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圆维曲线
一.选择题:
1.若双曲线的一条准线恰好为圆
的一条切线,则实数
的值为
( )
A.48 B.42 C.64 D.16
2. 椭圆短轴的一个端点看长轴两端点的视角为,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3. 设双曲线以椭圆的长轴的两个端点为焦点,其准线过椭圆的焦点,则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斜率为
( )
A. B.
C.
D.
4.抛物线上一点
到焦点的距离为1,则点
的纵坐标是
( )
A. B.
C.
D.0
5.(理)已知双曲线的焦点为
,点
在双曲线上且
轴,则
到直线
的距离为
( )
A. B.
C.
D.
(文)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方程是
( )
A. B.
C.
D.
6. 若椭圆的离心率为,则
=
( )
A. B.
C.
D.
或
7.过点(0,1)与双曲线仅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共有 (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8. 已知点A(0,1)是椭圆上的一点,P点是椭圆上的动点,则弦AP长度的最大值为
( )
A. B.
C.2
D.4
9.已知双曲线的焦点为
,点M在双曲线上,且
,则点M到
轴的距离为
(
)
A. B.
C.
D.
10.(理)过抛物线的焦点作一条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它们的横坐标之和等于5,则这样的直线
(
)
A.有且只有一条 B.有且人仅有两条 C.有无穷多条 D.不存在
(文)过抛物线的焦作一条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且
,则这样的直线有
( )
A.一条 B.两条 C.三条 D.不存在
11.(理)已知是双曲线
的两焦点,以线段
为边作正三角形
,若
的中点在双曲线上,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A. B.
C.
D.
(文)已知定点A、B,且,动点P满足
,则
的最小值是( )
A. B.
C.
D.5
12.若动点在曲线
上变化,则
的最大值为 (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过双曲线的左焦点,且垂直于
轴的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M、N两点,以MN为直径的圆恰好过双曲线的右顶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14. 是双曲线
的两个焦点,P为双曲线上一点,
,且
的面积为1,则
的值是 。
15.点P在椭圆上运动,Q、R分别在两圆
和
上运动,则
的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
16.(理)连结抛物线上任意四点组成的四边形可能是 (填写所有正确选项的序号)。①菱形 ②有3条边相等的四边形 ③梯形 ④平行四边形 ⑤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
(文)已知是圆
(F为圆心)上一动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BF于点P,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是
。
三、解答题:
17.已知点A(0,1)及圆,C为圆B上任意一点,求AC垂直平分线与线段BC的交点P的轨迹方程。
18.在抛物线上恒有两点关于直线
对称,求
的取值范围。
19.如图所示,已知一次函数
与二次函数
相交于
,
,两点,其中
,且
:
①求的值
②求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
③当时,求以原点为中心,下为一个焦点且过点B的椭圆方程。
20.已知定点,动点P满足
(1)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的形状;
(2)当时,求
的取值范围。
21.(理)已知椭圆的方程为
,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
的左、右顶点,而
的左、右顶点分别是
的左、右焦点。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若直线与椭圆及双曲线
都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且
与
的两个交点,A和B满足
(其中O为原点),求
的范围。
(文)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的右焦点为(2,0),右顶点为()。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若直线与双曲线C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和B,且
(其中O为原点)求
的范围。
22.(理)如图,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动点P在直线
上运动,过P作抛物线C的两条切线PA、PB,且与抛物线C分别切于A、B两点。
(1)求的重心G的轨迹方程。
(2)证明
(文)如图,
是抛物线
上的一点,动弦ME、MF分别交力轴于A、B两点,且MA=MB。
(1)若M为定点,证明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
(2)若M为动点,且,求
的重心G的轨迹方程。
圆锥曲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B 5.C 6.D 7.D 8.B 9.C 10.B 11.(理)D (文)C 12.D
二、填空题:
13. 2
14. 1
15. 6,2 16.(理)②③⑤(文)
三、解答题:
17.连AP,垂直平分AC,
,即点P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椭圆,
又
点P的轨迹方程为
。
18.设关于直线
对称,直线BC的方程为
,代入
,得
设BC的中点M为,则
点
在直线
上,
,
又直线BC与抛物线交于不同的两点,
将代入,化简得
,即
解得。
19.(1)由
(2)
又由得
(3)当时,
设椭圆的方程为且过点B
,即
或
又,故
,所以所求为
。
20.(1)设动点,则
,
,整理得:
若,方程为
,表示过点
平行于
轴的直线,
若,方程为
,表示以
为圆心,以
为半径的圆。
(2)当时,方程化为
,
又的范围为
。
21.(理)(1)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则
再由得
,故
的方程为
(2)将代入得
,得
,由直线
与
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得:
,即
①
将代入
,得
,由直线
与
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得:
即且
②
设,则
由得
,而
,
即,解得
③
由①、②、③得:
故K的取值范围为:。
(文)(1)设双曲线方程为
由已知得
故双曲线C的方程为
(2)将代入
得
由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得:
且
①
设,则
又,得
即,解得:
②
由①、②得:
故K的取值范围为。
22.(理)(1)设切点A、B坐标分别为和
切线AP的方程为:
切线BP的方程为:
解得点P的坐标为:
的重心G的坐标为:
由点P在上运动,从而得到重心G的轨迹方程为:
,即
(2)因为
由于点P在抛物线外,则
同理,有。
(文)(1)设,直线ME的斜率为
,则直线MF的斜率为
。
直线ME的方程为:
由 消
得:
解得
同理得
(定值)
所以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
(2)当时,
,所以
直线ME的方程为:
由,得
同理可得
设重心,则有
消去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