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2月月考试题—
总分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I={1,3,5,7,9},集合A={1,9,a-5},IA={5,7},则a的值为
A.2 B.8 C.-2或8 D.2或8 2.已知函数f(x)=3x-1,则它的反函数y=f-1(x)的图象是
3.若点P(x,y)在曲线
(
为参数)上,则使x2+y2取得最大值的点P的
坐标是
A.(6,-8) B.(-6,8) C.(3,-4) D.(-3,4)
4.(理科)复数等于( )
A.
B.
C.
D.
(文科)若曲线的一条切线
与直线
垂直,则
的方程为( )
A. B.
C.
D.
5.下列命题中,使命题M是命题N成立的充要条件的一组命题是
A.M:a>b N:ac2>bc2
B.M:a>b,c>d N:a-d>b-c
C.M:a>b>0,c>d>0 N:ac>bd D.M:a-b=a+b N:ab≤0
6.已知a2=2a·b,b2=2a·b,则a与b的夹角为
A.0° B.30° C.60° D.180° 7.生物学中指出:生态系统中,在输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动到下一个营养级(称为能量传递率),在H1→H2→H3→H4→H5→H6这条生物链中,若使H6获得10 kJ的能量,则需要H1最多提供的能量是
A.104 kJ B.105 kJ C.106 kJ D.107 kJ
8.抛物线y=x2上的两点A、B的横坐标恰是关于x的方程x2+px+q=0(常数p,q∈R)的两个实根,则直线AB的方程是
A.qx+3y+p=0 B.qx-3y+p=0 C.px+3y+q=0 D.px-3y+q=0
9. 在一个口袋中装有5个白球和3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摸出3个球,至少摸到2个黑球的概率等于 (A)
A B
C
D
10.已知F1、F2是椭圆=1(5<a<10)的两个焦点,B是短轴的一个端点,则△F1BF2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A. B.
C.100(3-2
) D.
a2
11.△ABC边上的高线为AD,BD=a,CD=b,且a<b,将△ABC沿AD折成大小为的二面角B—AD—C.若cos
=
,则三棱锥A—BDC的侧面△ABC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形状与a、b的值有关的三角形
12.数列{an}中,a1=1,Sn是其前n项和.当n≥2时,an=3Sn,则的值是
A.- B.-2 C.1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把一个函数的图象按向量a=(3,-2)平移,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y=log2(x+3)+2,则原来的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
14.在(x2+-4)5的展开式中含x4项的系数是___________.
15.以椭圆=1的右焦点为圆心,且与双曲线
=1的渐近线相切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
16.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平面的两条斜线段PA、QB在平面
内的射影相等,则PA、QB的长度相等 ②已知PO是平面
的斜线,AO是PO在平面
内的射影,若OQ⊥OP,则必有OQ⊥OA
③与两条异面直线都平行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④平面
内有两条直线a、b都与另一个平面
平行,则必有
∥
其中不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___.
高三数学2月月考试题
第Ⅱ卷
答题卡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讨论函数f(x)=cos(2x-2
)+cos2
-2cos(x-
)cosxcos
的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及单调性.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在正方体AC1中,E、F分别为BB1、CD的中点.
(1)求证:AD⊥D1F; (2)求AE与D1F所成角的大小;
(3)求证:平面AED⊥平面A1FD1.
19.(本小题满分12分)
甲乙两人参加普法知识竞答,共有10个不同的题目,其中选择题6个,判断题4个,甲乙两人依次抽一题.
(1)甲抽到选择题,乙抽到判断题的概率是多少?
(2)甲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抽到选择题的概率是多少?
20.(本小题满分12分).
(理科)设函数f(x)=(x+1)ln(x+1),若对所有的x≥0,都有f(x)≥ax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文科)已知函数f(x)=x5+ax3+bx+1.当x=-1,x=1时,取极值,且极大值比极小值大4.
(1)求a,b的值; (2)求f(x)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
(理科)设双曲线=1的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2.
(1)求此双曲线的渐近线L1、L2的方程;
(2)若A、B分别为L1、L2上的动点,且2AB=5F1F2,求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文科)设是一个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它的前10项和
且
成等比数列。 (I)证明
; (II)求公差
的值和数列
的通项公式。
22.(本小题满分14分)
(理科)已知等比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且公比不等于1,数列{bn}对任意自然数n,均有(bn+1-bn+2)log2a1+(bn+2-bn)log2a3+(bn-bn+1)log2a5=0成立,又b1=t,b7=13t(t∈R,且t≠0). (1)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2)设cn=,若Sn表示数列{bn}的前n项和,Tn表示数列{cn}的前n项和,求
.
(文科)设双曲线=1的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2.
(1)求此双曲线的渐近线L1、L2的方程;
(2)若A、B分别为L1、L2上的动点,且2AB=5F1F2,求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D
2.解析:根据f-1(x)的定义域及值域观察可得.
答案:D
3.解析: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后得.
答案:A
4.A(理科) 5.D
6.解析:利用cos=
.
答案:C
7.C
8答案:C
9A 10.B 11.C
12.解析:由题意得Sn-Sn-1=3Sn,
∴,S1=a1=1.
∴Sn=S1(-)n-1=(-
)n-1,
=0.
答案:A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y=log2(x+6)+4 14.-960
15.(x-5)2+y2=16 16.①②③④
三、解答题(17、18、19、20、21题每题12分,22题14分,共74分)
17.解:利用三角函数公式可化得
f(x)=-cos2x. 4分
∴f(x)的值域为:[-,
];周期T=
;f(x)为偶函数. 9分
当x∈[k,k
+
](k∈Z)时
,f(x)为增函数,
当x∈[k-
,k
](k∈Z)时,f(x)为减函数. 12分
18.解:(1)略 4分
(2) 8分
(3)通过证明FD1⊥平面AED得到平面AED⊥平面A1FD1. 12分
19.解:(1)它是等可能性事件,基本事件总数为CC
种,所述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C
C
,故所求概率为
=
. 6分
(2)可直接算也可用求其对立事件的概率来算,结果为. 12分
20.(文科)解:(1)f′(x)=5x4+3ax2+b,因x=1时有极值,则5+3a+b=0,反代入得:
f′(x)=(x+1)(x-1)(5x2+3a+5).
由题意有5x2+3a+5≠0恒成立,故3a+5>0,a>-.
故当x=-1时取极大值,x=1时取得极小值,
且f(-1)-f(1)=4,再由b=-3a-5可解得a=-1,b=-2. 7分
(2)f(-1)=3为极大值,f(1)=-1为极小值. 12分
(理科)解法一:
令g(x)=(x+1)ln(x+1)-ax,
对函数g(x)求导数:g′(x)=ln(x+1)+1-a
令g′(x)=0,解得x=ea-1-1, ……5分
(i)当a≤1时,对所有x>0,g′(x)>0,所以g(x)在[0,+∞)上是增函数,
又g(0)=0,所以对x≥0,都有g(x)≥g(0),
即当a≤1时,对于所有x≥0,都有 f(x)≥ax. ……9分
(ii)当a>1时,对于0<x<ea-1-1,g′(x)<0,所以g(x)在(0,ea-1-1)是减函数,
又g(0)=0,所以对0<x<ea-1-1,都有g(x)<g(0),
即当a>1时,不是对所有的x≥0,都有f(x)≥ax成立.
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1]. ……12分
解法二:令g(x)=(x+1)ln(x+1)-ax,
于是不等式f(x)≥ax成立即为g(x)≥g(0)成立. ……3分
对函数g(x)求导数:g′(x)=ln(x+1)+1-a
令g′(x)=0,解得x=ea-1-1, ……6分
当x> ea-1-1时,g′(x)>0,g(x)为增函数,
当-1<x<ea-1-1,g′(x)<0,g(x)为减函数, ……9分
所以要对所有x≥0都有g(x)≥g(0)充要条件为ea-1-1≤0.
由此得a≤1,即a的取值范围是(-∞,1]. ……12分
21. .解:(1)渐近线L1、L2的方程为x-y=0和x+
y=0. 6分
(2)∵F1F2=4,2AB=5F1F2,
∴AB=10.
设A在L1上,B在L2上,则可以设A(y1,y1)、B(-
y2,y2),
∴=10. ①
设AB的中点M(x,y),
则x=.
∴y1-y2=,y1+y2=2y,代入①得12y2+
=100,
即=1为中点M的轨迹方程,
故轨迹为椭圆.
(文科)
(I)证明:因成等比数列,故
而 是等差数列,有
于是
即
化简得
(II)解:由条件和
得到
由(I),代入上式得
故
因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12分
22.解:(1)设{an}的公比为q(0<q且q≠1).
则a3=a1q2,a5=a1q4,代入已知等式并化简得:
(bn+2+bn-2bn+1)log2q=0,因为log2q≠0,
所以bn+2+bn=2bn+1,所以{bn}为等差数列.
由b1=t,b7=13t得bn=(2n-1)t. 6分
(2)由于, 8分
所以Tn=
而Sn=·n=n2t. 10分
所以. 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