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双曲线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

2014-5-11 0:19:47下载本试卷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数学基础训练27

基础训练27 双曲线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

●训练指要

熟练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能优先考虑定义、简化运算;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方程.

一、选择题

1.(2002年全国高考题)设θ∈(0,),则二次曲线x2cotθ-y2tanθ=1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A.(0,)                        B.()

C.()                      D.(,+∞)

2.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是y=±x,焦点F1(-,0)、F2(,0),那么它的

两条准线间的距离是

A.                        B.

C.                        D.

3.如果方程表示双曲线,则k的取值范围是

A.k>2                          B.k<2

C.k>5或k<2                    D.2<k<5或k<-2

二、填空题

4.已知双曲线渐近线方程为y=±x,且焦点都在圆x2y2=100上,则双曲线方程为_________.

5.设F1F2是双曲线 (a>0)的两个焦点,P在双曲线上,∠F1PF2=90°,若Rt△F1PF2的面积是1,则a的值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

6.如图,OA是双曲线的实半轴,OB是虚半轴,F为焦点,且∠BAO=30°,SABF,求该双曲线的方程.

7.在双曲线的一支上有不同三点A(x1y1)、B(x2,6)、C(x3y3)与点F(0,5)的距离AFBFCF依次成等差数列,

(1)求y1y2的值;

(2)求证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经过一定点,求出定点的坐标.

8.(2002年全国高考题)设点P到点M(-1,0)、N(1,0)距离之差为2m,到x轴、y轴距离之比为2.求m的取值范围.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数学基础训练27答案

一、1.D 2.A  3.D

二、4. 5.1

三、6.

7.(1)12 (2)(0,)

提示:(1)F(0,5)为椭圆上焦点,化成方程为y=,设双曲线离心率为e,则AF=e(y1

∵2BF=AF+CF,

y1+y2=12.

(2)设AC的中点为M(x0,y0),则y0==6.即M(x0,6).

AC在双曲线上,

两式相减,得12(x12x32)=13(y12y32)

AC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是y-6=-

x=0得y=,故它经过定点(0,).

AC垂直平分线经过定点(0,).

8.(-,0)∪(0, )

提示:设P(x,y),依题设得,即y=±2x,x≠0.          ①

因此,点P(x,y)、M(-1,0)、N(1,0)三点不共线,得

PMPNMN=2

PMPN=2m>0,

∴0<m<1.

因此,点P在以MN为焦点,实轴长为2m的双曲线上,故   ②

将①式代入②式,并解得

x2=.

∴1-m2>0,

∴1-5m2>00<m.

(-,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