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春季招生考试数学试题(理工农医类)
一、选择题
(1)不等式组的解集( )
(A)(B)
(C)
(D)
(2)已知三条直线m、n、l,三个平面a、b、g,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B)
(C)
(D)
(3)已知椭圆的焦点是、
,
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延长
到
,使得
,那么动点
的轨迹是(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的一支 (D)抛物线
(4)如果那么复数
的辐角的主值是( )
(A)
(B)
(C)
(D)
(5)若角满足条件
,
,则
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从6名志愿者中选出4人分别从事翻译、导游、导购、保洁四项不同工作.若其中甲、乙两名支援者都不能从事翻译工作,则选派方案共有( )
(A)280种 (B)240种 (C)180种 (D)96种
(7)在△中,
,
,
(如图).若将△
绕直线
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旋转体的体积是()
(A) (B)
(C)
(D)
(8)(理)圆与直线
(
,
,
)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不能确定
(文)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B)
(C)
(D)
(9)(理)在极坐标系中,如果一个圆的方程,那么过圆心且与极轴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A)
(B)
(C)
(D)
(文)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 )
(A) (
) (B)
(
)
(C) (
) (D)
(
)
(10)(理)对于二项式,四位同学作出了四种判断:
①存在,展开式中有常数项;②对任意
,展开式中没有常数项;
③对任意,展开式中没有
的一次项;④存在
,展开式中有
的一次项.
上述判断中正确的是( )
(A)①与③ (B)②与③ (C)②与④ (D)①与④
(文)在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和常数项依次是( )
(A)20,20 (B)15,20 (C)20,15 (D)15,15
(11)若一个等差数列前3项的和为34,最后3项的和为146,且所有项的和为390,则这个数列有( )
(A)13项 (B)12项 (C)11项 (D)10项
(12)用一张钢板制作一个容积为的无盖长方体水箱.可用的长方形钢板有四种不同的规格(长×宽的尺寸如各项所示,单位均为
).若既要够用,又要所剩最少,则应选择钢板的规则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则双曲线的焦点坐标是 .
(14)如果,
,那么
的值等于______.
(15)正方形
的边长是2,
、
分别是
和
的中点,将正方形沿
折成直二面角(如图所示).
为矩形
内的一点,如果
,
和平面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那么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_________.
(16)对于任意两个复数,
(
为实数),定义运算
为:
.设非零复数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分别为
,点O为坐标原点.如果
,那么在△
中,
的大小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17)在△中,已知
成等差数列,求
的值.
(18)已知是偶函数,而且在
上是减函数.判断
在
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并加以证明
(19)在三棱锥中,
,
,
,
.
(Ⅰ)证明:
^
;
(Ⅱ)求侧面与底面
所成的二面角大小;
(Ⅲ)(理)求异面直线与
所成的角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文)求三棱锥的体积.
(20)假设型进口汽车关税税率在2001年是100﹪,在2006年是25﹪,2001年
型进口车每辆价格为64万元(其中含32万元关税税款).
(Ⅰ)已知与型车性能相近的
型国产车,2001年每辆价格为46万元.若
型车的价格只受关税降低影响,为了保证2006年
型车的价格不高于
型车价格的90﹪,
型车价格要逐年降低,问平均每年至少下降多少万元?
(Ⅱ)某人在2001年将33万元存入银行,假如该银行扣利息税后的年利率为1.8﹪(五年内不变),且每年按复利计算(例如,第一年的利息记入第二年的本金),那么五年到期时这笔钱连本带息是否一定够买一辆按(Ⅰ)中所述降价后的型汽车?
(21)(理)已知点的序列,
,其中
,
(
),
是线段
的中点,
是线段
的中点,···,
是线段
的中点,···.
(Ⅰ)写出与
之间的关系式 (
);
(Ⅱ)设,计算
,由此推测数列
的通项公式,并加以证明;
(Ⅲ)求.
(文)已知某椭圆的焦点是、
,过点
并垂直于
轴的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
,且
,椭圆上不同的两点
、
满足条件:
、
、
成等差数列.
(Ⅰ)求该椭圆方程;
(Ⅱ)求弦中点的横坐标;
(22)(理)已知某椭圆的焦点是、
,过点
并垂直于
轴的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
,且
,椭圆上不同的两点
、
满足条件:
、
、
成等差数列.
(Ⅰ)求该椭圆方程;
(Ⅱ)求弦中点的横坐标;
(Ⅲ)设弦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
,求
的取值范围.
(文)已知点的序列,
,其中
,
(
),
是线段
的中点,
是线段
的中点,···,
是线段
的中点,···.
(Ⅰ)写出与
之间的关系式 (
);
(Ⅱ)设,计算
,由此推测数列
的通项公式,并加以证明;
(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