB的方程为:

消去y得:

由题意可得:解得……………(8分)

…(10分)

上为减函数.

………………(12分)

18.

21. 解:(Ⅰ)对于任意的均成立,

 

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2分)

不是等比数列,……(3分)

成等比数列,成等比数列,

,

 解得(8分)

(Ⅱ)在(Ⅰ)的条件下,…………(9分)

  

………(12分)且当时,均有

存在这样的能使对所有的成立.…………(14分)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