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教学测试(一)
一、选择题
1.函数y=12sin (2x - ) – 5sin(2x + )的最大值是 ( )
A.5 B.12 C.13 D.15
2. 已知函数y=logax的图象与其反函数的图象有交点,且交点的横坐标为 x0,则有 ( )
A.a>1且x0>1 B.0<a<1且0<x0<1 C.a>1且0<x0<1 D.0<a<1且x0>1
3.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cm,4cm,3cm,把它们重叠在一起组成一
个新长方体,在这些新长方体中,最长的对角线的长度是
( ) A. B.
C.
D.
4.期中考试以后,班长算出了全班40个人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为M. 如果把M当成一个同学的分数,与原来的40个分数一起,算出这个41个分数的平均值为N,那么M:N为 ( )
A. B.1 C.
D.2
5.将一张画了直角坐标系且两轴的长度单位相同的纸折叠一次,使点(2,0)与点(-2, 4)重合,若点(5,8)与点(m ,n)重合,则m+n的值为 ( )
A.4 B.-4 C.13 D.-13翰林汇
6.设函数 若f(x0)>1,则x0的取值范围是
( )
A.(0,10) B.(—1,+∞)
C.(—∞,—2)∪(—1,0) D.(—∞,0)∪(10,+∞)
7.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1,0),条件甲:; 条件乙:点C的坐标是方程 + = 1 (y¹0)的解. 则甲是乙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8.长为2的线段PO⊥平面α,O为垂足,A、B是平面α内两动点,若tan∠PAO= ,
tan∠PBO=2,则P点到直线AB的距离的最大值是
( ) A.2cm B.
cm C.
cm D.
cm
9.设动点P在直线上,O为坐标原点.以OP为直角边,点O为直角顶点作等腰
,则动点Q的轨迹是 ( )
A.圆 B.两条平行直线 C.抛物线 D.双曲线
10.已知△ABC中,点D在BC边上,且则
的值是( )
A. B.
C.-3 D.0
11.三个数成等比数列,若有
成立,则
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12.点P在曲线y=x3-x+7上移动,过P点的切线的倾斜角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若z=满足约束条件
,则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14.的展开式中,奇次项系数和为
.
15.一次测量中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概率都是,在5次测量中恰好出现2次正误差的概率是
.
16.已知是两条直线,
是两个平面,有下列4个命题:
①若,则
②若,则
③若则
④若异面,
,则
.
其中正确命题有 .
三、解答题
17.已知实数,函数
有极大值32.
(Ⅰ)求实数的值;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18.已知向量,定义函数
,求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单调递增区间.
19.如图:用A、B、C、D四类不同的元件连接成系统N,当元件A正常工作且元件B、C都正常工作,或当元件A正常工作且元件D正常工作时,系统N正常工作.已知元件A、B、C、D正常工作的概率依次为
(Ⅰ)求元件A不正常工作的概率;
(Ⅱ)求元件A、B、C都正常工作的概率;
(Ⅲ)求系统N正常工作的概率.
20.如图矩形ABCD中,AB=2BC,E为CD的中点.将矩形沿AE折成二面角D1—AE—B,使BD1=CD1.
|
(Ⅱ)求异面直线AE与CD1所成的角.
21.已知数列{an}(n∈N*)满足3a5=8 a12>0,且三点P(n-2,an)、Q(n,an+1)、R(n+2,an+2)在一条直线上.
(Ⅰ)若a1=76,求通项公式an;
(Ⅱ)若bn=anan+1an+2(n∈N*),则数列{bn}的项中是否均为正数?如果是,则说明理由;如果是,则数列{bn}的项中有多少为正数?
(Ⅲ)若数列{bn}的前n项的和为Sn,当n取多大值时,Sn取得最大值?并证明你的结论.
22.已知A﹑B﹑D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且A(-2,0),B(2,0), =2,
= (
+
).(1)求E点的轨迹方程;
(2)过A作直线交以A、B为焦点的椭圆于M、N两点,线段MN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为 ,且直线MN与E点的轨迹相切,求椭圆的方程.
高三数学教学测试(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C | B | C | B | C | D | B | C | B | D | D | D |
二、填空题
13.17和-11
14.4 15. 16.②③
三、解答题
17.解(Ⅰ)
令,得
或2. ……2′∵函数
有极大值32,
在
时取得极大值.
解得
当时,
当
时,
在
时,有极大值32.
时函数
有极大值32.
(Ⅱ)由得
或
∴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
;单调减区间是(
18.解:因为,所以
故 令
,则
的单调递增的正值区间是
,单调递减的正值区间是
所以(1)当时,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2)当时,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19.解:(Ⅰ)元件A正常工作的概 率P(A)=,它不正常工作的概率
=
(Ⅱ)元件A、B、C都正常工作的概率P(A·B·C)=P(A)P(B)P(C)
(Ⅲ)系统N正常工作可分为A、B、C都正常工作和A、D正常工作但B、C不都正常工作两种情况,前者概率,后者的概率为
.
所以系统N正常工作的概率是.
20.(Ⅰ)证明:取AE中点F,BC中点G,连结D1F,FG,D1G.
由题意知,AD1=D1E,BD1=CD1,
∴D1F⊥AE,D1G⊥BC. FG⊥BC,∴BC⊥平面D1FG , ∴BC⊥D1F, 又D1F⊥AE,AE与BC相交,∴D1F⊥平面ABC,∴平面AD1E⊥平面ABC.
(Ⅱ)解:取AB中点H,连结CH,则CH//AE,∴ ∠D1CH即为AE与CD1所成的角.
连结D1H,CF,HF. ∵D1F⊥平面ABC,D1F⊥CF, D1F⊥FH. 设AB=,∴△CEF中,
在Rt△D1CF中,
在Rt△D1FH中,
在△D1CH中,
∴所求角的大小是
.
21.解:(Ⅰ)由题意有 = ,即an+1- an = an+2- an+1 .
∴数列{an}为等差数列. 设公差为d,又3a5=8 a12,∴3(a1+4d)=8(a1+11d),即5 a1+76d=0.
而a1=76,∴d= -5.
故an=76-5(n-1)=81-5n.
(Ⅱ)由(Ⅰ)可知a1= - d,∴a5= - d > 0,∴d < 0.
∴数列{an}是首项为正数的递减的等差数列.
由an= a1+(n-1)d= - d+(n-1)d≥0,解得n≤16,即n≤16.
∴数列{bn}的项中前16项为正数.
(Ⅲ)∴a1> a2> a3> …> a16> 0 > a17> a18> …,∴b1> b2> b3> …> b14> 0 > b17> b18> ….
而b15= a15 a16 a17<0,b16= a16 a17 a18>0.
∴ S1< S2< S3< … < S14,S14> S15,S15< S16,S16> S17 > S18>….
又a15= - d > 0,a18= d < 0.
∴S16- S14= b15+ b16= a15 a16 a17+ a16 a17 a18= a16 a17(a15+ a18) = a16 a17•d>0,,∴S16> S14,
故n=16时,Sn取得最大值.
22.(Ⅰ)设E(x,y),=
+
,则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而
= (
+
),
∴E为AC的中点,∴OE为ΔABD的中位线,∴=
=1,∴E点的轨迹方程是
x2+y2=1.
(Ⅱ)设M(x1,y1),N(x2,y2),中点为 (x0,y0),椭圆的方程为 + = 1,直线MN的方程为
y=k(x+2),由于直线MN与圆x2+y2=1相切,∴ =1,解得k = ±.
∴直线MN的方程为y=k(x+2).
将y=±(x+2)代入方程 + = 1,得 + = 1,即3(a2-4)x2+a2 (x+2)2=3a2(a2-4),
即4(a2-3)x2+4a2 x+16a2-3a 4=0,∴x0= - = - .
又MN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为 ,∴x0= - ,即 - = - ,解得a=2.
故所求的椭圆的方程为 + = 1.