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理)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人:曹干铁 审校人:王立象等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
互斥,那么
如果事件、
相互独立,那么
·
·
如果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那么它在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
次的概率
球的表面积公式,其中
表示球的半径.
球的体积公式,其中
表示球的半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函数,它的反函数为
,则
A.
B.
C.
D.2
2.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中,
,且
、
、
成等比数列,则数列
的公差等于
A . 4 B. 3 C. 2 D. 1
3.已知平面,直线
,点
,有下面四个命题:
①若,则
与
必为异面直线;
②若,则
;
③若,则
;
④若,则
。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B.
C.
D.
4.设是集合A到B的映射,如果
,则
等于
A .
B.
C.
或
D.
或
5.若条件p:,条件q:2<x<3,则
是
的
A.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6.在中,
、
、
分别是角A,B,C所对的边,
,
,
的面积
,则
的值等于
A..
B.
C.
D.
7.从6人中选出4人分别到莽山、韶山、衡山、张家界4个旅游景点游览,要求每个景点
有一人游览,每人只游览一个景点,且这6人中甲、乙两人不去莽山景点游览,则不同的选
择方案共有
A.300种 B.240种 C.144种 D.96种
8.如图:在△ABC中,,
,则过点C,以A、H为两焦点的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2 D.3
9.平面上有相异的11个点,每两点连成一条直线,共得48条直线,则任取其中的三个点,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A.
B.
C.
D.
10.一次研究性课堂上,老师给出一个函数,四位同学甲、乙、丙、丁在研究此函数时各给出了一个命题:
(1)甲:函数的值域为
(2)乙:若,则有
(3)丙:关于的方程
(
为常数且
)的所有实数解的和与
有关
(4)丁:若规定,
,则
对任意
恒成立上述四个命题正确的有
A. 1 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对应题号后的横线上.
11.已知圆与抛物线y2=2px(p>0)的准线相切,则p=
12.若的展开式中的第五项等于 , 则
=
13.某学校对学生身高进行统计. 所有学生的身高数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已知所有学生中身高在153cm以下的人数为202人,则该校学生总人数约为
人(用整数作答).
以下供查阅的部分标准正态分布数据可选择使用:
| | | | | |
| | | | | |
14.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若过该球球心的一个截面如图,若图中三角形(正四面体的截面)的面积是
,则该球球面面积为
15.设为坐标原点,
,若
的坐标满足
,则
的最大值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 ,
,
,函数
,
.
(1)要得到的图象,只需把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平移或伸缩变换?
(2)求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
17.(本小题满分12分)10个实习小组在显微镜下试测一块矩形芯片,测得其长为的小组分别有3个,5个,2个,测得其宽为
的小组分别有3个,4个,3个,设测量中矩形芯片的长与宽分别为随机变量
和
,周长为
。
⑴分别写出随机变量和
的分布列;
⑵求周长的分布列及
的数学期望。
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将它们沿对角线
折起,折起后C变为
,且
、
间的距离为2
(1)求证:平面
;
(2)求二面角的大小;
(3)为线段
上的一个动点,当线段
的长为多少时,
与平面
成的角为
.
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市拟在半径为的圆形花园中心竖建一高杆顶灯,若地面各点的亮度与光线和地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成正比,与该点到灯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 问高杆顶灯的灯柱设计为多高时,沿花园周边小路上的亮度最大?
(2) 小路上亮度最大时,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说明花园内各点的亮度与这点到高杆顶灯底部(花园中心)距离的变化关系。
20.(本小题满分13分)在数列{an}中,a1=,an+1=
(n∈N*)
(1)证明:an>2(n∈N*);
(2)对于n∈N*证明:
①an+1-2<(an-2);
②a1+a2+a3+…+an<2n+1.
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満足:
,记点
的轨迹为
.
(1)求轨迹的方程;
(2)若直线过点
且与轨迹
交于
、
两点.
(i)无论直线绕点
怎样转动,在x轴上总存在定点
,使
恒成
立,求实数的值.
(ii)过、
作直线
的垂线
、
,垂足分别为
、
,记
,求λ的取值范围.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理)参考解答(理)
1.B. 2.C.3.B.4.D.5、A、6.A、7.B. 8.C. 9.D、10.C.
11.2;12. 1 ;13.2500.; 14. ; 15.
16、解:(1)=
=
==
…………………………………2分
=
=
……………4分
所以要得到的图象只需把
的图象向左平移
即可.……6分
(2)=
-
=-
= ………………………………………………9分
当 ,即
时,
取得最大值
…………………………………………………12分
17.解:⑴随机变量的分布律如下表:
长度 | 29 | 30 | 31 |
P | 0.3 | 0.5 | 0.2 |
宽度 | 19 | 20 | 21 |
P | 0.3 | 0.4 | 0.3 |
……………………………………………………………………………4分
⑵解法一(利用周长的分布计算)
,周长分布律如下表:
周长 | 96 | 98 | 100 | 102 | 104 |
P | 0.09 | 0.27 | 0.35 | 0.23 | 0.06 |
……………………………………………………………………………9分
………………………………………12分
解法二:由长和宽的分布率可得
由期望的性质可得……………………………12分
18.解法一:(1)
ABCD为平行四边形
即;………………………………………………1分
在中,
,
又
………………………………………………………3分
平面
又平面
;………………………………………………4分
(2)由(1)知;
过作
于
则
过作
于
连
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知
为二面角
的平面角………………………………………………6分
由,
有
在中,
在中,
在中,
二面角
的大小是为
…………………………………………8分
(3)猜想为
的中点时,
与平面
成的角为
证明(略)
………………………………………………………12分
解法二:(1)同解法一
(2)由(1)易知平面
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由
可取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由
可取
又可知二面角是锐角.
∴二面角的大小是
.………………………………………8分
(3)令
则
从而
易知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
因此当线段的长为1时,
与平面
成的角为
.…………………………12分19、(1)解:设高杆顶灯的柱高为
(即顶灯到地面的距离为
),光线和地面所成角
,花园周边小路上的亮度为
,依题意有
…………………………………………………………………………2分
又 …………………………………………………………………………3分
……………………………………………………………………4分
…………………………………………………5分
当时,
当时,
…………………………………………………………6分
所以,当且仅当时,
取得最大值
即高杆顶灯的顶灯的柱高为时,花园周边小路上的亮度最大…………………7分
(2)当高杆顶灯的柱高为时,设花园内一点与花园中心(灯底)的距离为
。由(1)知该点的亮度为
……………………………………………………………9分
…………………………………………………………10分
,
从而是关于
的减函数,………………………………11分
即离花园中心越远的点,亮度越小 ……………………………………………………12分
20.证明:(1)①当n=1时,a1=结论成立
②假设当n=k时,不等式ak>2成立
当n=k+1时,ak+1=
ak+1-2=-2=
>0
∴ak+1>2,即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5分
由(1)(2)知,an>2对n∈N*都成立.
(2)①
……………………………………7分
∵0<<1
∴
即an+1-2<(an-2). …………………………………………………………9分
②由①an-2<(an-1-2)<(an-2-2)<…<
(a1-2)=
∴an<2+
…………………………………………………………11分
∴a1+a2+a3+…+an<(2+)+(2+
)+…+(2+
)
=2n+(+
+…+
)
=2n+1-<2n+1. …………………………………………13分
21.解:(1)由
得,点P的轨迹E是以F1、F2为焦点的双曲线右支,由
,故轨迹E的方程为
…………4分
(2)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消y得
,
解得k2 >3 ………………………………………………………………………………5分
(i)
|

,
故得对任意的
恒成立,
∴当m =-1时,MP⊥MQ.
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由知结论也成立,
综上,当m =-1时,MP⊥MQ. ……………………………………………………8分
(ii)是双曲线的右准线,……………………………9分
由双曲线定义得:,
方法一:
………10分
,…………………………………………12分
注意到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
综上, ………………………………………………………………14分
方法二:设直线PQ的倾斜角为θ,由于直线PQ与双曲线右支有二个交点,
,过Q作QC⊥PA,垂足为C,则
………12分
|

故: ………………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