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复班(一.二)数学周考试题
温馨提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07.01.05)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
1.已知复数z1=3+i,z2=1-i,则复数z1·z2的虚部为
(A)2i (B)-2i (C)2 (D)-2
2.不等式y≤3x+b所表示的区域恰好使点(3,4)不在此区域内,而点(4,4)在此区域内,则b的取值范围是
(A)-8≤b≤-5 (B)b≤-8或b>-5 (C)-8≤b<-5 (D)b≤-8或b≥-5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命题“若x2-3x+2=0,则x=1”的逆否命题为:“若x≠1,则x2-3x+2≠0”
(B)“x=1”是“x2-3x+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若pÙq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
(D)对于命题p:“存在x∈R,使得x2+x+1<0”,则Øp:“任意x∈R,均有x2+x+1≥0”
4.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m>1,m∈N*,且,则m等于
A.11 B.10 C.9 D.8
5.已知直线m、n和平面α、β,且m⊥α,nÌβ,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α//β,则m⊥n; ②若m⊥n,则α//β;
③若α⊥β,则m//n; ④若m//n,则α⊥β.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已知定义在R上 的偶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0,+∞),则不等式f(x)<f(2-x)的解集是
(A)(1,2) (B)(1,+∞) (C)(2,+∞) (D)(-∞,1)
7.设椭圆的两个焦点为F1、F2,如果过点F1的直线被椭圆截得的最短线段MN的长为,且ΔMF2N的周长为20,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
(B)
(C)
(D)
8.有下面四个命题: ①“x=2kπ+(k∈Z)”是“tan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函数f(x)=2cosx-1的最小正周期是π;③函数f(x)=sin(x+)在[
,
]上是增函数;
④若函数f(x)=asinx-bcosx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的方程为x=,则a+b=0.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9.已知点C在∠AOB内,且∠AOC=45°,设
等于 A.
B.
C.
D.2
10.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那么sinA·cos2(45°-为
A.有最大值和最小值0 B.有最大值
,但无最小值
C.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D.有最大值,但无最小值
11.为了解湖中养鱼的多少,某人在湖中打了一网鱼,共m条,做上记号后放入湖中,数日
后又打了一网鱼,共n条,其中k条鱼有记号,估计湖中有鱼
A.条 B.
条 C.m
D.无法估计
12..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侧面ABB1A1内有一动点P到直线AA1和BC的距离相等,
则动点P的轨迹是
A.线段 B.抛物线的一部分 C.双曲线的一部分 D.椭圆的一部分
二、填空题:
13.已知可导函数f(x)的导函数为,且满足
,则
.
14.把函数的图象沿向量
平移后得到函数
的图象,则向量
可以是__________。
15.若正数满足
,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6.设函数的定义域为
,若存在常数
,使
≤
对一切实数
均成立,则称
为
函数。给出下列函数:
①;②
; ③
=
; ④
;
⑤是R上的奇函数,且满足对一切实数
、
均有
.
其中是函数的序号为 。
三、解答题:
17. 在ΔABC中,已知
(1)求证,a、b、c成等差数列; (2)求角B的取值范围。
18.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PG⊥平面ABCD,垂足为G,G在AD上,且PG=4,AG=GD,BG⊥GC,GB=GC=2,E是BC的中点. (Ⅰ)求异面直线GE与P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Ⅱ)求点D到平面PBG的距离; (Ⅲ)若F点是棱PC上一点,且DF⊥GC,求
的值.
19. 箱中装有15张大小、重量一样的卡片,每张卡片正面分别标有1到15中的一个号码,正面号码为的卡片反面标的数字是
.(卡片正反面用颜色区分)(1)如果任意取出一张卡片,试求正面数字大于反面数字的概率;(2)如果同时取出两张卡片,试求他们反面数字相同的概率.
20.设的极小值为
,其导函数
的图像经过点
,如图所示,
(1)求的解析式;
(2)若对
都有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 |
21已知P是椭圆C: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意一点,A为长轴的左端点,F为椭圆的右焦点,椭圆的右准线与x轴、直线AP分别交于点K、M,
.
(Ⅰ)若椭圆的焦距为6,求椭圆C的方程;
(Ⅱ)若,求证:
.
22.数列中,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设为
的前n项和,并且存在n,使
与
同时取得最小值,求
的取值范围;
(3)当时,令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B) 5.(A) 6.(B) 7.(D) 8.(B)9(C)
10.(B) 11.(B) 12.(B)
二.填空题:(13)6、(14)、(15)
、(15)、(16)①②④⑤
17. 解:(1)由条件得:
∴a、b、c成等差数列 ……6′
(2)
……10′
……12′
18.解:方法一:
(Ⅰ)解:以G点为原点,直线GB、GD、GP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2,0,0),C(0,2,0),P(0,0,4), ……1分
故E(1,1,0),且=(1,1,0),
=(0,2,4). ……2分
设直线GE与PC所成的角为θ,则
cosθ==
,
所以GE与P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4分
(Ⅱ)解:平面PBG的一个法向量n=(0, 1,0). ……5分
又, ……6分
所以点D到平面PBG的距离为n =
. ……8分
(Ⅲ)解:设F(0,y,z),则.
∵,∴
,即
,
解得y=. ……10分
又F在PC上,所以可设,则(0,
,z-4)=λ(0,2,-4),
∴z=1. ……12分
故F(0,,1).
所以,
∴. ……14分
方法二:
(Ⅰ)在平面ABCD内,过C点作CH∥EG,交AD于H,连结PH,则∠PCH(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GE与PC所成的角. ……2分
在△PCH中,CH=,PC=
,PH=
,
由余弦定理得,cos∠PCH=.
所以GE与P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4分
(Ⅱ)∵PG⊥平面ABCD,PGÌ平面PBG,∴平面PBG⊥平面ABCD.
在平面ABCD内,过D作DK⊥BG,交BG延长线于K,则DK⊥平面PBG,所以DK的长就是点D到平面PBG的距离. ……6分
∵BC=,GD=
AD=
BC=
,
所以在△DKG中,DK=DGsin45°=,
∴点D到平面PBG的距离为. ……8分
(Ⅲ)在面PGC内,过F作FM⊥GC于M,由平面PGC⊥平面ABCD,得FM⊥平面ABCD ,∴FM∥PG. ……10分
∵DF⊥GC,∴DM⊥GC,故GM=GD·cos45°=. ……12分
所以. ……14分
19.解:(1)由不等式,得
……(3分)
由题意知,即共有2张卡片正面数字大于反面数字,
故所求的概率为.
答:所求的概率为.
……(6分)
(2)设取出的是第号卡片和
号卡片(
),
则有
……(8分)
即,由
得
……(10分)
故符合条件的取法为1,11;2,10;3,9;4,8;5,7.
故所求的概率为.
答:故所求的概率为.
……(12分)
20. 解:(1),且
的图像经过点
,
,
……(2分)
,
由图像可知函数在
上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
在上单调递减,
……(3分)
∴,解得
……(5分)
∴
……(6分)
(2)要使对都有
恒成立,
只需即可.
……(7分)
由(1)可知函数在
上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
在上单调递减,
且,
,
……(10分)
故所求的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12分)
21. (Ⅰ)解一:由得,
,
,………………………2分
∴ ,…………………………………………………………………4分
从而椭圆方程是.…………………………………………………………6分
解二:记,由
,
得,
∵,∴
,………………………………………………………2分
又,
,∴
,…………………………………………4分
从而椭圆方程是. ………………………………………………………6分
(Ⅱ)解一:点同时满足
和
消去并整理得:
,此方程必有两实根,一根是点
的模坐标
,另一根是点
的模坐标
,
,
,
∴ ,
∴ ,
由代入上式可得
.
∴ .
.
解二:由(Ⅰ),
,可设
,
,则
,
椭圆方程可为,即
,
设直线AM的方程为(
存在且
),
代入,
整理得,
此方程两根为A、P两点的横坐标,
由韦达定理,
∴ ,从而
.
由于=
,
,
∴ .
.
22. (1)∵
∴
两式相减得
∴{an}的奇数项与偶数项分别构成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当n为奇数时,
当n为偶数时,
∴
(2)当n为偶数时,∵
∴
当n为奇数时,
若n为偶数,则;
若n为奇数,则
∵在n=18时取得最小值,
∴对于任意的n∈N*,
∴
(3)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