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卷数学试题
数 学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
P(A+B)=P(A)+P(B)
|
P(A·B)=P(A)·P(B)
|
是P,那么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已知集合 ( )
A.1 B.2 C.1或2 D.8
3.函数的定义域为 ( )
A. B.
C.(1,2) D.
4.设,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A. B.
C. D.
5.某地区高中分三类,A类校共有学生4000人,B类校共有学生2000人,C类校共有学生3000人.现欲抽样分析某次考试的情况,若抽取900份试卷进行分析,则从A类校抽取的试卷份数应为 ( )
A.450 B.400 C.300 D.200
6.如图,函数的图象如下,则函数
的解析式为 ( )
|

B.
C.
D.
7.实数 ( )
A. B.
C.9 D.10
8.已知F1、F2为双曲线的焦点,过F2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它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为P,且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
A. B.
C. D.
9.已知则满足条件的不共线的向量共有( )
A.16个 B.13个
C.12个 D.9个
10.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C1中,点E,F分别是棱AB,BC的中点,则点C1到平面B1EF的距离是 ( )
A. B.
C. D.
11.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满足
( )
A. B.
C. D.
12.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路线走到B地,所用时间分别为t1,t2,甲有一半时间以速度m行走,另一半时间以速度n行走(m≠n);乙有一半路程以速度m行走,另一半路程以速度n行走,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
A.t1>t2 B.t1=t2
C.t1<t2 D.t1,t2的大小无法确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设抛物线则P到抛物线焦点F的距离为
.
14.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命题“p:x>2”为真命题,则命题“q:x≥2”为真命题;
②如果一个简单多面体的所有面都是四边形,那么F=V-2(其中F是面数,V是顶点数);
③函数
④在
|
|
15.设“ ”为
=
(ac-bd,ad+bc),若已知
==(-4,-3),则
=
.
16.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如果存在正整数M,使得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则M的最小值是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
(Ⅰ)求证:
(Ⅱ)若
注意:考生在(18甲)、(18乙)两题中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只以(18甲)计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
(甲)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AA1,∠ACB=90°,E、F分别是AB、BC的中点,G是AA1上的点.
(Ⅰ)如果试确定点G的位置;
(Ⅱ)在满足条件(Ⅰ)的情况下,试求
|
(乙)如图,正三角形ABC与直角三角形BCD成直二面角,且∠BCD=90°,
|
(Ⅰ)求证:AB⊥CD;
(Ⅱ)求二面角D—AB—C的大小;
(Ⅲ)求异面直线AC和BD所成的角.
19.(本小题满分12分)
甲、乙、丙三人分别独立解一道题,甲做对的概率是,甲、乙、丙三人都做对的概率是
甲、乙、丙三人全做错的概率是
(Ⅰ)分别求乙、丙两人各自做对这道题的概率;
(Ⅱ)求甲、乙、丙三人中恰有一人做对这道题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等差数列{an},公差大于0,且的两根,数列{bn}前n项和为Tn,且
(Ⅰ)写出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Ⅱ)记.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平面内动点M与点P1(-2,0)、P2(2,0)所成直线的斜率分别为k1、k2,且满足
(Ⅰ)求点M的轨迹E的方程,并指出E的曲线类型;
(Ⅱ)设直线:分别交x、y轴于点A、B,交曲线E于点C、D,且AC=BD.(1)求k的值;(2)若点
,求△NCD面积取得最大时直线l的方程.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在区间
单调递增,在区间
单调递减.
(Ⅰ)求a的值;
(Ⅱ)若点A(x0,f(x0))在函数f(x)的图象上,求证点A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B也在函数f(x)的图象上;
(Ⅲ)是否存在实数b,使得函数的图象与函数f(x)的图象恰有3个交点,若存在,请求出实数b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卷
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
一、本解答指出了每道题要考查的主要知识和能力,并给出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
二、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续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续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
三、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
四、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数.
一、选择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B 2.C 3.D 4.C 5.B 6.A 7.D 8.D 9.C 10.B 11.A 12.C
二、填空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3.4 14.①②④ 15.(-2,1) 16.2
三、解答题
17.解:(Ⅰ)(解法一)
(Ⅱ) (9分)
18.解:(甲)(Ⅰ)以C为原点,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2分)
设AC=2,则C(0,0,0),A(0,2,0),C1(0,0,2)E(1,1,0) (4分)
设 (6分)
(Ⅱ)
(12分)
(乙)解:(Ⅰ) (2分)
(3分)
|

由(Ⅰ)知
(Ⅲ)取三边AB,AD,BC的中点M,N,O,连AO,MO,NO,MN,OD.
则
|

(12分)
19.解:(Ⅰ)分别记甲、乙、丙人各自全做对这张试卷分别为事件A、B、C.
则
解得(5分)
答:乙、丙两人各自全做对这张试卷的概率分别为.(6分)
(若少一解,则扣1分)
(Ⅱ)记“甲、乙、丙三人中恰有一人做对这道题”为事件D,则
答:甲、乙、丙三人中恰有一人做对这道题的概率为(12分)
20.解:(Ⅰ)由题意得 (2分)
又因为等差数列的公差大于零,所以不合题意,舍去.
(Ⅱ)
21.解:(Ⅰ)设动点M的坐标为(x,y)
动点M的轨迹E是中心在原点,半长轴为2,焦点为()的椭圆(除去长轴两个端点.)它的方程是
(Ⅱ)(1)在
22.解:(Ⅰ)由函数单调递减,
(Ⅱ)
(Ⅲ)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