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文科学调研联考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
互斥,那么
如果事件、
相互独立,那么
如果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那么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
次的概率是
球的体积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
,其中
表示球的半径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 = {1,2,3,4,5,6,7},A = {3,4,5},B = {1,3,6},则A∩()等于 ( )
A.{4,5} B.{2,4,5,7} C.{1,6} D.{3}
2.函数y=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3.为了得到函数,
的图像,只需把函数
,
的图像上所有的点( )
A、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倍(纵坐标不变)
B、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倍(纵坐标不变)
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
D、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
4.以直线y= -x+1与坐标轴的交点为焦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
A x2=-4y或y2=-4x B x2=4y或y2=4x
C x2=2y或y2=2x D x2=2y或y2=-2x
5.若、
是两条不重合直线,
、
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则
∥
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 )
A ,
,
∥
且b∥
B
,
,且a∥b
C ,
,且
∥
D
∥
,
∥
,且a∥b
6.在等差数列中,
,
,若
,则
的最小值为( )
A 60 B 62 C 70 D 72
7.定义: ×
=
sin
,其中
为向量
与
的夹角,若
= 2,
= 5,
·
= – 6,则
×
=( )
A.-8 B. 8 C.8或 – 8 D.6
|
8.在某城市中,A、B两地有如图所示道路网,从A地到B地
最近的走法有( )种
A 8 B 9 C 10 D 12
9.将进货单价为8元的商品按10元一个销售时,每天可卖出100个,若此商品的销售单价每再涨1元,日销售量就减少10个,为了获取最大利润,此商品的销售单价应定为( )元
A 12 B 13 C 14 D 15
10. 一个三棱锥S-ABC的三条侧棱SA、SB、SC两两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为1,,3,已知该三棱锥的四个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 )
A 16π B 32π C 36π D 64π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某个班有45名学生,学校为了解他们的身体发育状况,决定分成男生、女生两部分采用分层抽样,现每个女生被抽取的概率为0.2 ,抽取了3 名女生,则男生应抽取 人
12. 已知变量、
满足
则z=x+y-2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13.若的展开式的第7项为
,则x=
14.曲线y=2x2上的点到直线y= -x-1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15.对于一切实数x,令[x]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则函数称为高斯函数或取整函数,如 f(2.1)=2;若
为数列
的前n项和,则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
求(1)sinα,cosα的值;(2)求的值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有A,B,C,D四个城市,它们都有一个著名的旅游点依此记为a,b,c,d把A,B,C,D和a,b,c,d分别写成左、右两列,现在一名旅游爱好者随机用4条线把左右全部连接起来,构成“一一对应”,已知连接一个城市与该城市的旅游点正确的得2分,连错的得0分
(1)求该旅游爱好者得分的可能值;
(2)将该旅游爱好者得k分的概率记为P (k), 求P (k)
18.(本小题满分14分)
在三棱锥S—ABC中,△ABC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平面SAC⊥平面ABC,SA=SC=2
,M、N分别为AB、SB的中点.
(1)证明:AC⊥SB;
(2)求二面角N—CM—B的大小;
(3)求点B到平面CMN的距离.
19.(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为
,
.
(1)求的值;
(2)若成等比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在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设直线经过点
,且与
轴交于点
(I)求直线的方程;
(II)如果一个椭圆经过点,且以点
为它的一个焦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III)若在(I)、(II)、情形下,设直线与椭圆的另一个交点为
,且
,当
最小时,求
对应的值。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为其图像上任意一点,过点
的切线的斜率
,且函数
有极小值1,
(1)求函数的表达式及其函数
的极大值.
(2)当-2≤x≤4时,讨论方程f(x)=m的解的个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 案 | A | C | C | B | C | B | B | C | C | A |
二、填空题
11 6
12 1
13
14 15
三、解答题
16(1)
………6分
又
………8分
(2)
………12分
17
(1) 该旅游爱好者得分的可能值为0分,2分,4分,8分 ………4分
(2)
k=0时, 连对的个数为0个,则 ………6分
k=2时, 连对的个数为1个,则 ………8分
k=4时, 连对的个数为2个,则 ………10分
k=8时, 连对的个数为4个,则 ………12分
18. 解:(1)取AC中点D,连结SD、DB.
∵SA=SC,AB=BC,
∴AC⊥SD且AC⊥BD,
∴AC⊥平面SDB,又SB
平面SDB,
∴AC⊥SB ………4分
(2)∵AC⊥平面SDB,AC平面ABC,
∴平面SDB⊥平面ABC.
过N作NE⊥BD于E,NE⊥平面ABC,
过E作EF⊥CM于F,连结NF,
则NF⊥CM.
∴∠NFE为二面角N-CM-B的平面角 ………6分
∵平面SAC⊥平面ABC,SD⊥AC,∴SD⊥平面ABC.
又∵NE⊥平面ABC,∴NE∥SD.
∵SN=NB,
∴NE=SD=
=
=
,
且ED=EB.
在正△ABC中,由平几知识可求得EF=MB=
,
在Rt△NEF中,tan∠NFE==2
,
∴二面角N—CM—B的大小是arctan2
………10分
(3)在Rt△NEF中,NF==
,
∴S△CMN=CM·NF=
,
S△CMB=BM·CM=2
-------------11分
设点B到平面CMN的距离为h,
∵VB-CMN=VN-CMB,NE⊥平面CMB,
∴S△CMN·h=
S△CMB·NE,∴h=
=
.
即点B到平面CMN的距离为
………14分
19
(1)当时,
,
当时,
.
是等差数列,
,
············4分
(2) ∵ ∴
∴ ∴ p=0 或
············6分
当p=0时,数列的公差为0与已知矛盾,所以 ∴
∵ ∴
············8分
∴ ∴
············10分
∴ =3
=3
上式相减得
∴
············14分
20
(1)
根据两点式得,所求直线
的方程为
即 。
直线
的方程是
……………4分
(2)解:设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一个焦点为
即
①…………6分
点
在椭圆
上,
②
由①②解得
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9分
(3)由题意得方程组
解得
或
当
时,
最小。
…………14分
21
………… 1分
………… 5分
………… 8分
(2)由(1)知f(x)在是增函数,(0,2)上是减函数,
易得m=1或时两个根;m
三个根;
或
一个解,其他无解 ………… 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