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综合测试题(5)
(理科)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P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若,则P是△ABC的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2.直线l经过A(2,1)、B(1,m2)(m∈R)两点,那么直线l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已知则
的值等于( )
A.0 B. C.
D.9
4.已知=( )
A. B.
C.
D.
5.在R上定义运算:
.若不等式
对任意实数
成立,则
的取值范围 ( )
A. B.
C.
D.
6.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
的图象作下列变换,其中正确的变换是 ( )
A.先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短原来的再按向量(
)平移
B.先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短原来的再按向量(
)平移
C.先按向量()平移,再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短原来的
D.先按向量()平移,再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短原来的
7.设是定义在实数集
上以2为周期的奇函数,已知
时,
,则
在
上( )
A.是减函数,且; B.是增函数,且
;
C.是减函数,且 D.是增函数,且
;
8. 由动点P向圆x2 + y2=1引两条切线PA、PB,切点分别为A、B,∠APB=60°,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 ( )
A x2+y2=4 B x2+y2=3 C x2+y2=2 D x2+y2=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卷相应的横线上.
9.半径为5的圆过点A(-2, 6),且以M(5, 4)为中点的弦长为2,则此圆的方程是 。
10.已知函数的值域为R,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11.已知向量,且A、B、C三点共线,则k=_ __
12.已知点A(2,0),B(4,0),动点P在抛物线y2=-4x运动,则使取得最小值的点P的坐标是
.
13.过点(1,2)的直线l将圆
分成两段弧,其中的劣弧最短时,l的方程为
.
14. 海上有A、B两个小岛相距10海里,从A岛望C岛和B岛成60°的视角,从B岛望C岛和A岛成75°的视角,那么B岛和C岛间的距离是 海里.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写出简要答案与过程。
15.(本题12分)已知△ABC中,∠C=120°,c=7,a+b=8,求的值。
16(本题13分)已知是二次函数,方程
有两相等实根,且
(1)求的解析式.
(2)求函数与函数
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17.( 本题13分)已知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3,0),B(0,3),C(cosα,sinα),α(
)。
(1)若,求角α的值;
|


18. 已知定点A(0,1),B(0,-1),C(1,0)。动点P满足:。
(1)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并说明方程表示的曲线;(2)当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9.(本题14分)设函数(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且
时,
取极小值
①求的值;
②当时,图象上是否存在两点,使得过此两点处的切线互相垂直?试证明你的结论。
③若,求证:
。
20.(本题14分)已知数列的前
项和为
,对一切正整数
,点
都在函数
的图象上,且过点
的切线的斜率为
.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求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Ⅲ)设,
,等差数列
的任一项
,其中
是
中的最小数,
,求
的通项公式.
高三级数学(5)(理科)
一.D D C B D A B A
二.9:(x-1)2+(y-2)2=25或(x-)2+(y-
)2=25 10:
11: 12:(0,0) 13:
14 :5
三、解答题
15.解:由正弦定理:,…………………………3分
代入 …7分
………………………10分
∴………………………………………12分
16.解:(1)设.
----------------------- 4分
得:
----------------------- 6分
(2)由题------------------- 8分
------------------- 10分
=9 ------------------------------------------------------- 13分
17.解:解:(1)∵=(cos
-3, sin
),
=(cos
, sin
-3). ……2分
∴∣∣=
。
∣∣=
。………………………4分
由∣∣=∣
∣得sin
=cos
.又∵
,∴
=
……6分
(2)由·
=-1,得(cos
-3)cos
+sin
(sin
-3)=-1
∴ sin+cos
=
.① ………………………………………………8分
又.
由①式两边平方得1+2sincos
=
, ∴2sin
cos
=
, ………12分
∴
………………………………………………13分
18解:(1)设动点的坐标为P(x,y),则=(x,y-1),
=(x,y+1),
=(1-x,-y)
∵·
=k
2,∴x2+y2-1=k[(x-1)2+y2]
即(1-k)x2+(1-k)y2+2kx-k-1=0。
若k=1,则方程为x=1,表示过点(1,0)是平行于y轴的直线。
若k≠1,则方程化为:,
表示以(-,0)为圆心,以
为半径的圆。
(2)当k=2时,方程化为(x-2)2+y2=1。∵2+
=2(x,y-1)+(x,y+1)=(3x,3y-1),
∴2+
=
。又x2+y2=4x-3,
∴2+
=
∵(x-2)2+y2=1,∴令x=2+cosθ,y=sinθ。
则36x-6y-26=36cosθ-6sinθ+46=6cos(θ+φ)+46∈[46-6
,46+6
],
∴2+
max=
=3+
,2
+
min=
=
-3。
19.解:①函数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对任意实数
,有
…………………………………3分
即恒成立
时,
取极小值
,
且
,
…………………………………………………………………………5分
②当时,图象上不存在这样的两点使结论成立。
假设图象上存在两点,使得过此两点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由
知两点处的切线斜率分别为
…………………………………………… …6分
且
(*)
[-1,1]
与(*)矛盾………………………………9分
③ 令
得
,
或时,
,
时
在[-1,1]上是减函数,且
…………………………11分
在[-1,1]上
时,
………………14分
20(本题14分)已知数列的前
项和为
,对一切正整数
,点
都在函数
的图象上,且过点
的切线的斜率为
.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求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Ⅲ)设,
,等差数列
的任一项
,其中
是
中的最小数,
,求
的通项公式.
20. 解:(Ⅰ)因为点都在函数
的图象上
所以
当时,
------------------ 2分
当时,
(*)------- 3分
令,
,也满足(*)式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 -------------- 4分
(Ⅱ)由求导可得
∵ 过点的切线的斜率为
∴ -------------
------ 6分
又∵
∴ -------------- 7分
∴ ① 由①
可得
②
①-②可得
∴ -------------- 9分
(Ⅲ)∵,
∴ --------------------------- 10分
又∵,其中
是
中的最小数,
∴, --------------------------- 11分
∴
(
的公差是4 的倍数!)
又∵
∴ 解得
∴
--------------------------- 12分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则
∴
所以,的通项公式为
. -------------------------- 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