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数学奥林匹克高中训练题(35)及答案

2014-5-11 0:19:49下载本试卷

数学奥林匹克高中训练题(35)

第一试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36分,每小题6分)

1.(训练题35)b≤1是关于x的不等式acosx+bcos3x>1没有解的(A).

(A)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B)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训练题35)三棱锥S—ABC中,SA⊥平面ABC,AB⊥AC,SA=AB,SB=BC,E为SC中点,ED⊥SC交AC于D.则二面角E—DB—C的度数为(C).

(A)30°   (B)45°   (C)60°   (D)75°

3.(训练题35)图中共顶点的椭圆①、②与双曲线③、④的离心率分别为e1、e2、e3、e4. 其大小关系为(C).

(A)e1<e2<e3<e4    (B)e2<e1<e3<e4 

(C)e1<e2<e4<e3    (D)e2<e1<e4<e3

4.(训练题35)设a、b、c∈R+. 则的最小值是(D).

(A)  (B)  (C)  (D)

5.(训练题35)设. 则x、y、z的大小关系是(B).

(A)x<y<z    (B)y<z<x    (C)z<x<y    (D)z<y<x

6.(训练题35)(a,b)表示两正整数a、b的最大公约数. 设(a,b)=1,则(a2+b2,a3+b3)为(C).

(A)1       (B)2       (C)只能1或2   (D)可能大于2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54分,每小题9分)

1.(训练题35)如果x2-x+2是ax9+bx8+1的因式,则a=        

2.(训练题35)四个城市各派3名政协委员参加k个小组考察活动(每名委员可参加几个小组),规定:①同一城市的委员不在同一组;②不同城市的任意两名委员恰好共同参加一个组活动. 则k的最小值为   9   

3.(训练题35)坐标平面上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 那么抛物线y=x2+1与直线2x-y+81=0所围成闭区域内(包括边界)的整点个数是 988  

4.(训练题35)设     

5.(训练题35)正有理数a>1,写成既约分数 则满足pq=30!的正有理数a的个数为   512     

6.(训练题35)△ABC中,角A、B、C的对边为a、b、c. 若a2+b2-7c2=0,则  3  

三、(训练题35)(本题满分20分)设实数满足

的最大值、最小值..

四、(训练题35)(本题满分20分)已知坐标平面内点A(1,1)与直线l: x=3,动点P到点A的距离为m,到l的距离为n. 若m+n=4, (1)求P点轨迹方程并画出图形;(2)过A作倾角为α的直线s,交轨迹C于Q、R两点,设f(α)=QR.求f(α)表达式及α为何值时,f(α)取最大、最小值..

五、(训练题35)(本题满分20分)n为正整数,r>0为实数. 证明:方程xn+1+ rxn-rn+1=0没有模为r的复数根.

第二试

一、(训练题35)(本题满分50分)(1)求正整数x、y,使.(2)有多少个正整数n(n<1997),能使?(x、y为正整数).

二、(训练题35)(本题满分50分) 图中⊙O半径为R,⊙O1的半径为r(R>r),两圆外切于A,OD切⊙O1于D,O1E切⊙O于E,B、C分别为OE、O1D的中点.(1)证明:B、A、C三点不共线.(2)若R=6,r=3,B为OE的中点,连BA并延长交O1D于C,求O1C之长..

三、(训练题35)(本题满分50分)(1)公路上A、B两镇相距5公里,A、B往外各有两条叉路成   形状. 计划在每条叉路上各建一加油站. 要求每个站到A、B镇及到其他站(沿公路经过A、B镇)距离互不相同,且距离均为整数公里,最长不超过15公里,此计划能否实现?(2)若A、B向外各有3条叉路,欲建六个加油站,依然要求站与镇,站与站之间距离互不相同且为整数公里,最长者不超过28公里,能否实现?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