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理)

2014-5-11 0:19:43下载本试卷

                             

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从A、B、C、D四个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填入答题卡中.

1.已知全集U={1, 2, 3, 4, 5},集合A, ,若,{2, 5},则B=(  )

   A.{2, 4, 5}       B.{2, 3, 5}      C.{3, 4, 5}        D.{2, 3, 4}

2.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3.条件,条件,则pq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4.已知直线方程分别为l1l2,它们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则                          (  )

    A.              

    B.

    C.              

    D.

5. 若函数内单调递减,则f(x)可以是         (  )

    A.1             B.        C.          D.

6.设平面向量

  等于                                           (  )

    A.          B.         C.          D.

7.在数列中,已知,则      (  )

  A.            B.5            C.            D.1

8.不等式 上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A.         B.(1,2       C.        D.

9. 已知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10.爷爷与奶奶给他们的孙女、孙子们(孙女与孙子人数不等)分糖果吃,爷爷分配方案如下:给每个孙女的糖果数等于他们孙子的人数,给每个孙子的糖果数等于他们孙女的人数,而且若如此分配糖果恰好分完。可实际分配时,奶奶记反了,她给每个孙女的糖果数等于他们孙女的人数,而给每个孙子的糖果数等于他们孙子的人数。请问:分配结果如何                                                          (  )

    A.刚好分完                     B.不够分

    C.分后有剩余                    D.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11.甲、乙、丙三位学生用计算机联网学习数学,每天上课后独立完成6道自我检测题,甲及格的概率为,乙及格的概率为,丙及格的概率为,三人各自检测一次,则三人中只有一人及格的概率为         (  )

    A.          B.          C.          D.以上都不对

12.已知抛物线在点(2,-1)处与直线相切,则的值为(  )

    A.20           B.-2           C.9            D.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已知集合A=且满足A∩B=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14.一个等差数列共有2n-1(n∈N,n>1)项,若该数列的各项和为2008,且an=8,则n=       

15.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16.已知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12分)

已知,求的值

18.(本题12分)已知函数,且,且的定义域为[0, 1]

  (1)求的表达式;(2)判断的单调性并加以证明;(3)求的值域.

 
19.(本题12分)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AB = AA1 = aMAD的中点.

  (1)求证:AD∥平面A1BC

  (2)求证:平面A1MC⊥平面A1BD1

  (3)求点A到平面A1cMC的距离.

20.(本题12分)某市2003年共有1万辆燃油型公交车。有关部门计划于2004年投入128辆电力型公交车,随后电力型公交车每年的投入比上一年增加50%,试问:

  (1)该市在2010年应该投入多少辆电力型公交车?

  (2)到哪一年底,电力型公交车的数量开始超过该市公交车总量的

    (参考数据:1.56 = 11.4,1.57 = 17.1,1.58 = 25.6)

21.(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其中a为大于零的常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若对任意, ,恒有,试确定a的取值范围.

22.(本题14分)已知定义在, 1)上的函数满足,且对x, , 1)时有:

(1)判断, 1)上的奇偶性并证明之;

(2)令,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设Tn为数列的前n项和,问是否存在正整数m,使得对任意的

 
   有成立?若存在,求出m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A

C

D

A

B

A

C

B

C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1,+∞)  12.126   13.4   14.(0,2]   15.1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18.(1)∵  ∴

  ∴

即为所求

  (2)在[0, 1]内单调递减

x1, x2为[0, 1]内任意两个实数且x1<x2

      

  ∴

 故 从而

 
,故在[0, 1]内单调递减.

  (3)∵ ∴值域为, 0]

19.解法一:(1)由已知:ADBC

BC在平面A1BC内,AD在平面A1BC

所以,AD∥平面A1BC

  (2)连结BD

得△DAB ~△CDM, ∴∠ADB =∠DCM

又∠DCM +∠DMC = 90°

∴∠ADB +∠DMC = 90°

BDCM

BDBD1在平面ABCD的射影,

由三垂线定理可知:BD1CM 

同理可得BD1A1M

BD1⊥平面A1MC, 又平面A1BD1

∴平面A1MC⊥平面A1BD1 

  (3)取BC的中点P,设OA1CBD1的交点,OC的中点Q,连结APPQ

APMC知点A到平面A1MC的距离等于点P到平面A1MC的距离,

PQ分别是BCOC的中点知PQBO

BO⊥平面A1MC, ∴PQ⊥平面A1MC,而BO = a

即点A到平面A1MC的距离为.

解法二:以D为原点,以射线DADCDD1分别为xyz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坐标系,可知各点坐标分别为D(0,0,0),

 
 

  (1)由此可知

,所以

BC在平面A1BC内,AD在平面A1BC

所以AD∥平面A1BC

  (2)

 故BDCM.

 同理可得BD1A1M

BD1⊥平面A1MC, 又平面A1BD1

∴平面A1MC⊥平面A1BD1 

  (3),由(2)知是平面A1MC的法向量,

∴点A到平面A1MC的距离为

20.解:(1)设2004年为第一年,其电力型公交车的数量为a1 = 128,第n年的电力型公交车的数量为an辆依题意可知{an}为a1 = 128,q = 1.5的等比数列,

  2004年a1 = 128,

  2005年a2 = 128×1.5,…

2010年(辆)

  (2)记,依据题意,得

于是(辆),即

因此

所以,到2011年底,电力型公交车的数量开始超过该市公交车总量的

21.(1)由

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恒成立,故

 此时方程的根为

 故

综上,当时,函数的定义域为

时,函数的定义域为}

  (2)当, 时,恒有成立.

即: 对, 恒成立

, )  故

故当时,对任意, 恒有成立.

22.(1)为奇函数,令,∴

又当 即:

为奇函数.

  (2)∵满足

 ∴

而由(1)知,, 1)上为奇函数

   ∴  即

是以为首项,以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3)

假设存在正整数m,使得对于任意的,有成立,

即:对一切恒成立.

只需 即

故存在正整数m,使得对恒有成立,

此时m的最小值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